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和胃消疣汤治疗非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非成熟型疣状胃炎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2周,再予泮托拉唑口服治疗2周;治疗组3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和胃消疣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胃消疣汤治疗非成熟型疣状胃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药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obacter pylofi,Hp)阳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1例Hp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0例,予西替利嗪口服;联合组20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2周抗Hp四联药物;序贯组21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2周抗Hp四联药物后以序贯中药口服,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3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水平的变化及Hp转阴率。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和联合组;3组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序贯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联合组和西药组(P<0.05)。3组治疗后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序贯组Hp转阴率为最高。结论 抗组胺药联合抗Hp四联药物后序贯中药治疗伴有Hp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舒和方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西药多潘立酮和中药舒和方加减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总体疗效及单个症状治愈率,并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祛瘀补肾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肾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和西药性激素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中药组在临床综合疗效、近期止血疗效和症状疗效(阴道流血量、腰膝酸软)方面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 祛瘀补肾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胃冲剂联合西药对幽门螺杆菌(HP)胃病初次根除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以健胃冲剂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枸椽酸铋钾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疗程结束4周后,观察HP根除情况。结果:试验组1例失访,31例完成随访,其中29例HP阴性;对照组2例失访,28例完成随访,其中20例HP阴性。根据意向处理分析(ITT),两组根除率分别为90.6%和66.67%,完成治疗分析(PP)根除率分别为93.5%和71.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胃冲剂联合西药治疗是幽门螺杆菌胃病初次根除失败后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加四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4例分为两组,中药组36例予新加四妙汤治疗,西药组28例予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及芬必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尿酸及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血沉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加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和血沉。  相似文献   

7.
胃安汤治疗胃脘痛300例严兆义(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239400)关键词胃安汤;胃脘痛自1992~1994年,笔者运用自拟的胃安汤治疗观察胃脘痛3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0例中,住院52例,门诊248例。男性124例,女性17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除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疗程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HSP7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值和血浆HSP70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和羚羊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疗效较好,尤其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浆HSP70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疗效.方法 将56例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自拟清肝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溴隐亭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 vs 46.15%,P<0.05).结论 清肝汤合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具有较好疗效,且可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