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发展需要生态伦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新的伦理学,它使伦理学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领域,被认为是一次伦理学革命.它的基本要求是确立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理论,保护地球上生命和自然界.它有利于"哲学转向"和"实践转向",从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解释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视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灿斌 《湖湘论坛》2008,21(4):89-90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共识。与之相应,国内外学术界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伦理学两派观点的对峙。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看作是“为我而存在”的,强调自然对人的工具性价值;而环境伦理学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生物都是平等的价值主体。然而,只有从自然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价值维度,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新 《理论月刊》2006,(7):11-13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多层次的,从价值论角度马克思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存在着对立和分裂,其中人在这种价值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价值论维度的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态自然观",遵循两个尺度统一的原则,人类才能承担起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担.  相似文献   

4.
价值发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特殊生命结构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间接关系,它是价值发生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条件。意识是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是价值产生的心理基础,它在价值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类只能通过对自然物质的改造使之适合于人类自身的本性要求,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与延续,实践是价值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实现的根本途径。价值是指经过实践改造的对象物能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从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历程角度看,价值哲学形态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从价值的视域研究人”,“从人的视域研究价值”,以及进而将二者相统一的思维嬗变过程。这种哲学形态的演进客观地展现了人类在自然、社会和自身关系中曲折行进的实践历程。与当代西方价值哲学形态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同样主张两种思维模式的统一,所不同的是,它力求在新的哲学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统一,这种新的哲学基础就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先在性、存在方式的系统普遍性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许昕 《新东方》2006,(10):61-64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解决其与自然(这里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然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都属于自然)的关系,哲学的使命即是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反思、选择和改变。现代人类的环境问题是现代哲学转向通过关注现实来反思人类文化走向的直接原因。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创造物,人类只有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反思才能不断地从自为走向自觉。这一过程反映了人类智慧的成长和审美、道德的进步,哲学作为文化之根的地位和价值也得以彰显。马克思的生态和谐价值观体现了他试图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反思来找回人类失落的生存家园和…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顿认为,自然既具有工具价值,又具有内在价值,而相对于自然的工具价值来说,自然自身的价值更为根本、更为基础.罗尔斯顿从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等多个角度论证了自然内在价值的客观性.他的自然内在价值论进一步丰富了自然价值的内涵,实现了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为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在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生态自然伦理观的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吸取了人类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现实状况的思考而作出了对人与生态自然认识的哲学概括,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的新的认识理论。而当今工业社会的发展却使人类和生态自然走上了相分离的道路,人类征服、支配、主宰甚至可以说是虐待自然,结果导致了人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之间包含着认识关系(认识与被认识)、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以及渗透于二者之中的价值关系。揭示这一关系可以加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一价值,作为哲学范畴,表示客体对主体的特殊效用关系或者意义关系,归根到底是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人类按照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改变自然,自然又以自己的属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谭俐莎 《求索》2008,(7):170-172
作为自然观念的文化表征,自然纪录片既表现了人类自然观念的现实状态,又影响着人类自然观念的未来发展。以批判的眼光对当代中国自然纪录片在创作空间、创作手法和创作伦理上进行省思,使我们得以发现其创作中的缺失与不足,为我们从影视创作领域重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隔膜、构建二者的对话平台、促进生态和谐开启了一扇反思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覃蔚玲  覃艳姝 《传承》2010,(33):52-53
道德义务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人们往往把道德义务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义务,忽视了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随着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化,生态伦理学产生,道德义务也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这不仅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叠共识,而且是生命共同体的利益要求,还是儒家文化中对人的道德境界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2.
汪晓阳 《求索》2013,(3):102-105
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人不仅生存于物质世界中,同时也生活于意义世界中。人对意义的追求和创造,成为人与其他生物区别的重要标志。意义世界是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独特领域。从哲学价值的视域来考察意义世界,本质上是从价值的维度来理解意义世界的生存、嬗变及其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察自然物、人造物以及人自身作为主体的人的对象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扬弃了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关于人与自然"何者处于价值中心"或"何者为贵"的抽象思辨,从实践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等多维视角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尤其是强调从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入手来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路很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对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文化潮流,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协调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确立人对自然的行为规范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门学科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防止环境污染,确保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属于人类共同道德的一种新形式,从一个侧面丰富了社会公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苗族神话思维模式与混沌的时空观和诗意栖居的人生现有联系.这种生存模式认为"气"是天地自然神灵的生命表征形式;人与自然神灵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与柔弱,只是"过客"与"儿子"的角色,因此人须借助天地自然神灵的"气"来滋养;人要关注自己的生命存在,也要追寻生态伦理的价值实现;为此,人们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关爱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这种生态生成观与现代性生成哲学观相比较,只是哲学基础不同,而效果却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在思辨中观照价值观是价值哲学的当代思路,而有意义的价值观总是价值思想,即对价值与存在关系的人为的思想构造。这种思想构造作为人类一切知识的共同本质,总是要以价值与存在的某种同一性关系为其不自觉的无条件的思维前提,价值哲学作为前提批判,就是要面对人类全部的知识领域,以价值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其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经济哲学与法哲学、社会伦理与自然伦理在人的类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整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与政治、德治与法治、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对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实质进行了初步的伦理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从属于经济学范畴而且从属于哲学政治学范畴,从哲学视角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二者的平衡,达到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却出现了自发或自觉的"自然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非平衡困境,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也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非平衡困境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儒道“天人合一”环境伦理观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对认识和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建构具有很大的价值。从本体论来说,天人同源、同性,因而人与自然皆为宇宙中平等的成员;从关系来说,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从地位上说,人与自然及其构成的系统,不仅具有各自的内在价值,而且互为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20.
理性与价值在哲学史上经过古代的原始统一之后,近现代以来便进入了决然的分裂与对峙状态。这一哲学现象,是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深层根源。解除理性与价值之间的分裂,首先必须厘析理性与价值概念的本真含义,明辨它们相互区别与交融的辩证关系。作为一种新的哲学理念的价值哲学,其根本理论旨趣就在于:实现人类理性与价值的高度融合,创造人类未来生存的幸福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