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余琐记     
编余琐记叶芝余何林天教授寄来了他关于王勃之死的考证文章。要破解这个千古之谜,是颇费口舌的。长篇的考证文章,非“珍珠滩”这小小园地所能容纳,而且《望》的读者主要不是专门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人。因此,只能删繁就简,把他的结论报告读者。明代农民义军首领刘七,...  相似文献   

2.
李兴濂 《各界》2011,(11):3-3
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往交趾(今越南北部)省父,路过南吕,赴都督阎伯屿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滕王阁安排的宴会,在宴会上各宾客都以滕王阁为题赋了诗,  相似文献   

3.
王勃死于何时?何林天长久以来,习见的说法认为,唐代天才文学家王勃(初唐四杰之一)是在二十年华堕海身亡于南海的。这个说法来源于新旧《唐书》的记载和同代文学家杨炯的文章,因此,许多人深信不疑。然而,此说极为可疑。如果王勃真如《旧唐书》等所说,在二十八、九...  相似文献   

4.
重读王勃千古不朽的诗篇《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对千秋传颂的南昌人徐孺子倍增敬意。孺子姓徐各稚,公元97年生,168年去世。他博学多识,自幼聪慧,毕生耕稼、办学育人,是江西最早的学者、贤士、教育家。他的家乡在南昌市郊区塘山乡北沥徐村。南昌市西湖区有条孺子路,附近有个孺子亭公园,都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相似文献   

5.
李宗陶 《各界》2013,(6):9-12
从23岁到29岁,他密集地写出了中煎熬,自称“精神残废”,一直到死,在的心灵。《雷雨》、《日出》等7部剧本。晚年,他在痛苦他都没能真正回到那个写《雷雨》时的自由自  相似文献   

6.
王勃在《腾王阁序》里说,江西这块地方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可不是文人随口而出的溢美之词。 江西一省,有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池塘,有浅浅的丘陵和高峻的大山。又是亚热带气候,日  相似文献   

7.
史志谨 《理论导刊》2000,(10):37-38
一“五四”时期,针对封建保守势力压制新生力量,以“老”自傲而歧视“黄口小儿”的旧意识,鲁迅大力宣传了进化论的生死观,指出新陈代谢的规律不可抗拒而应正确对待:“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如此各各走去,便是进化的路。”当然,进化仍须斗争,鲁迅总是给青少年以引导和激励:“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在《两地书》中,鲁迅也郑重地表白过,他“是不厌恶‘死’的”,因为“死是…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6,(6)
正上海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二楼二号房,鲁迅的遗体陈放在那里。这位"左翼"文坛的旗手在静卧,身上穿着他生前爱穿的咖啡色丝绵绸袍,上面覆盖着褐色棉被,上及胸际。遗体旁虔诚地肃立着一位刚满20岁的"左翼"作家。他身材魁梧,充满活力,一面向鲁迅遗体鞠躬,一面心中默念着:"先生并没有死,他是永远也不会死的。"他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灵堂后,奋笔写了一篇悼念文章《文学家、战士与革命家》,以"林娜"的笔名发表于《光明》杂志第一卷第十号,表示要继承鲁迅的遗志,为祖国和社会的生存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七贤之一的刘伶,《晋书》本传说他“未尝措意文翰,唯著《酒德颂》一篇。”这话说得太过,因为至少直到今天,我们还能读到他另一篇作品——《北芒客舍》诗,但他留下的作品实也少得可怜。 刘伶,字伯伦,他的父亲,曾在司马昭手下当过官,很得宠幸,不过死得很早,不曾使刘伶得到荫庇。刘伶的个子不高,长得又丑,在那重视容貌风姿的时代,当然又成了刘伶的弱项。不过,最为不合时宜的是,司马氏正倡导懦学,而刘伶却倾  相似文献   

10.
伏琛 《瞭望》1988,(17)
林语堂早已于一九七六年长眠于台湾省阳明山故居。台湾文化界人士一再建议把这所故居改建为林语堂纪念馆,却一直并无动静。尽管林氏方死之时,台湾报刊把他誉为‘一代哲人’,也有人认为中国人能成为‘世界性作家、学者的,只有林语堂一人’,但是,他去世后显得比较寂寞,这是事实。 在大陆,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已经于近年印了出来,他的《翦拂集》也已由上海书店影印,而被海外人士视为宣扬中华文  相似文献   

11.
林同济先生的名字,今人知道的恐怕不多了。但他的《文化形态史观》一书,岳麓书社前几年又将它与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合并出版。林先生对中国历史上的士阶层与官僚集团作了尖锐的剖析,今天读来仍令人耳目一新。 据林先生说,在中国3000年的历史中,知识阶层经历了一个从“大夫士”到“士大夫”的转化,即两种人格的嬗变。大夫士者,类似于武士阶层,崇尚的是义(荣誉)、礼(荣誉之规),人格的训练建基于死的决心,即何时死、何地死、为何死、如何死,甚至“未知死,  相似文献   

12.
金钱的阴谋     
刘燕敏 《党政论坛》2013,(16):51-51
培根曾任英国的首席大法官。60岁时因受贿,被判罚4万英镑,并囚于伦敦塔,后来被詹姆士国王豁免,出狱后不久就死了。临死前,培根对他的《人生随笔》作了最后一次修改,在改到《论金钱》这一章时,他核实了3个案子:  相似文献   

13.
国学赏析     
《侨园》2018,(12)
正【选自】《论语·子罕篇》【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评析】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  相似文献   

14.
李兴濂 《各界》2010,(2):55-58
李贽(1527—1602)原名林载贽,因林李同姓,后改名李贽。号卓吾、宏父,又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著有《焚书》、《藏书》。李贽崛起于晚明,他把明代个性解放思潮推向高峰,作为异端领袖,他非圣反儒,离经叛道,是对假道学构成的世界最勇敢的冲击,他大胆的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自庄子、嵇康以来无人可比。他生得奇,死得亦奇,是屈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少数敢于自杀的哲人,他的死成为明代思想文化的绝响。  相似文献   

15.
说《三生》     
《聊斋志异·三生》,说的是一位姓刘的孝廉,记得三生之前曾为搢绅,因行为不端,死后被罚作马。他不肯忍受鞭笞与苦楚,绝食而死。然后被罚作狗,又不甘粪便臭秽,故意激怒主人,被杖杀。之  相似文献   

16.
丁跃斌 《学理论》2010,(12):155-156
三岛由纪夫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尽管他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争议,但他的文学创作有着极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学原则。笔者认为,以死为美是三岛的美学的核心。他临终之前的宏篇巨著《丰饶之海》四部曲,正是对此有力的诠释,同时也是对他艺术创作及其人生的一个总结。本文试图通过《丰饶之海》来解读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意识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
罗马尼亚雅西“瓦·亚历山德里”国家剧院于七月五日举行中国话剧《我为什么死》的首场演出,受到观众热情的赞扬。 话剧《我为什么死》是我国作者谢尼在一九七九年创作的。它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群众和共产党员同“四人帮”的追随者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力地鞭挞了“永远正确”的政治投机分子的肮脏灵魂。这个剧由二十四年前曾把曹禺的《雷雨》搬上罗马尼亚舞台的导演弗洛里安执导。他说,我们所以选这个剧本,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风格、精炼的语言和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8.
施平 《瞭望》2001,(48)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语出《论语》。孔子夸奖弟子颜渊,引起勇猛的子路不服。他说:“如果率领三军打仗,挑谁跟着你呢?”孔子的回答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就是说,那种空手与老虎搏斗,徒步去涉湍急河流,死了也不追悔的莽汉,我不同他在一起。一定要选择遇事谨慎小心,有了善谋始作决策的人。  相似文献   

19.
岳珂和秦埙     
最近读《桯史》由作者岳珂想到年龄虽比他大,但相去不远的秦埙,并进而想到他们各自的祖父——人们都知道的岳飞和秦桧。 岳珂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年),是岳飞第三子岳霖的儿子。他生时距岳飞之死四十一年,被徙往岭南的岳家已返回内地,岳飞也已得到平反,被追谥为“武穆”了。但丢家毕竞受了很大的打击,岳飞、岳云被杀害,全家在岭南生活了约二十年。岳珂致力于学问,留下的著述如《桯史》《愧郯录》等,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人们称赞他“论识高致,辞藻雄深”。同时他也写诗填词,有《棠湖诗稿》行世,《全宋  相似文献   

20.
《娇娜》与《香玉》是聊斋的名篇,它们都涉及到自古以来的男女两性关系的另一个世界——友谊。她们与男主人公的友情纯洁、坚贞,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超越生死的至情是她们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