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药制剂分析>是中医院校中药类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中药制剂及其关联产品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2.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用药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材进行修治整理或特殊加工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药治病的效果.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独特的制药技术,探讨其发展和特点,对于继承、改进、发扬中药炮制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是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的重点内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备受关注.自1979年第一篇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报告发表以来[1],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李端[2]、赫梅生[3]等先后将药理效应、药物累积法等引入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展.而近10年来,随着高、精、尖分析测试手段的应用,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本文拟根据近10年来国内研究文献,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防病、治病经验的结晶。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医药整体竞争优势的增强,一些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提高;同时,天然药物市场的壮大及其对中药类产品的接纳,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立足于中药行业的发展环境,着眼于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中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体系,形成科技先导型中药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拓展中医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渠道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它不仅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治病强身的主要药物,也一直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产品,中药产业被视为我国加入WTO后唯一拥有较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乐山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工业的发展,把医药工业作为全市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对中药产业寄予厚望。但由于受传统制药理念和制药工艺技术的限制,乐山中药产业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乐山医药产业如何发展,最近,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专题协商研究加快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在中药,而中药产业要真正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其关键又在于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全面提升中药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f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是利用动力学原理与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地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中药药代动力学对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给药方案;促进新药研发和剂型改进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自1963年开始有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报告以来,中药药代动力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黄精属中药资源特点,探索该属中药的优选方法和优选过程。 方法 根据野外调查的经验及结果,补充搜集古今文献。结果 分布广、药效佳的植物玉竹是黄精属最先被优选作中药的种类,来源单一;随后,黄精作为药食兼用之品被选择,逐渐优选出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3种来源植物。结论 黄精属中药是综合考虑黄精属植物的药效、资源和植物特性等多方因子优选出来的,并随需求和资源情况不断调整。黄精属中药的优选过程,也是该属植物药用历史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两组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改善尤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在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疗效满意,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的概念、原理,提出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则。由于现有的中药药品标准、规范和新药研究指南中均缺乏针对多组分中药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方法,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对传统中药制剂释放特征进行定量评价,该法可用于中药多组分制剂及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中药产品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新药研发、上市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各类晋升及资格考试,如执业药师、主管中药师等的必考科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及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将其分为中药暴露、无中药暴露两个队列。中药暴露组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辨证加减。观察性别、年龄、首次就诊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卡氏功能状态(Karnor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复发或转移、中药暴露等因素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对62例患者随访2年,与无中药暴露组比较,中药暴露组患者体质量和BMI显著升高(P<0.05),复发或转移率显著降低(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暴露、基线KPS评分、复发或转移、基线BMI是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为口服中药的优势人群,“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可增加或稳定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体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Anhui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ized Chinese Material)是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在我校立项资助建设的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目的:贯彻落实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安徽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壮大现代中药产业,促进安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构  相似文献   

13.
张福忠认为肠梗阻应重视病因辨证,肠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通里攻下是该病的治疗大法。其推崇多法联合施治,以"疏""攻""调"为主,分别治疗气滞型、气滞血瘀腑实型、气津两亏型3种证型肠梗阻。其擅长运用中药口服、中药灌肠和中药敷脐的"三联模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快、最有生命力的一门高新技术性前沿学科.近年来,许多新兴的生物技术已应用于中药的生产与开发,促进了中药产业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领域的应用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优良品质选育、活性成分生产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药研究工作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较多,究竟从何下手?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颇值得研究。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重视开展中药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一、中医临床及理论研究迫切需要搞清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一个医生在应用中药的过程中需要通晓的起码知识,乃是某种药物按照通常的炮制方法和投药途径所能发生的作用以及对机体的影响。然而,可以说目前我们对中药确切的现代药理作用所知甚少。中医的不少理论或学说是根据人体用药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疗效稳定,毒性小,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综合作用,即对心脑血管病、白内障、肾病等并发症有着特殊疗效.糖尿病并发症病变呈慢性过程,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是长期的,因此中药治疗尤显优势.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血管病变、肾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降血脂、改善血流变、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消除自由基、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抑制内皮素分泌等来防治和延缓其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运用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此方面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7.
伏羲中药药签是伏羲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伏羲中医中药普济苍生的古朴医药治疾方法.伏羲中医药药签来源于自然资源与生活实践的积淀.伏羲辨阴阳、五行、画八卦、味百药、制九针,创立发明的对自然、动物、植物及人体的认识及古朴医药文化宝贵经验学说,为伏羲中药药签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伏羲中药药签施药疗疾,为伏羲中药药签的创立传承提供了实践依据.作为人类珍贵的遗产,伏羲中药药签方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药签应用历经数千年,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中医中药学临床广泛应用开创了简便廉验、以方论病辨证施药的先河,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8.
对六安市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从加强环境保护、道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与中药资源开发并举以及加强科技协作与普及等方面来发展中药产业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后期,Robert[1]首先发现前列腺素(PGs)具有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不久又发现胃黏膜本身也有适应性细胞保护的功能.受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中药保护胃黏膜的研究.初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健脾益气中药范围,这主要是基于中医脾胃与人体消化系统和防御功能的密切关系,故设想健脾益气药物对胃黏膜局部的防御能力应该有一定的作用.研究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以后的研究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对象不仅有自拟复方,也有传统古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还有针灸对胃黏膜的保护等.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中药除了健脾益气类以外,还有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等.不少外国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也参与了该项研究. 1 抗实验性胃黏膜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潜山县药用植物的资源特点和合理利用。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整理分析,对重点调查的145种中药的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地区共有药用植物853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部分品种栽培相对广泛。结论 潜山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该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