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和卡拉OK一样,近十几年来,台湾槟榔文化迅速发展起来,槟榔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嗜好品.在各大城镇市场上,槟榔摊鳞次栉此,平均十个摊位中占有三四个.据台槟榔业组织估计,全省槟榔摊至少有10万家,一年的总销售额达259.2亿台币.台“农林厅”年报显示,现在台湾槟榔种植面积已达4.46万公顷,总产量为13.74万吨,总产值仅次于稻米.而在1971年时,全省槟榔种植面积才不过1607公顷,短短20多年,扩大了近30倍.台“农委会” 估计,以目前产量,全台湾一天要嚼掉6500万粒槟榔,平均全省每人每天三粒还多.嚼槟榔的人口已达280万,遍及各个阶层,就连在校的高中和大学生中,也有24%的人有嚼槟榔的嗜好,可见槟榔风之盛.  相似文献   

2.
杨诚国 《两岸关系》2008,(10):27-28
近年来,槟榔西施与“辣妹”风靡全台湾。槟榔西施是台湾特有的职业,穿着暴露、性感、挑逗的年轻女孩子在路边招揽并贩卖槟榔,只做生意从不参与政治活动;而“辣妹”则是对穿着火辣、拥有姣好身材和美丽容貌女孩子的称呼,但在台湾独特的政治环境中,“辣妹”已和本应严肃、充满“血腥味”的政治成功地实现了挂钩。  相似文献   

3.
漫谈台湾的“槟榔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来,随着本土意识的高涨,台湾本土文化抬头,小小槟榔竟然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本土食物而出尽风头,身价暴涨。围绕着槟榔所衍生的消费者行为与文化也成为台湾最具本土意义的象征之一。 台湾近年来在“福佬(泛称台湾人)、外省、客家、原住民”四大族群之外又兴起一个人为的第五大族群,即有一支人口数超过200万的“红唇族”迅速崛起。“红唇族”指的并不是女性族群,或演艺圈中的新潮少女族,而是指那些因吃槟榔而染得满口血红的人们。目前的台湾,由于社会风气的变迁和生活习惯的多元化,槟榔成了各种交际应酬场合中的上品,在全台各地公共场所中,每天槟榔的消耗量惊人,它已和香烟、茶水一样,成了人们公关必备的礼品;更是台湾大小选举中必备的消耗品,被谑称为“中国口香糖”。槟榔在市场上已成为畅销的食品,买卖兴隆。  相似文献   

4.
谁不爱槟榔?     
槟榔原产于东南亚一带,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唐代的千金方、南宋的虞衡志、明代的本草纲目等书籍亦有记载。槟榔果,也叫文官果。槟榔又作宾郎,本是贵客的意思,用以献人,有尊敬、吉祥之意。在海南、台湾等地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5.
周天柱 《台声》2023,(7):104-107
<正>我向来与众有点不同,别人一个劲地关注台湾文化圈的“阳春白雪”,而我却独独对宝岛的草根文化倍感兴趣。说句实在话,如果以苛求的眼光来衡量,可能这些土得掉渣的文化一时还登不上“大雅之堂”,可它实实在在是台湾大众文化的标的所在。该给槟榔打几分未去台湾,任凭你天马行空,驰骋遐想,都无法想象“槟榔热”在岛内究竟有多热。当你抵台一下飞机,随着滚滚的车流在宝岛公路疾驰,沿线两侧迎面扑来的一块块光怪陆离的店招:“潘多拉”“俏小姐”“神仙翁”……真叫初来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旅游大巴的司机眼睛一点不会走神,他认准了哪家店,吱的一声停下来,伸长脖子向窗外一看,哟,这不是槟榔店吗?  相似文献   

6.
《采槟榔图》槟榔属于棕榈科,常绿乔木,果长椭圆形,橙红色,花果均芳香,果供食用,原产东南亚,中国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种子名“槟榔子”,含槟榔碱和鞣酸等,供食用,中医学上用为消积、杀虫、下气行水药,性温,味辛苦,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症,果  相似文献   

7.
台湾人喜欢嚼槟榔,我听说过.汽车由台湾宜兰沿东海岸公路南行,路旁两边是椰树青山,蕉丛绿野,一派热带风光;特别是漫山遍野的槟榔树,连绵不绝的甘蔗田,果实累累的文旦(柚了)林,连片成区的芒果园,令人目不暇接,兴致盎然.因为第一次看到槟榔树,细细打量,觉得蛮好看,叶子青绿的,细细的、高高的树干,有点象椰子树.这使我想起了&;lt;采槟榔&;gt;这首在台湾家喻户晓的民歌.……  相似文献   

8.
台湾人喜欢嚼槟榔,我听说过。汽车由台湾宜兰沿东海岸公路南行,路旁两边是椰树青山,蕉丛绿野,一派热带风光;特别是漫山遍野的槟榔树,连绵不绝的甘蔗田,果实累累的文旦(柚子)林,连片成区的芒果园,令人目不暇接,兴致盎然。因为第一次看到槟榔树,细细打量,觉得蛮好看,叶子青绿的,细细的、高高的树干,有点象椰子树。这使我想起了《采槟榔》这首在台湾家喻户晓的民歌。 这时候,路边渐渐出现了一些奇特的小店,招牌也奇特,什  相似文献   

9.
做客槟榔园     
陈海民 《今日海南》2011,(11):44-44
生长在海南的我从小就对槟榔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槟榔树易种易活,不挑土质肥瘦,落地生根,一柱冲天,有节无枝.有叶有花有果。她的气节品质,令我起敬。槟榔果是海南人崇尚礼仪的贡品,历来有“老爷槟榔,乞丐烟”的说法,意为烟是可以用于施舍的低贱之物,槟榔却是供奉官家、孝敬先辈、求亲讲和之礼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书店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方便、快速、多量,并且结合娱乐、休闲的读书文化,已成为书店业的新兴潮流。台湾的书店,正在进行着这种质与量的剧变。 曾几何时,台湾的书店与杂货店没什么两样。经过重新组合,书店不仅以超级市场的经营手法,还以连锁经营来降低成本,于是诞生了大量超市化连锁书店。 “金石堂”是台湾最大的书店连锁店,目前在台湾已有43家。该店创立于1983年,投资者是以制造灯芯绒闻名的“高砂纺织”。当年,“高砂”把厂房改建为大楼时,就预留了一楼及地下楼层,打算自营事业。本想经营餐饮业,但因高砂董事长爱书,喜欢阅读,因而有了经营书店的念头。这一念头奠定了金石堂连锁发展,以至成为台湾最大书店经营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风险投资业合作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台湾风险投资业是亚洲地区最成功的.相对于欧美,台湾的风险投资公司进军大陆有多方面的优势.伴随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台湾政策限制的放松,以及大陆风险投资环境的健全,两岸风险投资业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20世纪60年代,社会不断开放,娼妓盛行,色情业开始泛滥。色情业逐渐成为台湾的一大产业,其严重程度日益增加。特别是随着网络事业的普及、社会的自由开放,使得色情业更是无处不在。低龄化童妓一直是台湾社会的一个毒瘤,虽然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立“保护养女委员会”到1995年《儿童及少年性侵害防治条例》出台直到现在的终止童妓协会,但是台湾童妓问题依然很严重。雏妓现象有增无减——据1987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台湾未满16岁的雏妓已达10万人,到1990年台湾更被第三世界观光业联盟列为四大儿童卖淫地区之一。据传言,台湾…  相似文献   

13.
“除了槟榔,其它台湾水果在漳浦都可以找到。”皮薄汁多的台湾柠檬,个大香甜的火龙果、红心芭乐,味道再鲜不过的黑珍珠莲雾……在漳浦老百姓的菜篮里、餐桌上都已不是稀罕物。日前,台湾果农侯明智、蔡平全告诉笔者,浦台农业合作的多年成果,如今变成了群众菜篮里、餐桌上的美食。  相似文献   

14.
台湾一份有名的政论性刊物近期刊登一位台湾著名漫画家的漫画,标明是“两岸政策”的大炮安放在标明是“台湾经济”的地基上,大炮的身后是戴着眼镜、形似台湾新领导人的炮手;基地是由标明“高科技业”的支柱支撑的;被大炮瞄准的代表大陆的坦克,用钢索绕住支撑台湾经济的“高科技业”支柱往后拖,柱子已经被连根动摇,连带造成地基破裂,地基上安放的炮因此而倾斜,炮手也跌翻在地。这幅漫画刻划了近年来台湾高科技产业纷纷前来大陆投资的趋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石化工业是在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发展起来的。石化业中,自原油冶拣,到石化基本原料、中间原料生产,直至下游产品加工,各类企业齐全,互相牵引配合,最终产品又与国际销售渠道紧密衔接。为此,台湾政界和企业界一直称石化业是台湾地区发展最为完整的产业部门。王永庆也曾多次讲过,要把台塑石化业上、中、下游产业整合发展的经验推广到美国。  相似文献   

16.
8月3日下午,台湾少数民族参访团来到海南,他们此行参访的第一站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参访团在这里受到了当地黎族同胞的隆重欢迎。当穿着民族服装的台湾少数民族团员步入开幕式主会场时,上千名当地黎族群众夹道欢迎。黎族青年男女把象征着团圆美满的槟榔环戴在每位台湾团员的脖子上,向台湾团员献上一杯山兰酒。黎族同胞吹响了牛角号,16名黎族粉枪手鸣枪48响,这是黎族同胞欢迎客人的最高仪式。台湾少数民族和海南黎族同源同祖,彼此之间情同手足。这次参访团到海南,已是彼此之间第7次大规模的交流。参访团成员共75名代表,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到…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学校“怎么办”徐晓燕赴台采访期间,虽然行色匆匆,但因我从大陆的暨南大学毕业不久,很想知道台湾的学校是怎么办的,于是走马观花,留下了台湾教育界的一些印象。此清华非彼清华在绵绵细雨中,我来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与北京的清华大学不同,大陆北方的校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立法机构选举和大选、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是岛内政局出现重大转折,民进党、“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完全执政”,政权基础渐趋稳固,但因拼经济成效不彰而深陷执政困境。民进党“台独政权”终结,实力迅速下降,改革进程受挫,发展危机加深。岛内外“促和遏独”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未能扭转“台湾主体意识”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朱欣文  李雄飞 《前沿》2010,(9):193-197
本文梳理雷州半岛地方府志、县志对于当地习俗与槟榔文化的记载,结合实地考察,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与槟榔相关的文化事项:槟榔待客、槟榔礼聘、槟榔敬神等;论证槟榔已经由食物变成了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槟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槟榔自身特殊的属性、当地的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詹高越 《台声》2002,(2):21-22
我对美丽富饶的家乡台湾,始终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尽管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对家乡已经有了很多了解,尽管台湾多年前开放探亲,台湾的亲戚大多来过,但我还是盼望着,能够亲身感受故乡山水的灵秀气息,能够在家乡与亲友团聚。2001年10月16日至23日,应台湾工笔画学会理事长张克齐先生的邀请,我随天津轻院艺术设计访问团访问了台湾,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一彰化县永靖乡新庄村是父亲出生、成长的地方。现在大伯家的堂兄一家仍在这里从事着养花业。养花业是个附加值较高的农业项目,有广阔的市场。堂兄一家以种花为业,据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