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台声》2016,(1)
正健康养老近年来已经成为两岸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大陆,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已是深化医疗改革、改善民生的必然趋势。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台湾成熟的健康养老产业和先进的科技优势越来越被大陆所关注,其在2001年就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在老人照护、医疗保健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5年,两岸就此养老服务事业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多次举行论坛和研讨会2015年3月14日上午,养老产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
正过去几年间,医疗健康市场成为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随着大陆入世后逐步向台资开放市场,两岸间的多项经贸协定不断推动台资医疗机构在大陆的发展进程。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让两岸的医疗健康产业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需要相关方面精诚合作、共寻出路。2015年,两岸医疗健康产业交流合作持续发展,两岸多地以高峰论坛、专家研讨、高校互访等多样的方式,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两岸医疗健康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8月29日下午,作为第十二届台商论坛分论坛之一的两岸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在淮安举行。本次论坛以"两岸食品产业对接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围绕推动食品产业发展、促进淮台两地相关产业深入合作进行了探讨。淮安:产业发展生机勃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张京玉在论坛上表示,食品产业是刚性需求产业,2017年上半年,大陆食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
正两岸科技交流合作是2015年两岸科技界高度重视的一项重点工程,交流活动不断频繁,合作成果收获丰硕。特别是在两岸科技、产业及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合作领域日趋广泛,交流形式越发多样,合作渠道不断拓宽,从最初的人员交流逐步向寻求实质性合作转变,为推动两岸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而2015年8月底,由两岸科技主管部门主导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进一步深化了两岸科技产业的交流与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
正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头戏。自200年胡锦涛与连战会晤以来,特别是两岸两会恢复协商以来,双方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尤其是近期两岸领导人会晤,更为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注入新能源、新动力。2015年,两岸各方不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8,(21)
正10位两岸各领域大咖,为两岸产业、经济、文化、青年交流建言献智,共同擘画两岸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想方设法为台胞谋福祉、求便利一直是大陆在做的事情。两岸民间交流,民生议题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  相似文献   

7.
一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持续热络。两岸间接贸易总额到2007年累计突破7000亿美元大关,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热情未减,从珠三角、长三角加快“西进”“北扩”,新一轮的产业多元化、升级、转型正在展开。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呈现出更加密切、深入、广泛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胡江滨 《学习与实践》2007,(12):108-112
两岸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两岸同胞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心声,是阻止"台独"分裂势力冒险的重要途径。当前,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要不断开拓两岸经济交流新的发展领域,在共同分享"奥运经济"商机、加强企业创新与转型、吸引台商投资中西部、推动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促进两岸交流的更大发展,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经济交流的日趋频繁,以及影响两岸产业分工关系的诸种因素的迅速变化,无论就产业分工的形式还是深度,跨入90年代后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逐渐由过去简单的产业间垂直性分工向产业内水平分工转化,开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以前,可以说是两岸产业分工发展的初期阶段.1992年以后,影响两岸产业分工的因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大陆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为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1992年大陆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要“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  相似文献   

10.
正祖国大陆改革开放走过40年进程,海峡两岸出版交流合作也经历了30年岁月。30年来,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由间接走向直接,从单向走向双向,从一般交往走向实质性合作。展望未来,新形势下两岸出版交流合作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不断融合,将共同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出贡献。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的不凡历程两岸出版交流始于1988年。1988年10月,台湾出版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台湾地区县市"九合一"选举结果,充分反映了岛内民众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以改善经济民生的强烈愿望。国民党当选县市长在选举后旗帜鲜明地表示,希望加强同大陆的交流合作。在此形势下,民进党当局执政压力加剧,虽然声称愿意增进两岸交流,但实际无所不用其极限制交流。尽管如此,今年两岸城市交流依然  相似文献   

12.
朱磊 《台声》2008,(9):33-35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2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台海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之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面临重要的历史性机遇。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均有强烈意愿进一步密切两岸经济关系,为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现实的主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24)
<正>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更是近年来两岸同胞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秉持的努力所在。2015年,两岸教育领域继续保持"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岸学生和教育界人士间交流互动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联合主办的健康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福建省委会主委陈绍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以专业交流为基础,研讨海峡两岸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合作新模式,促进两岸医药界专业人员资质互认和产品互认,推动相关制度改进与创新及出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以及其他各项交流交往的频繁开展,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成为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波 《台声》2008,(1):42-44
最近,大陆又释出了两项影视产业的惠台政策,这对历经20年不平凡发展的两岸影视业的交流与合作来说,无疑是一件利好消息,预示着两岸影视产业将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7.
<正>3月18日,以"食安先行,共建共赢"为主题的第一届闽台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暨产业对接会在马尾区举行。论坛由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共同主办,马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台湾福建总商会、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等单位协办。此次论坛在马尾举办缘于马尾在食品领域的产业优势,马尾区将依托产业优势打造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典范,成为相关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当天,举行了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两岸食品人才对接会、银企合作对接会、检测培训服务对接会、闽台海洋食品产业对接合作及海峡食品展销节,吸引了闽台相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2月9日,台湾高雄左营区果贸社区联合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刘家窑第三社区、红狮家园社区签订结对交流协议。至此,丰台区签署两岸基层结对交流协议已达21个,京台基层交流工作取得实效。基层交流成果显著2015年,京台两地交流热络,人员往来频繁。在交流工作中,丰台区注重把主题参访与两岸基层交流相结合,共接待台湾10个参访团,邀请2个高雄基层社区参访团。丰台区按照交流共融、合作发展的主题,围绕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3)
<正>1月20日,海峡两岸农渔业交流座谈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农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恳谈交流会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旨在为两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深化合作畅通渠道、搭建平台。会上,来自大陆的企业与台湾农企、台湾农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签署协议,预计将在2015年采购台湾水果3000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