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台声》2015,(13)
<正>大陆朋友访台,宴席上当然得摆金门高粱,我常补充,在金门买的金门高粱与在台湾买的,味道些微差异,必须同时倒上,中间摆一杯清水,交换品尝,才能分晓。我不由得感叹,台湾这些年经济乏力,但台湾白酒物美价廉,仍是"饮君子"的天堂。大陆官员访金门,除了"高粱",以炮弹壳打造的菜刀也是受赠佳礼,有一回携黄春明、李昂两位名小说家,  相似文献   

2.
郑太男 《台声》2014,(9):51-51
<正>接待过许多大陆朋友,他们常常身在高雄却提及"台南的朋友非常热情"等语,每每令我等高雄乡亲满脸尴尬。严格而论,南台湾包括嘉义县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澎湖县,所谓南台湾并非仅指台南市。对于大陆朋友把台湾南部误解为仅指台南,甚至把高雄误解为台南市的一部分,这样的状况并非个例。这样的细节也显现出,目前大陆与南台湾间的交流尚不够深,才会存在这样的谬误。但这样的细节却也令人憧憬,大陆与南台湾的交流与相互间的理解仍有极大向上、向善的空间。综观过往两岸间各领域交流,曾有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菜市场和这里的不一样!乍一听,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菜市场就是买菜卖菜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原来,台湾的菜市场分为早市和黄昏市场两种,营业时间不同,地点也不同。早市一般从早上7:00左右陆续开始,这时候,市场里相对比较冷清,卖的主要是早餐,有三明治、汉堡、饭团、油条……顾客主要是附近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同舟共进》2011,(9):3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此为《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作者廖信忠从一个台湾平民视角的发问。今天,信息交流的渠道非常发达,两岸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政坛时事的实时更新,可以找到详尽的台湾美景美食攻略,甚至到台湾的土地上走走看看也并非难事。但若真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恐怕结论还是:关注的很多,了解的尚少。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14,(12):22-22
<正>2011年是陆生在台湾的"元年",742位刚刚跨出中学校门的大陆学生,在17、18岁的青涩年纪,跨越海峡来到台湾求学,转眼首届陆生就要在明年毕业,绝大多数人要离开台湾,回到大陆。他们满怀憧憬而来,经过4年"台湾经验"的浸润,会抱着什么样的"台湾认知"回到大陆?长期而言,他们会是台湾的朋友?敌人?或冷漠的他者?台湾《旺报》10月31日刊发社评文章《让  相似文献   

6.
水青山 《台声》2010,(3):60-65
<正> "台湾那边过春节也和我们一样吗?"——今年春节前夕,有位不太了解台湾的大陆网友发帖问,很快就有人回答说: "当然一样……因为台湾(同胞)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浓缩着中华传统文化诸多元素的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传统佳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
<正>201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回答了记者提问。积极鼓励支持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2015年大陆"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低收入阶层、中南部民众及台湾青年)政策将会有哪些具体措施?范丽青表示,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们高度重视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未来也会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为两岸青少年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提供更多便利。我们也愿意为台湾青年到大陆来发展、求学、就业、创业创造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8)
正据台媒报道,大陆经济发展持续加速,吸引各地人才效应不断扩大,很多台湾青年想去大陆发展,一方面想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多展现,另一方面,希望会有更好的职涯发展前景。然而,有位台湾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表示,他毕业后选择留在台湾工作不想去大陆,他认为去了大陆也未必会比待在台湾好。却被自己的女友骂"没上进心",女友认为大陆现在机会这么多,薪水也不错,怎么不去闯闯看?甚至两人最后还吵到分手。让他难过地问:想跟女友一起留在台湾打拼,真的错了吗?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13)
<正>摘编自6月24日台湾《旺报》大陆正致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各金融市场"争先恐后"争逐人民币离岸中心,中国银行台北分行行长蔡荣俊6月22日表示,大陆未来几年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对外开放,参与大陆这场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也会越来越多,台湾在这方面不能等待。蔡荣俊指出,当各国和地区都在发展的时候,即使台湾自己不参与,外面的发展也不会停,这当中包括大陆的"一带一路"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正狗年春节期间,留在大陆过年,成为了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单项选择",且这种趋势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选择。在大陆,不管从创业打拼,还是学习生活中享受到的帮扶,都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人热情和亲情。他们选择自己"留守"大陆,甚至呼唤家人、朋友"登陆"过年,除了想体验与台湾一样的年味、不一样的民俗之外,也是对大陆和台湾两岸一家人,两岸一家亲的真实体验和情感认同。对于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在感受大陆和体验大陆的过程中,越发的自然,越发的坚定。  相似文献   

11.
微博声音     
《台声》2016,(12)
正吴念真台湾导演我在大陆举办签书会时,觉得大陆大学生的阅读风气比台湾盛,他们的素质和上进心也比台湾年轻人强。大陆大学生提问很认真,也非常有深度,因为他们认真阅读过我的某些东西。再就是大陆朋友写信给我,在用词方面和内容方面,我看到比较深的底蕴。也许是大陆人很多,大家竞争很激烈,要让自己更优秀一点。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7)
正近年来,台湾少部分青年被有心人塑造成有"天然独"的思维和论调,经由特定政党与媒体刻意渲染丑化、散播对大陆的仇视,让许多大陆民众对台湾开始有了望之却步的迟疑和犹豫。即使对原本印象中再美好、浪漫的台湾诸多想象,迟早会在这样的恶意不断蔓延加深中,终究被浇熄淹灭。我和陆生同学聚会的时候,面对着这样的质疑和怨言,经常没有什么话可以反驳。事实上,我也不是想要"反驳",反而是身为台湾人,存有一份对大陆朋友的歉意。大陆民众对台湾人的同胞之爱、兄弟之情,那是全然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9)
正马当局推动"专升本"合作,马英九在2015年的两岸领导人会晤上,也主动向习近平提起,结果大陆开放来台专升本的陆生从福建、广东增加了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湖北和辽宁等沿海8省市。由此可知大陆幅员大,行政体系力量大,如果大陆不支持,陆生要来的意愿也不高。台湾因少子化越来越严重,高校间流传着"东倒西歪"的说法,意即东部学校招生先受打击,西部学  相似文献   

14.
吴亚明 《台声》2014,(9):52-53
<正>50多岁的姚小姐在台湾知名媒体做中层主管,最近在新北市汐止区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离台北市区有点远,交通不很方便,但"做了那么多年无壳蜗牛,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个人觉得已经很满足了"。从屏东到台北,在职场打拼了近30年的姚小姐心里无限感慨。十多年来,台湾人的薪资没有变化,但是从北到南,都会区的房价却节节高升,不断翻涨。岛内国泰房地产指数显示,2008年以来,全台房价从当年年中每坪(1坪约合3.3平方米)平均约19.55万元新台币(以下均为新台币),一路攀升到今年3月底的29.01万元,6年大涨约48%。其中,台北市平均房  相似文献   

15.
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军 《两岸关系》2007,(12):43-46
很多台湾朋友到大陆之后,都觉得跟台北差不多。衣、食、住、行、教育、娱乐,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有台商参与其中。不仅让台湾朋友宾至如归,也让大陆的民众感受着浓烈的"台味"。像平时我们喝的上岛咖啡、天福茶叶,吃的统一、康师傅方便面,戴的宝岛眼镜,穿的达芙妮女鞋,享用的都是台商在大陆生产的产品。台商投资大陆30年了,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台湾有关当局对要前往大陆地区高等学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大泼冷水,再三宣称"现阶段不承认大陆学历"。学中医药的毕业后"不予申请执照","也无法执业"。以此来"提醒"去大陆念书的"台湾青年学子要三思而后行"。台湾有关当局为什么不承认大陆学历?是大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有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7.
近看台湾     
《时代潮》2001,(16)
从大陆到台湾,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或者说是没有陌生感。因为根本就不觉得是"到了台湾",而是觉得到了大陆南方的一个城市,比如广州,又比如厦门,而且我与同行记者郑固固在台湾都有亲戚,还有在工作中结识的许许多多的各界朋友。这种感觉在台北是这样,在高雄、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6)
<正>台湾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台湾民众是怎样的民众?大陆赴台短期访问的朋友看不清楚,一般旅游者走马观花的游览更看不清楚,有些大陆访客说:"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台湾媒体就对"人"大力宣扬。这句话,就半真半假地流传开来了。事实上,现在的台湾社会,已经不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了,执政当局使用"两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一场地震,伤及同胞,令人痛心。大陆一番慰问,血浓于水,让人暖心。2月6日深夜,福建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地震了"。很快,台湾的朋友开始在朋友圈里发出了地震灾区的现场照片,道路开裂、楼房倾斜。凌晨,微博、微信里有关台湾地震的消息文字和图片开始刷屏,灾情和同胞安危时刻牵动着大陆民众的心。2月7日一早,同事和朋友们见面聊天、社群交流,都有一点担忧:这次台湾地震,大陆还能帮上忙吗?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两年前的2016年,同样是2月6日,台湾南部发生强烈地震,造成116人罹难,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7日,"书香两岸,情系中华"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以下简称"海图会")台湾台北主会场正式开展。海峡两岸约300家出版社、版权机构和图书馆参与这场两岸图书交流嘉年华。本届"海图会"台北主会场面积达8000平方米,设立大陆图书展销区、台湾图书展销区等主题展区。参展单位中大陆180余家、台湾120余家,涵盖两岸相关图书、数字出版、期刊、动漫、图书馆等上下游产业机构。共有约10万种新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