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再进入到共产主义阶段,都建筑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 在“三个有利于”中,发展生产力是前提和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动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这一最终决定者的地位,使它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就是坚持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重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不少的共产党人和理论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比较熟悉,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经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7,(36)
这一期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为题,发表了本刊举行的座谈会发言摘要。摘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就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深入的阐述,值得一读。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奋斗,推翻了压在自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的标准”。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查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提出,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突出的理论成果,也是我党对几十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的提出,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和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多年来没有认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的决定作用,甚至离开生产力,片面地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先进与否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离开生产力抽象地看待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认识社会主义.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写道:“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重申了这个观点,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十三大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力标准大讨论.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有重大意义的讨论,但由于在讨论中某些人将生产力标准庸俗化,致使生产力标准在人们心中淡化了;尤其是东欧、苏联剧变,我国那场政治风波之后,一下子,政治问题又突出起来了,不可避免地冷漠了生产力标准问题.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重提生产力标准,讲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是: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只有生产出物质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从事其他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活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群众史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使其成为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是说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它决定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最终决定力量,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疑,"生产力标准"具有客观性.然而,客观性并不排斥时代性.对"生产力标准"的时代意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结合上更好地把握其实质内容. 一、"生产力要素内涵科学技术"在世纪之交有特殊意义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世纪之交.当人类社会向新的世纪逼进的时候,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在形成新的动态格局.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重大突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产力的产生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探讨文化生产力问题不仅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当前我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且从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普世价值”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不是适用一切人、适应一切时代的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普世价值。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的内涵,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作为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观念,无不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从来不具有普世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主要方面:(一)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基础,是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科学论断。马克思认为,人类不论采取何种社会形式,生产力总是它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的历史始终是人类物质生产力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这就从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坚决清除现行经济体制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和旧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的标准。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能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这对进一步清除“左”的遗毒,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富民政策,集中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在消灭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必然能够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这个观点来考察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看作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看作是人类从事其它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地论证了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阐述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然后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历史过程。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不仅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且决定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调整与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由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冲破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要得以巩固、健全和发展,也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同志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着重地表现在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认为要改革开放就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被某些条条、框框束缚住。这个错误指导思想的理论形态,就是“庸俗生产力标准论”。这是他篡改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理论基础。曲解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我国经济搞上去,把综合国力搞上去,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5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胜利的50年、新发展的50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之际,认真回顾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有制科学内涵的新探索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社会发生发展的根本性因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最主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动力,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但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邓小平理论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