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速读台湾     
《台声》2018,(16)
正政治据台湾媒体报道,7月27日,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马英九筹设的"财团法人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在台北举行成立茶会。根据新北市文化局的公告,马英九文教基金会6月6马英九成立文教基金会:设平台带台湾往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23)
<正>很多台湾大学生原本对马英九评价并不高,但经过此次历史性的会晤后,大家对马的印象出现改观,学生认为大陆对台是有气度的。在这次两岸领导人会晤后,可以让台湾学生知道未来该往哪个方向走。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此次会晤后,已经变相地演化成"蓝绿对决",演化成"九二共识"对决"台独"党纲。马英九在此次会晤中找到了他的历史定位。而幸运的是两岸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也让台湾学生看到了  相似文献   

3.
政治     
《台声》2017,(6)
<正>马英九:"台独"不会成功保留统一选项是最佳方式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卸任后于3月1日到访纽约,忙碌拜会当地4大智库学者专家。岛内媒体3月2日引述发自美国当地报道指出,马英九表示,台湾"独立"不会成功。只要不分裂,保留统一作为潜在选项,"我认为这可能是台湾生存的最佳方式"。在谈到台湾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时,马英九指出,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他认为台湾  相似文献   

4.
政治     
《台声》2017,(5)
<正>台政治人物最新声望调查:马英九领先蔡英文李登辉垫底台湾TVBS民意调查中心2月16日公布最新政治人物声望民调,结果显示蔡英文排名落后于马英九,李登辉垫底。这份民调是对岛内15名政治人物,包括正副领导人、"六都市长"、前领导人及主要政党主席进行声望调查。排在第一的是高雄市长陈菊,支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0,(6):6-6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届满两周年,国民党党政高层今天认为,马英九施政重视基础打桩,两年来的改造重点放在岛内的廉洁政风、两岸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已进入“验收期”。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在对外关系上提出了"活路外交"政策理念,台湾对外关系出现大变局,台湾对日关系也进入了新的转变与调整阶段.马英九当局提出并推动"台日特别伙伴关系"主张与行动,比较有效地处理了"联合号"海钓船被撞、斋藤"失言风波"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台湾与日本的关系在波折中前行.未来台日关系将在平稳中行进,但政治关系难有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6,(3):55-56
1950年,蒋经国命李次白秘密前往大陆,以缓和大陆攻势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分别以“大陆领导人”“台湾领导人”身份,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现任领导人第一次会面,被国内外高度关注.解决台湾问题,一直是两岸政府的夙愿,即使是在冷战最激烈的时期,彼此间的秘密接触也没有间断过.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9)
正摘编自2018年4月15日台湾《工商时报》台湾《工商时报》4月15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蔡英文执政很快就要届满2年了,4年的任期已过一半,经济表现是该算算账的时候了。民进党之所以能在近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民意代表选举中大获全胜,马英九执政最后几年经济成长不佳是主要原因,然而2年来情况是否改善,非仅民众关心,蔡英文自己也该有个谱才好。大家应该都记得马英九执政后期出现了"闷经济"  相似文献   

9.
张修齐 《黄埔》2012,(2):10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英九获得第二届连任。他在发表胜选感言时说:"这不是马英九个人的胜利,这是台湾民众的胜利。"对这句话,我个人认为他的潜台词应该可以加上一句这是"九二共识"的胜利。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两岸恢复民间联系后,那段时日里很多在台的昔日校友们纷纷回乡探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1,(2):49-49
2011年新年第一天,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发表元旦祝词,题目为《壮大台湾振兴中华》。如何解读这番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说:“元旦讲话可以看做是2008年马英九执政以来最重要的讲话之一,单单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马英九的关注不是局限于对台湾内部事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0日,马英九卸任,民进党上台,台湾迎来新一次政党轮替。在马英九卸任前夕,台湾TVBS民调显示马英九的支持率明显上升,施政满意度为23%,为2012年连任以来的高点,较前任陈水扁高出10个百分点;不满意度58%,比陈水扁的69%少11个百分点。马英九当局施政8年,民众感到最满意的项目是"处理两岸关系",台湾47%的民众给予肯定。近期,舆论围绕马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台声》2014,(8):14-15
马英九: 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国家御侮战争,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区最广、牺牲最大的一场战役。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但历史真相不能遗忘。举办抗战纪念活动,对台湾来说绝对非常重要。——7月7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出席“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开幕记者会时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台声》2014,(2):14-15
马英九:台湾经济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打破两岸关系的僵局。唯有打破僵局,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同时台湾也要适时因应大陆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两岸产业合作,才能有助于台湾拓展大陆市场,也比较容易参与区域经济整合。——1月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发表元旦祝词时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台湾政局仍然以蓝绿对抗为主要特征,从年初激烈喧闹的选举到年末沉闷僵持的对立,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也还是民进党,几乎看不到败选后的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迹象,也看不到国民党还有什么更高的招数来让台湾经济和社会振衰起弊。马英九在社会各界支持"九二共识"的声浪中胜选连任经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2012年1月14日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得票率胜出,超出蔡英文近80万票。在台"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依然固守了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优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1)
正根据台湾相关规定,4年一届的地区领导人及新当局要在5月20日进行轮替,新当选的领导人要作"就职演说"。5月20日上午9时,新当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副领导人陈建仁来到办公区内,先进行就职宣誓。接着,在办公室员工的陪同下,欢送前任马英九和吴敦义离开。之后,便签署上任第一份人事令。此时,办公区外的广场表演活动开始同步展开。  相似文献   

16.
8月28日,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新领导人满100天,在这段被称为“黄金百日”的时间里,马英九这位岛内的“媒体宠儿”备受争议,马英九当局寄望的“热带气旋”似乎尚未成形。“马上”的这百日间,台湾经济是怎样的情形呢?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6,(5)
正电视辩论政策两党格局彰显2008年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共举行了两场电视辩论会,两场辩论会下来,马英九的表现获得台湾民众的好评。谢长廷意欲借电视辩论会彰显自己律师辩才的优势,为自己的选举加分,但事与愿违。谢长廷没有捞得好处,反而让对手马英九加了分。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大败之后,台湾"行政院长"江宜桦辞职,马英九任命毛治国"组阁",再次引起一阵批判之声,认为马英九用人缺乏创意,又是老面孔,没有新气象。暂且不论马英九提名人选是否合适与恰当,我们首先要问台湾需要怎样的治理人才与精英?选人用人是要没有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23)
##正##10月1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重申了近7年来两岸关系得以维持现状的五项原则,其中更是强调了"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再次否定"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的可能性,并呼吁继任者务必遵守"九二共识",如此"维持现状"或是"两岸共识"才不会沦为毫无基底的空谈。在史观方面,甲午战争后,日本于满清政府手中抢夺了台湾,二战结束后,中国身为战胜国收回台湾,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6,(4)
正如果说2004年,陈水扁凭着"两颗子弹"取得连任,其当选的正当性一直受到台湾民众的质疑,那么,2008年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台湾民众又用手中的选票替国民党讨回了公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近17%的选票差额,击败民主进步党候选人谢长廷,实现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历经8年在野,励精图治,终于东山再起,重新上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