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5,(13)
<正>大陆朋友访台,宴席上当然得摆金门高粱,我常补充,在金门买的金门高粱与在台湾买的,味道些微差异,必须同时倒上,中间摆一杯清水,交换品尝,才能分晓。我不由得感叹,台湾这些年经济乏力,但台湾白酒物美价廉,仍是"饮君子"的天堂。大陆官员访金门,除了"高粱",以炮弹壳打造的菜刀也是受赠佳礼,有一回携黄春明、李昂两位名小说家,  相似文献   

2.
谁会意料得到,战时留下的遗物却成为生活锋利的刀刃,造就了生活的品牌。这是一道奇特的现象,足以引起历史的思考。隔着一道不长的海峡,过往的那一场延续几十年的炮火,早已不见了硝烟;但被炮火映红的土地,遗下的炮弹却成为特殊的遗存。这一遗存由于其数量的庞大,足够历史慢慢耗费。但历史是过往的残留,过往的追溯。而现实是具体的,具体到每一粒高粱的去处,每一发炮弹的用途,这就叫战争为和平服务,战争为生活而磨刀霍霍,而竭尽全力。这一历史的转换,对于炮弹来说,也是时代的转换,现实有机的转换。战争带来的土地的皱纹已被时间抹平。我们现在可以静下心来,重新评估一切,评估那一场血与火的对峙,评估那不时掠过上空的那隆隆的巨响,但更切合实际的是:评估现存的一切,评估战时可充分利用的一切。当我们将旅游购买的这一用品带回大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战时遗物的回收。当然,从金门那边发出的炮弹也在大陆上留下深深的伤痕,但时间照样可以抹去这一切,在共同的血缘面前,有什么不可抹去?  相似文献   

3.
鹤林  晓程 《两岸关系》2004,(8):42-44
1958年8月23日,台湾海峡上空弥漫着浓浓的硝烟。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突然万炮齐发,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从8月23日到10月25日,人民解放军共发炮弹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4)
<正>国民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朱立伦到金门拜票,金门县长陈福海提出金门发展的三个契机与愿景说帖,朱立伦爽快地签署见证,并表示历经国共对峙与两岸烽烟炮火的金门人最了解和平的重要性,要让金门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好示范区。国民党执政7年半以来,推动两岸和平合作,的确金  相似文献   

5.
随着台湾开放程度的提高,来自 世界各地不同工作领域的人士进出台湾已经变成寻常事。但是有一群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稀有一族。他们是来台湾拆地雷的。准确地说,是去金门拆地雷。地雷,金门数十年风云的见证 金门,旧名“滞洲”、“仙洲”,明洪武年间筑城于此,因地势险要,江夏侯周德兴为其定名为“金门”。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郑成功即在全门举起义旗,操练水师,东渡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1949年后的 30年,台湾海峡剑拔弩张,金门在这30年中一直是两岸军事对峙的焦点,不仅落下了数以万吨计的炮弹,…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20)
正金门距厦门不到10公里,距台湾本岛却有227公里。曾是台湾"反攻大陆"的前哨阵地,如今战火消散,金门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观光资源,成为两岸交流中一颗夺目的明珠。随着时间向前推移,金门和大陆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大陆游客到金门可以"落地签",到金门高粱香飘两岸,再到金门自大陆引水等措施,比比皆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曾提到,金门对两岸和平有着特殊贡献,未来发展可以"两头通吃、左  相似文献   

7.
李立 《台声》2006,(3):74-76
金门炮战突发两次故意泄密(接上期)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前线,人民解放军万炮齐发。厦门对岸的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及其所有港口、海面,全在解放军的远程大炮射程内。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短短一小时就落下3万颗炮弹。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官兵吓得晕头转向,到处乱奔。金门总指挥官胡琏和美国总顾问,刚从地下指挥所走出,炮声一响立刻缩了回去。如果炮轰推迟5分钟开始,胡琏与美国总顾问算是死定了。不过在阵地上活动的两个美国顾问,后来还是葬身在炮火中。台湾的“国防部部长”俞大维头部和手臂被炸伤。另外 , 驻守金门的三个副司令赵家骧、章杰、…  相似文献   

8.
1949年以来,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两岸关系互动态势的起伏而变迁。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两岸军事对峙时期,两岸在金门及其附近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和对抗,也因此型塑了金门长期以来的战地角色。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金门的战地角色逐渐褪去,随之产生了金门该如何在两岸关系中定位的问题,金门地方政府和民众也开始从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出发争取在两岸关系中的适当定位,但与台湾当局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小三通”实施以后,金门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先行者和试验者,在两岸关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重重限制,“小三通”对于金门地方的发展而言其实是象征意义多于实质意义。随着两岸三通直航进程的推进,金门未来只有跟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省、厦门市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8,(17)
正8月5日,福建正式开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后,每天可为金门同胞提供3.4万立方米优质用水,未来还可以扩容到5.5万立方米。随着一渠清甜闽水源源不断地穿越海底管道流向金门,"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金门乡亲期待了23年的梦想成为现实。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表示,"这是金门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两岸同胞共同庆贺的一件大事喜事,更为两岸关系史册增添了同胞情谊、水乳交融的又一佳话。"与此同时,为了阻止举办典礼,台当局以"时机不对"为由,要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0)
正当今两岸关系,因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产生不确定性,居住在两岸的老百姓,都无不担忧局势的突变对他们造成的生活困扰,尤其是住在厦门对岸的金门老百姓,对于台湾岛内错误的表述决定,也觉得非常忧心与愤慨,甚至他们非常寄望来自台湾本岛造成的"业",不要变成金门发展的阻力。不过幸运的是,大陆非常了解金门老百姓的心声,仍然没有放弃维持满足金门老百姓的需求,而继续保持金门与大陆间供水和民生的  相似文献   

11.
宝岛民生     
《台声》2004,(12):6-7
台官员表示将评估开放金门 为两岸观光中转点 台声讯 台湾"内政部长"苏嘉全11月7日表示,将就开放金门成为两岸人民观光往来中转点问题做政策评估。 翁明志提议扩大"小三通",采"政策开放、有效管理",让金门成为两岸人货中转站。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11)
<正>摘编自5月24日台湾《金门日报》5月23日,继去年在大陆南京、台湾桃园举行的两次会谈后,第三次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工作会面在金门登场。无论就象征意义与实质内容来说,"张夏会"之于金门,都具有高度意义。对曾经作为两岸军事对峙焦点的金门来说,两岸事务首长在金门会谈,无异等于再次向世人昭告,金门已然告别战地定位,但金门难以取代的地缘位置,仍然可以在两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26日至28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与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联合主办的两岸携手·舞动金门暨2019"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活动在金门成功举办。活动共举办7场快闪、1场大汇演,共有厦门市思明区艺术团(星海舞蹈团)、金门金城镇海滨公园社区舞蹈队、金门金湖镇广场舞队、金门高中热舞社等24支队伍、近450人参与。活动"以舞会友",两岸民众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21)
正大陆出版品,与金门有关的很少,最近却有一本近六十万字的大书,直接与金门连结了。书名是《金门战役纪事本末》,以"金门战役"亲历者萧锋为探讨重点,尽量客观、公正、理性、全盘地将"金门战役"过程展示出来,为此后的两岸战争与和平脉络,做了半个多世纪的梳理。萧锋后裔萧鸿鸣、萧南溪、萧江等,搜寻资料六十载,揭秘。《金门战役纪事本末》不只是一部战争史,也是政治的、思维的、胸襟的,端正视听之作。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11)
<正>5月24日17时许,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一行离开金门,为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三次正式会面画上句号。金门行前后不过30个小时,张志军坦言,行色匆匆,但收获颇丰,感触很深。两岸"不走回头路"5月23日13时许,张志军仅花了半个小时,就从厦门抵达金门水头码头。第一次来到金门,张志军感慨良多,"曾几何时,‘两门'尖锐军  相似文献   

16.
邰言 《黄埔》2014,(2):84-87
正1949年以后,金门是海峡两岸最为敏感的地域。1958年月23日,厦门前线近500门大炮一起开火,著名的"金门炮战就此展开。此后,毛泽东主席曾公开表示:"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于熄灭。这就需要谈判",然而这谈判一等就是40年。直到199年,两岸红十字组织因遣返私渡人员问题,于同年9月在金门首次进行了两岸间的工作商谈,并以个人名义签署协议,也就是两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
正2015年12月18日至22日,由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和金门县政府主办的"台湾县市精品汇暨2015·金门精品走进北京"系列活动,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举行。金门高粱酒、一条根、花生贡糖、牛肉干、手工面线、黑蒜头、手工蛋卷、菜刀、风狮爷等金门知名特产集中亮相,让北京市民大饱眼福、口福……开幕式:持续举办"台湾县市精品汇"系列活动12月18日,开幕式举行。北京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7日,由福建游客组成的3个旅游团55人在厦门和平码头搭乘"同安"轮直航金门,福建居民赴金门地区旅游由此正式启动。 开通福建"金门游",是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直接往来的又一新发展,也是两地人民长期以来所期盼的一件喜事。2001年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实现了海上直接往来,打破了两岸50多年来不直航的局面,3年多来取得十分可  相似文献   

19.
金门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出名因为“炮击金门”,也因为“金门协议”。无论是对抗还是和谈,金门都记录着两岸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金门之约     
《台声》2015,(11)
<正>昔日,金门是两岸军事对峙最前沿;今日,两岸关系发展由对峙走向和平发展,金门亦是见证者。25年前,两岸红十字组织为合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在金门举行商谈并签订协议书,成为两岸间签署的第一个协议。25年后,金门又一次成为两岸各界的焦点所在。5月23日,备受各界关注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三次正式会谈在金门举行,期间两岸双方达成多项共识。犹记半个月前,国共两党领导人于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