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礼运大同篇》写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两岸先后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均逐步显现。在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第四届两岸养老产业文化发展论坛暨两岸互联网+医养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于9月1日在山东省潍坊市成功举行。活动由《两岸关系》杂志社、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民政厅联合主办,潍坊市卫生健  相似文献   

2.
<正>当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撞上日益热门的"医疗健康",当年轻帅气的台湾医生碰到魅力十足的中国科学院老院士,2016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现场热情掌声不断,思想火花频现,让人以为来到了潮流新品发布会。以"共享两岸+平台,网聚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于去年10月30日在北京举办。两岸互联网医疗健康业界精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22)
正11月5日,2017海峡两岸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泰州举行。两岸400余位医药健康产业界的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论坛,就两岸医药健康产业合作交流的相关议题展开研讨。论坛上,签约9个项目,投资达18.6亿元人民币。论坛以"智慧医疗健康乐活"为主题,以"汇聚两岸医药创新资源,携手造福两岸民生福祉"为主旨,目的在于探讨新形势下,两岸业界如何及时获悉产业引导战略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5)
<正>7月12日,2017年(第九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的特色分论坛之一,本届论坛延续上一届论坛的成果,继续聚焦"健康"话题,以"携手互联网+大健康,创新共筑健康新生活"作为主题,持续深化两岸在"互联网+大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8月3日,2018浙江·台湾合作周——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举行。来自宝岛台湾和北京、杭州、温州等地的医疗专家、大学教授、政府人士、企业家等近300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养老产业发展医护养融合模式、医养结合促进健康老龄化、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产业发展等话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的合作和发展模式。论坛期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
正近年来,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大陆当红产业,国家鼓励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结合,也就是互联网+。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意味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对此,2015年,两岸就如何促进两岸互联网行业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9)
<正>第13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暨第10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以下简称桂台经贸论坛)于9月15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两岸工商界、农渔界、文创界人士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探讨深化桂台交流合作和两岸产业共同市场合作的新途径。本届桂台经贸论坛以"共享丝路机遇,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充分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21)
正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与台湾两岸圆桌论坛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两岸民间圆桌论坛,于2018年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两岸民间各界代表和嘉宾聚焦"融合发展、互利共赢"主题,就推动落实"31项惠及台湾同胞措施"、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商融合发展大计,共谋互利共赢之策。会议认为,2008年以后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商谈并签署23项协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3)
正10月22日上午,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在杭州出席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本届论坛由全国台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与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论坛以"设计铸城,创意兴业"为主题,对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以及创意设计助力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来自两岸四地多所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文化创意企业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推进两岸民宿产业交流合作,3月24日,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了2018两岸民宿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民宿业界200多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岸民宿发展经验,并为温州民宿业发展"指点迷津"。主题突出共谋发展论坛以"融变与共享"为主题,邀请了台湾乡村民宿发展协会、空间民宿、文创民宿、景观民宿和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温州大学旅游研究中心、温州市旅游联合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9日下午,作为第十二届台商论坛分论坛之一的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以"积极承接信息产业转移,推进两岸产业合作共赢"为主题,全面探讨两岸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为新形势下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加强合作提供全新思路,共商淮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全国唯一用台商命名的论坛,台商论坛已成为两岸企业家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之一。8月23日,第十四届台商论坛启幕登场。本次论坛延续"两岸智慧共话发展大计携手合作共绘美好愿景"主旨,突出"同心同向砥砺前行相促相生融合发展"主题,两岸政界、学界、商界嘉宾逾500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持续注入两岸产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23)
<正>一年之约如期而至,11月3日至4日,两岸企业家再聚南京。两天,7个交流与合作推进小组,15场专题论坛,34项合作意向协议,85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企业领袖、工商团体负责人、中小企业家及财金学者,论道紫金之巅。自2012年起,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以两岸企业家为主体,以汇聚企业家智慧、加强对话交流、深化产业合作为特色,每一次峰会都有不同主题。这一次,"大佬们"讨论的是"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4.
李徽 《两岸关系》2014,(10):30-31
<正>8月30日,以"共享改革红利、深化产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九届台商论坛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两岸产官学界近300人,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岸产业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作为将"建设好周恩来家乡"、"打造苏北中心城市"作为"重要历史任务"的苏北城市,台商论坛已成为淮安的一张经济名片。自2009年10月第一届论坛开始,台商论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  相似文献   

15.
肖军 《台声》2009,(8):29-30
当前,祖国大陆网民人数已达3.16亿,而台湾上网人数业已突破1580万。如何促进两岸互联网行业交流与台作,并借助互联网更好地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已成为两岸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7月7且,首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300余位互联网业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坐而论道”,通过审视梳理两岸互联网的过去与当下,共同探讨两岸网络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两岸网络媒体合作模式。2009年盛夏,两岸互联网产业的深层台作,正在悄然酝酿。  相似文献   

16.
<正>8月22日,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网络文化与媒体传播"为主题,通过两岸资深媒体人互动、网民学者交流,探寻两岸网络文化的发展创新,探讨两岸青年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探索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道路。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中华文化发展台湾促进会秘书长沈永峰,台湾海基会前专职顾问、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朱瓯,台湾中华文化复兴在理党主席兰梁筱娟等嘉宾,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和青年代表1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备受关注的第三届海峡论坛于6月11日至1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此次论坛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省渔会等两岸66个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共同主办。论坛以"聚焦基层、共享成果"为主议题,充分体现了海峡论坛"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特色。第三届海峡论坛的主会场仍然设在厦门市,不同  相似文献   

18.
吴函陵 《台声》2014,(7):40-41
<正>6月20日至26日,第6届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高雄隆重举行。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与宗亲代表15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的两岸基层宗亲代表涉及60多个姓氏。本届论坛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溯姓氏之源流,传华夏之文明,架宗亲交流之桥梁,谋两岸百姓之福祉,通过"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海峡百姓"百幅"书画展、两岸各同姓氏宗亲对接等活动,增进两岸同胞的血  相似文献   

19.
<正>8月29日下午,作为第十二届台商论坛分论坛之一的两岸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在淮安举行。本次论坛以"两岸食品产业对接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围绕推动食品产业发展、促进淮台两地相关产业深入合作进行了探讨。淮安:产业发展生机勃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张京玉在论坛上表示,食品产业是刚性需求产业,2017年上半年,大陆食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2日,以"城市防疫智慧经济"为主题的2020台北——上海城市论坛首次以视频方式举行,上海市与台北市分别设立会场。上海市长龚正、台北市长柯文哲均在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开展防疫交流与经济合作,分享智慧城市经验,再续双城记之佳话。双城论坛迄今已举办了11届。10多年来,论坛坚持以"惠及民生"为目标,关注民众的实际需求,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一、双城论坛的意义及面临的挑战双城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