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供销改革强化服务功能祝宝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商品农业、市场农业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开展综合...  相似文献   

2.
一、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经济体制转换的前提。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对于我国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在观念上使大家真正形成共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形成这样一个思维模式: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人们一直被姓社姓资的问题所困扰,而且这种思维惯性的影响至今尚存。多少年来,我们为此争吵不休,失去了一些发展的良机,同时也因此“作茧自缚”,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现  相似文献   

3.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已有五十年发展历史的供销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1996年元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国代表会议的贺信中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希望供销合作社自觉履行这一历史重任,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成为农村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4.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说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我们对经济体制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次突破。在新旧体制的转轨中,我们将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大胆吸引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一转变是一个带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它将带来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一系列的变化,并产生强烈碰撞,其震波不可避免地折射到学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总结出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思维方法、内容和经验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自我调整。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农民由温饱走向小康进而实现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下,农民问题之核心是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以市场改革的实际行动来排除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思想障碍,从而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培育土地市场,根治农民“怕变”的心病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处在由计划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充分认识和发挥法治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法治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整个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密切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工农联盟,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9.
动作     
《中国人大》2009,(22):6-6
国务院下发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意见》指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 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9,(10):62-6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供销社似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灵山,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昔日低迷的供销联社“破茧化蝶”的生动模式。今日的灵山县供销社不仅没有低迷,反而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在灵山县供销社的办公场所、“新网工程”建设网点,还是县供销社的其他经营场所,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张贴显眼的“中国供销合作社”新标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要达到这一改革目标,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就必须尽快地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本文就此谈些初步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要有新的思想观念与之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思想观念转变的快慢好坏,将决定着改革的快慢和好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微观经济的基础。把企业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供销合作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农民生活需求加速升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各级供销社都要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一切活动要围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工作”。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为农服务与企业效益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时代先锋的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共产党员要争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模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我们党的事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应转变,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冲破一切“左”的东西的束缚,才能以大思路、大视角、大胆略、大气魄开拓大市场,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共产党员的思想观念不仅支配着自己的行为,而且影响着群众的行为。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处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如果思想不解放,就不能对群众实行有效的教育,就不能实行正确的决策,就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是全区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同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多年来,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合作社联合机制,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联合社组织,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系统的改革、发展和助农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区供销社系统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农户77.4万户,以各种方式帮助农民实现收入总额为42.4亿元;全年综合经营总额248.8亿元,扭亏增盈工作成效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牧区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到兴安盟的3个旗县的8个乡苏木进行了专题调查,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和想法。一、农村牧区思想道裕和文化建设的主流和经验随着农村牧区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转变和更新,呈现出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发展态势。l、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战略论断同样也是深化教育\推动教育协调持续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实现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体制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于改革都有长足进步,教育增长步伐日益加快、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渐进,教育正在以坚实的基础支撑起…  相似文献   

19.
探索村党组织发展经济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序杭 《长白学刊》2006,1(3):24-27
村党组织要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必须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要从以“权力”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建立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服务作用、又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工作模式和党建工作模式,实现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十四大”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模式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治国方略,标志着我国改革已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在“法治”原则下,全面向纵深推进的阶段。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