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键词:残疾预防…… 个人做起…… 可防可控…… 什么是残疾预防? 因为疾病和伤害可以预防,那么残疾同样可以预防.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为什么说残疾预防要从每个人做起? 在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有些人存在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障碍、听说障碍、精神情感障碍、智力障碍、视力障碍等.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1名残疾人.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可能导致残疾的因素,有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是客观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做出部署.《行动计划》指出,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但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尚不健全,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残疾预防工作力度十分紧迫、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社区中如何开展残疾预防工作? 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是残疾预防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基地.在社区中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有利于针对主要致残原因开展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有利于在残疾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干预和控制;有利于在各个生活阶段避免和减少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8500万人全国志愿服务信息显示,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超过8500万人,志愿服务项目已超过110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近9亿小时,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保障民生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5月17日,中国残联残疾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其作为国家开展残疾预防与控制研究相关工作的专门机构正式开始运行。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加强残疾预防与控制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残疾预防与控制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第十一条本条规定了国家要采取措施,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我们知道,多数残疾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已经发生的残疾,如能采取补救措施,也能避免进一步加重。做好残疾预防,减少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事实表明,实行残疾预防同不实行预防而在致残以后不得不照顾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12亿小时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2万家,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超过1亿人;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12亿小时,社会贡献超过180亿元。1322万条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验收工作圆满完成,全国共采集地名约1322万条、地名标志约74万个,修测标绘标准地名图2.4万多幅,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类地  相似文献   

8.
《条例》是如何出台的? 问:我国目前残疾人总体状况如何?主要致残原因是什么? 答: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时,全国残疾人有5164万人. 专家推测,到2050年,我国残疾人口总规模将达到1.68亿.  相似文献   

9.
3月12日上午,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在京会见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市长上官吉庆一行,双方就宝鸡市承担西部地区残疾预防体系综合试点,率先开展残疾预防与控制工作,进一步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交换了意见。王新宪指出,宝鸡市是"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残疾预防科学性、综合性强,是我国公共卫生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大任务,也是残疾人事业需要关注和推进的重要领域。希望宝鸡市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真抓实干,为全国残疾预防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采取了哪些残疾预防的措施?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残疾预防工作. 第一项措施是制定了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明确了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 "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宣传、普及优生优育和预防残疾的知识,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中毒、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制定法律、法规,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障法》《传染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戒毒法》《道路交通法》中都有预防残疾的相关内容.目前正在制定《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80万家1月3日,从2019年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社会组织登记的数量超过80万家。过去一年来,民政部门牵头开展的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查处非法社会组织5845个,曝光涉嫌非法社会组织300多个。与此同时,全国标识志愿服务组织1.2万个,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1亿  相似文献   

12.
孔杰 《广东民政》2009,(9):45-47
广东作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产生了三个全国第一:1987年诞生于广州的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1990年诞生于深圳第一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社团;1990年省人大审议通过了第一部志愿服务地方法规。广东无论从组织领导,还是从志愿服务范围,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程度,都在全国各省名列前茅。广东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有许多方面的经验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强调要建立非致残环境? 强调要建立一个“非致残环境”,这是预防残疾的重要问题. (1)“极度贫困环境”是一个致残环境.贫困和残疾不分先后,就像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一样古老而且难以回答.贫困不仅是残疾易造成的结果,也是促发残疾的原因.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文化教育和生活、卫生水平,将大大有助于预防残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2008年开始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发展,2009年我们撰写出版《志愿服务体系研究》(北京出版社),主要从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支持保障的角度,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和我国8个志愿服务发展相对典型的基层地方,探究志愿服务是如何推进的,并就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5月9日,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勇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康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残疾发生和发展得到初步控制,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也面临不少亟待提升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与1987年调查结果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发生改变。经初步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有:一是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即使残疾人比例按1987年的4.9%不变,依据2006年人口基数推算,2006年残疾人口数量也将达到6416万,比1987年的5164万增加1252万人。二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1987年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8.5%,到2005年已达到11%。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这次调查60岁及以上的残疾人约有4416万人,比1987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制定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以规范志愿服务工作和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志愿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政府监管,制定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律;完善志愿者权益的契约保护制度;完善侵权责任的救济途径;完善志愿服务保险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8.
综合报道 关注人民健康预防残疾发生 近年来我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但受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影响,当前仍处在残疾高发期.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各种原因,新增各类残疾人超过200万,加强残疾预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中国残疾人》2011,(2):68-68
近几年,全国志愿者助残活动风起云涌。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助残志愿者人数已达530万,各类民间助残组织不断壮大,成为志愿助残的重要力量。全国省、市、县、乡、村普遍建立了志愿助残服务组织,建有县级志愿者助残联络总站2183个,乡(镇、街道)联络站28034个,村(社区)联络点27.4万个。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2万个(其中:慈善超市10174个)。全年各地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604.4亿元。全年有1694.9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全年有1095.9万人次在社会服务领域提供了2711.1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