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九届二次全委会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深入探讨并自觉运用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切实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我省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突出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文化建设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了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并把“文化建设再创新辉煌”作为今后5年的六大奋斗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1996年云南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设想,到2000年正式颁布《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之后,2009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明确提出了未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即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5.
云南财政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是个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早在1996年,云南就明确提出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云南再次提出,要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陆续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此,必须实现文化软实力向硬实力的转化,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硬化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在云南省加快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中,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具有诸多优势和条件,特别在文化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比较优势,完全可以也理应大有作为,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民族文化大州向民族文化强州转变。  相似文献   

8.
人才队伍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快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努力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进一步打牢加快发展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9.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重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犬繁荣,一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二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四要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云南的传播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多形式、多渠道发挥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思想精神旗帜。在革命、改革、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十分重视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无论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还是对于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都十分重大。我省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必须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立足于省情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基础建设,推动改革深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转化。一、突出优势,以资源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我省是文化大省,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文化名人浩瀚纷繁,文化资源特别丰厚,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围绕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合理…  相似文献   

13.
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明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求和基本途径,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应重点关注民族文化认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化安全和对外文化交流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国舜 《海南人大》2011,(12):11-14
同志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号召。《海南人大》杂志作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同样承担着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是我省人大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一个时代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深刻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紧密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2011年11月结束的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张庆黎同志指出:要推动河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建设文化强省,切实解决人才问题至关重要,作为高等院校就要发挥好新时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科学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产业人才量的需求和对人才的各种结构、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些重点文化群体,涌现出一批优势文化品牌。但是,建设文化强省还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全面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实力,要提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的认识;要加强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多种投资机制,实现集团化规范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孵化丈化产业;要提高对我省文化资源宣传推介的力度,建立科学文化人才机制,加快文化产业信息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重视引导文化消费,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接受群体。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对于加快济宁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会围绕这一重大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阐述,深刻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完善了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