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先进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发展。它在价值目标上表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的需要,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终极目标上体现为与社会进步与人类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力量.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在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以自身的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构筑精神家园,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影响世界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社会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分别是社会进步程度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结晶和标志。精神文明大体又可分为文化和思想两个方面:文化方面的成果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的发达;思想方面的成果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走过 80年的历程后 ,迎来了新的世纪。新世纪之新 ,并不仅仅是时间概念上的 ,其更基本的涵义在于它给人类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在新的世纪里 ,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像以往一样继续辉煌 ,也就在于她能否解决新世纪提出的新的历史课题。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所谓先进文化 ,乃是指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反映了时代精神 ,代表了未来方向的文化 ,它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人类社会的文明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定意义上 ,两种文明都属于人类社会文化的表现 ,但从狭义上讲 ,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1)
文化实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更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表现。城市文化惠民工程作为顺应公民需求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提升城市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中,政府只有扮演好引导者、监管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职能,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激发群众内生文化活力,在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做活文章,在建设文化强市方面下足功夫,才能使文化惠民工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为社会进步提供新的理论和发展思路,确立健康的社会伦理观念和心理素质。正是基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才再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并对新世纪、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命题,是我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我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  相似文献   

7.
丁素 《理论导刊》2003,(12):50-52
思维方式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浸透于文化活动之中,包容于文明进步之内,是对先进文化生成和发展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虽优势甚多,但其整体性的落后事实决定了它只有走积极改造和向现代性转换的道路,才能使中国文化重振雄风,引领世界文明的主流。只有从思维方式的普适能力上求突破,从开放性上找出路,从思维功能的完善建构中求发展,先进意识和进步源流才能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勃发。  相似文献   

8.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现实反应 ,在生产力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飞快进步的条件下 ,文化因素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和作用愈益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文化力的成长和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9.
时尚文化作为当前我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时尚文化更多地与消费,尤其是与已经超出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象征意义上的消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包含着特定文化内涵的多元符号体系而存在,它既是社会发展、变动的一种表现,又反过来作用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因此,我们需要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准确认识其产生和发展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开诚 《党政论坛》2003,(12):34-35
究竟什么是先进文化?我的看 法如下: (一)先进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代表进步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荟萃,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并随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先进文化都是具体的。比如,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西北报刊事业较前有很大的发展,这与战时西北地区特殊的战略地位有关,同时,它也是战时东部内迁的影响和西北地区其他事业的相互促进、特别是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积极努力的结果。以宣传抗战为主要内容的西北报刊在地域上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时间上表现出繁荣的短暂性。就其历史作用讲,对于宣传抗战、支援前线,为中共以后革命的发展及丰富百姓生活、促进西北社会进步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姚敦泽 《学理论》2014,(4):42-4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是一种力量,能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两位经典作家研究文化动力的基础是唯物史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科学技术、教育、精神理念、先进的意识形态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动力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动力思想启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建设,要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经济繁荣、政治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个背景下,为探讨支撑未来社会的思想基础,不能不涉及教育。而教育的功能、目的、基本价值和培养目标,又都集中在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基本问题上。因此,对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公益事业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发展是社会治理的需要,也是公益文化建设和公益精神发展的促进。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作用,要正确处理社会组织对公益事业的参与机制及公信力等问题。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公益协作关系;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新渠道;提高社会组织对公益事业的参与能力;加强杭州特色的公益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文化的进步,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尺度的,一般说来,凡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素质提升、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积累的结晶,它包括先进思想道德和先进科学技术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先进的思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并支配其发展的走向;而先进的现代科学,是整个现代生产和现代文明的知识基础,是一种无所偏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两方面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乃至引导着社会经济、政治的进程,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结构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它和人类的经济、政治一道构成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积极作用 ,使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 ,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国敬伟 《学理论》2008,(24):38-39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公路文化建设是交通行业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0)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在内的全方位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没有文化上的进步,就不会有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现代化。因此,深入审视和探讨文化建设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常璞 《学理论》2012,(22):38-39
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就对国家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先进的政治文化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跟上时代的节奏,为社会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目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关键时期,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和发展态势.与之相应的政治文化经过自身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新时期以一种新的面貌发挥着新的作用,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