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人在尸检工作中,总结分析了1980-1992年扼死14例第3-6颈椎椎前筋的出血灶、对正确鉴定他杀扼死很有价值。解剖见颈椎椎前筋膜有明显出血灶者11例,不明显者3例。死者全部是女性。年龄3岁半至50岁9例,60岁以上2例。凶手女性1人,男性13人,青壮年13人,少年1人。11例颈椎椎前筋膜有明显出血灶中,颈部浅深层肌肉均有不同程度出血,舌骨和喉软骨骨折4例,占36%。椎前筋  相似文献   

2.
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是妇科常见病。笔者采用活血养血、止血安胎之调血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45例,疗效较满意。1 临床资料45例中,第1胎42例,第2胎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1岁,平均29.8岁,2~30岁23例,31~36岁18例,37~41岁4例。妊娠时间:38~50d27例,50~70d15例,70~110d3例。流产次数:第1次39例,第2次5例,第3次1例。诊断依据: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可伴有腰酸、腹部胀坠作痛;妊娠试验呈阳性反应,B超探查示胎动正常,并与停经月份相符。2 治疗方法调血安胎汤:当归9g,川芎4.5g,白芍、仙鹤草、旱莲草、阿胶…  相似文献   

3.
1988~1998年期间,笔者在我院妇产科配合观察下,单纯用中药生化汤加味治疗陈旧性宫外孕3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使病者免受手术之创伤,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住院25例,门诊11例。年龄22~25岁5例,26~35岁28例,36岁以上3例。多年不孕史而初孕者12例,第...  相似文献   

4.
内耳眩晕症,又称“美尼尔综合症”。笔者近年来自拟定眩汤治疗本症29例,疗效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9例中,男5例,女24例;年龄22~55岁。初发者14例。复发者15例,其中1个月发作2次以上者2例,5个月内发作5~6次者13例。大部分发作...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头风”、“面(齿)痛”、“眉棱痛”等范畴。系外受六淫之邪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或肝胃邪热上冲所致。目前尚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民间挑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49例中,男13例,女36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8岁,平均53岁,其中<45岁7人,45~60岁28人,>60岁14人;病程1年左右24例,3年20例,5年以上5例。  相似文献   

6.
近十几年来.国内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采用牵引推拿。我科从1973~1982年采用牵引推拿治疗本症共1456人,其中治愈891人(61.2%),显效257人(17.7%),好转242人(16.6%),无效65人(4.5%),有效率达95.5%。本文仅对本病治疗无效的57例(临床资料不全8例未作统计)进行临床分析。临庆资料:57例中.男44人.女13人。最小16岁,最大61岁,平均38.7岁。治疗少于5次29人,5次以上28人,最少1次,最多11次,平均5.7次。对无效者,再阅病历和摄片,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祖传秘方椿根白皮合剂,临床治疗便血46例,今将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男36例,女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2岁,平均39.6岁。大便带血,时有时无22例,大便带血较多伴下腹痛18例,便少血多,次频,伴下腹坠痛5例;直肠癌近中期,便血不多,次频,内有脓、粘液及特殊臭味1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9例,痢疾22例,内痔4例,直肠癌1例(病检证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治疗上颇为困难。近年来我们应用深圳广慈医疗实业开发公司研制的大佛水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8岁。以15~40岁最多。病程最短1年,最长10余年。所选病例均按颐之燕整理,标准。 二、治疗方法 用大佛水鼻喷雾剂喷鼻。方法为晨起用药,治疗开始首月每3日喷鼻1次。第2个月每5日喷鼻1次,第3个月每10日喷鼻1次,3个  相似文献   

9.
葛根止泻汤为祖传验方,专治小儿腹泻。近年来,笔者治疗5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2个月,最大者5岁,1岁以下14例,1岁以上36例;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6个月;中医辨证属伤食型10例,风寒型8例,湿热型22例,脾虚型7例,脾肾阳虚型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葛根、扁豆花、木瓜、丝瓜络各6~10g,炒乌梅、煨木香3~6g,生山楂6~8g。每日一剂,浓煎至100~150ml,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笔者自1985年以来运用推拿(以拔伸旋转法为主)治疗39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39例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24~65岁,其中31~60岁为36例,占92.3%。病程最短1周,最长6周。疗次少的9次,多的32次,平均18.3次。 诊断依据:1.39例均有发作性头晕头昏,头痛,恶心欲吐,颈项酸痛病史。有的卒然昏倒,持物落地,视物不清、一过性黑蒙,发时患者往往能保持清醒,猝倒后能自行  相似文献   

11.
笔者用解毒活血止痢汤治疗细菌性痢疾5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40例,女10例;16~30岁15例,31~40岁27例,40岁以上8例;大便次数每日5~6次20例,7~15次26例,15次以上4例。全部病例临床均表观为脓血便,大便镜检见大量红、白细胞(以白细胞为多),全部患者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门诊随机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8~62岁,平均32岁.病程3 d~31年.分治疗组58例,对照组30例.诊断标准依据1997年海口会议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年第3期第134页).  相似文献   

13.
复方地龙汤是民间流传的治疗精神病的单方。自1970年始我们用本方治疗急、慢性精分症4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40例中,男22例,女18例;15~20岁4人,21~30岁30人,35~40岁4人,41岁以上2人;病程2月~+~6月10人,6月~+~1年13人,1~+~2年4人,2~+~4年5人,4年~+~6年3人,6年~+~10年5人,妄想型37例,单纯型1例,青春型2例。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并均系经冬眠灵(600~800毫克/天)治疗2月以上无效者。  相似文献   

14.
咳喘是肺系疾病的主症之一,多数患者常年不愈,苦无宁日。笔者用人参蛤蚧散加沉香、五味子调治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与同道交流。 一、一般资料 男36例,女44例。年龄1~82岁,其中1~5岁10例,6~11岁6例,12~20岁例,21~42岁38例,43~54岁8例,55~82岁7例。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1990年起应用丁香柿蒂汤治疗手术后呃逆47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7例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6~78岁,其中20~50岁占80%.胆囊切除术后7例,脾切除术后12例,胃次全切除术后8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后10例,阑尾切除术后3例,肠扭转复位术后2例,肝脓肿切开排脓术后2例,外伤后肠破裂并发膈下脓肿3例.13例在手术后8h内,25例在术后第2d,8例在术后第3d,1例在术后第4d静滴地塞米松时出现呃逆.本组有7例经注射阿托品、复方冬眠灵及麻黄素皆无效,持续24h呃逆.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根据面瘫的病理过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刺法治疗108例病人,效果甚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8例中,男性76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8岁;18~40岁者占74%;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7年,其中发病2周之内74人,2周至2月26人,2月以上者8人。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80年2月至1976年3月,收住尿路感染85例,按中医“淋证”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85例中,女69例,男16例;年龄:21~30岁22例,31~40岁29例,41~50岁22例,51~60岁8例,61岁以上4例。第一次发病者46例,有二次以上发病史者39例。男性16例中有前列腺炎5例,尿路结石5例,乳糜尿1例,未查明尿路梗阻性病变4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1981年以来用自拟活血解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0~40岁5例,41~50岁11例,51~60岁16例,61以上为26例;左侧疼痛19例,右侧疼痛39例;病程短者8个月,长者30年。患者均曾用西药治疗,但疗效不佳或停药即发。  相似文献   

19.
1995年6月至2000年6月,笔者以自拟和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与天冬素片组36例对照,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B超探查肿块大小、个数,并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实,且除外乳腺其他良性病变和乳腺癌。74例患者都有经前乳胀、抽痛加重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年龄21~52岁,平均36.3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9年;乳房单侧患病25例(其中单个肿块9例,2~5个肿块16例),双侧患病13例(其中两乳各1个肿块8例,3~8个肿块5例)。对照组36例:年龄20~51岁,平均35.50岁;病程最短2.5个月,最长8年;乳房单侧患病24例(其中单个肿块10例,2~5个肿块14例),双侧患病12例(其中两乳各1个肿块8例,3~8个肿块4例)。两组病例数、年龄、病程、肿块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痹证是临床常见病证。笔者半年来采用刺络加热敷的方法治疗痹证,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有完整病历资料的36例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一、临床资料 36例中,男24例,女12例。25岁以下3例,25~60岁28例,60岁以上者5例;最小18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为一周,最长28年,以1~3年居多。二、治疗方法根据辨证施治,采用与经脉循行有关的皮部穴位,或以痛为输。穴位选择后,先以75%酒精棉球行局部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