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苦辛通降法是针对寒热错杂所致病证,取苦寒与辛温药物组合成方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此法源于《内经》,而制方于仲景。在《伤寒论》里阐述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苦辛通降,和中消痞 此法在《伤寒论》中用于痞证。仲景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治。 脾胃位居中焦,司阴阳清浊之气的升降。脾为阴土喜湿而气主升,胃为阳土喜燥而气主降,脾升则水谷之精气(清气)得以上升,胃降则水谷之糟粕(浊气)才能下行,脾胃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相反  相似文献   

2.
往来寒热为少阳病主证之一,也是小柴胡汤适用证"但见一证便是"的主要指征.<金匮要略>中奔豚气病可见往来寒热,但仲景并没有使用小柴胡汤治疗.通过对两者寒热往来病因病机、伴随症状的分析,明确两者区别,指出"但见一证便是"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而"抓主证"则是仲景辨证论治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裘沛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虽在胃,但病机与脾、肝、胆的关系至为密切。其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虚,重在脾胃气(阳)虚亏;实,主要是气滞、血瘀、湿阻等,治疗崇尚辛散苦泄、甘缓酸收之法。辨证论治与随证加减相结合,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 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5.
《伤寒杂病论》中论治眩晕散见于临证各篇,其病因各异,病机复杂,有阴阳虚实之分、寒热水湿痰阻之别,实证多由水湿痰饮为患,虚证多以脾肾阳虚、精血亏虚为因;其治则因证因人各异,重视虚实夹杂的辨治及其预后判断。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与眩晕相关条文的复习和归纳,探析张仲景对眩晕的辨治规律,有利于临床对眩晕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病治》。此14字非错简、衍文等主观性错误,亦非半夏功效的客观性错误,而是指半夏通过祛除肺脾的病理产物,顺气化痰以佐助黄芪而间接达到补益作用。补法并不局限于气血阴阳虚实补泻,只要顺应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调整不平衡的气机,最终达到阴平阳秘,均可认为“补”法。  相似文献   

7.
桥本甲状腺炎乃虚实夹杂之证,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邪壅于颈前而发病,治以益气健脾、行气活血化痰为主,并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本病早期多属气郁痰阻、痰瘀互结之证,治宜标本兼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多属肝火旺盛或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治标为主;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多为脾肾两虚之虚证,当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8.
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述及下利条文有60多条,方有20余首。现综合分析如下:一、实热型:多由邪热侵犯肠胃;或素体阳盛,邪从热化所致。其中,有太阳病误下邪陷阳明的葛根芩连汤证,少阳邪热内迫阳明的黄芩汤证,阳明府实、热结旁流的承气汤证,肝经湿热的白头翁汤证。1、太阳病误下邪陷阳明之葛根芩连汤证:表证误下,邪热内陷,阳明热盛,迫津  相似文献   

9.
《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由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能补脾燥湿、化痰熄风,主治风痰眩晕、头痛。从临床实践来看,风痰患者除具有眩晕、泛恶,甚至呕吐痰涎、胸闷、舌苔白腻等症状外,由于兼挟气虚、阳虚、火郁、血淤之不同,证侯表现又有寒、热、虚、实之别,但一般以本虚标实为多见。笔者治疗风痰眩晕,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收效满意,举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反治法的一般认识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般认为,当人身阴阳、寒热、虚实失去平衡,致寒盛患者见“热盛”证侯,热盛患者见“盛寒”证候,虚寒患者见“实热”证候,用反治法旨在调整人身阴阳的偏差。从《素向·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  相似文献   

11.
肺的特性为宣发、肃降。仲景宣肺,最常用麻黄、石膏,兼以细辛、防风之类。盖因肺之宣发阻遏,多表现为皮表郁闭,清气不敷之象。无论是“头痛发热,身痛背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的麻黄汤证,还是“寸口脉浮而数……风舍于肺,其人则咳”的咳嗽上气证,或湿热壅积,毛窍郁闭,“身必发黄”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和麻黄醇酒汤证,还是外湿犯表,“身痛发热,面黄而喘”的麻杏苡甘汤证、麻黄加术汤证和“纳药鼻中则愈”轻证……,均以肺气不宣为主要病机。尤其是内邪外寒交迫,更易阻遏宣发之性。如大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等方  相似文献   

12.
徐晓东临床辨治口疮,先辨阴阳,辨清寒热虚实,次辨方证,治法上重视调理体质,强调给热邪以出路,临床以成方化裁治疗,常施用甘露饮、升降散、潜阳丸合泻黄散、甘草泻心汤等,组方多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尤善用附子,取其通行开闭以解"郁热"病机。  相似文献   

13.
寒热配伍的适用证以火郁证、湿热证和积滞证为主;根据寒热药性可采取去性存用、去用存性两种形式;寒热配伍环境可调控单味中药的具体效用发挥方向;寒热药物量比包括全方寒热药量配比、方内寒热药对(组)配比、同药异方异量三方面。临证时应根据病性,针对寒药和热药的药性和功用,合理配伍寒药和热药及调整其剂量配比,以调控药用方向,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徐经世主任医师系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擅长诊治内科杂病,尤其是对慢性胃炎的诊治,颇具特色,临证中继承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思想,强调顺应脾胃升降通调的生理功能,细察病机,辨明虚实寒热、气血经络,用药轻灵多变,配伍精当,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对于条文中“虚者”,“实者”所指历代多有分歧;证之属性寒,热也有值得辨析。在此,笔者结合古今文献及临床体会,讨论如下。 一、虚实所指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所导致的骨脆性增加,从而使骨折更容易发生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其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中医认为肝肾亏虚是本病根本病因,脾虚是重要病因,血瘀是促进因素,外邪是诱发因素.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可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及气滞血瘀证.这7种基本证型可为骨质疏松症中医分型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衰竭又称充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以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瘀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化学药治疗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因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中医药治疗CHF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持久.CHF的常见证候有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心阳虚脱证、阴阳两虚证等,其中心肾阳虚证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证型,现将其研究概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三仁汤始载于吴鞠通《湿病条辨》上焦篇,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组成,用甘澜水煎服。本方乃吴氏师承叶天士湿温案用三仁之原意,阐发而创制。方中杏仁辛苦开上,宣畅肺气,通调水道;蔻仁芳香苦辛,善宣中焦,醒脾化湿;薏苡仁甘淡导下,渗泄湿热而益脾;配以苦温除湿、理气消满之半夏、厚朴和淡渗利湿及透热之通草、滑石、竹叶。诸药合之,轻疏灵动,具有开上、宣中、渗下之功,使三焦宣畅,湿热分消,邪去正安。在临床应用中,凡因湿邪或因湿与热合,致三焦气机不畅、升降无权、清浊失司者,下之则伤脾、寒之则湿凝、滋之必助湿、温之易化热、汗之则伤阳、燥之则伤阴,然以三仁汤随证加减治之则无上述弊端,不但  相似文献   

19.
李仝认为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出现裂纹舌以胃阴不足为本,以益气养阴、复脉定悸之生脉散为基础方,使气复津生、气充脉复、火归本源、阴阳重归平衡,裂纹舌逐渐恢复正常.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常兼有寒热错杂、气血不足、脾虚湿侵、痰瘀互结等中医证候,需进行辨证论治,同时还应顾护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20.
淤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对妇科尤为重要。妇女以血为本,举凡经、带、胎、产诸病,不论虚实寒热,最后均可导致气血淤结。唐容川说:“女子胞中之血,一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淤血。”故淤血阻滞为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现就有关妇科的淤血证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