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姬鹏飞在新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有三个唯一:唯一担任过外交部长的"将军大使";唯一年龄在39岁以内的"将军大使";唯一担任过外交部、中联部两个部长的"将军大使"。两个仅有:新中国 11任外交部长参加过长征仅有的两位部长(另一位为周恩来)。新四军走出仅有的两位外交部长(另一位为陈毅)。从最初逃避当外交官到当外交部长,成为职业外交家,姬鹏飞的外交生涯充满着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
袁南生 《湘潮》2006,(6):38-42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派出了第一批14位大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军队兵团、军一级的高级将领,其中就有驻印度大使兼驻尼泊尔大使、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袁仲贤(1904-1957),他是将军大使中唯一的正兵团职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初,外交部副部级干部的年轻化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钱其琛、温业湛(前外交部西亚非洲司、非洲司副司长,非洲司司长,驻埃及、朝鲜、加拿大大使)1982年暮春从正司级破格升任副部长时只有54岁。80年代末,副部长的任命更趋年轻化。如果将王海容这一“特例”排除在外,那么48岁的杨洁篪就是19s5年1月姬鹏飞出任副外长以来的43年间最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4.
在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的众多的湖南老乡中,有一位“将军大使”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和赞赏,见面后常戏称他“小老乡”。他就是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原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长耿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耿飚成为首批驻外国的“将军大使”之一。 1949年冬季的一天,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室,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近期外交工作的情况。 听了周恩来的工作汇报,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说道: “我们的外交工作要  相似文献   

5.
1969年2月22日,在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瓦西里·纳塔奈利离任回国一个多月后,新任大使乔治·罗博风尘一路,抵达北京。在“欧洲明灯”高悬的年月里,这不是件小事。3月初,当时主持外交部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姬鹏飞在北京台基厂国际俱乐部举行宴会,为抵京履新的罗博大使接风洗尘。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首席馆货公使衔参赞泽契·阿果利等使馆外交官员应邀赴宴。刚刚获得“解放”、主管地区业务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以及礼宾司副司长韩叙、苏联东欧司副司长李连庆等中方要员均出席作陪。灯火辉煌的宴会厅始终洋溢着60年代中后期那种特有的…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老一辈油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耿飚是一位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将军,又是一位才能非凡、建树丰硕的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耿飚就来到外交部,先后担任了我国驻瑞典王国大使、驻巴事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为开拓我国外交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本刊从本期起将连载《将军外交家耿飚》一文,向读者详细介绍耿飚辉煌的外交生涯,一展这位格军外交家独具魅力的人生风采。1950年初,正在西北地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耿飚,接到中央调令,离开部队赴外交部工作。从此,这位…  相似文献   

7.
杨洁篪是新中国第十任外交部长。在32年的外交官生涯中,杨洁篪在外交部创下了好几项纪录:1998年,年仅48岁时成为外交部副部长;2001年2月,接替李肇星出任我国第七任驻美大使,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大使;现在,成为第一位在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外交部长。  相似文献   

8.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部长。至今48年来,已先后有7人担任外交部长,其余6人是:陈毅、姬鹏飞、乔冠华、黄华、吴学谦和钱其琛。这6位部长中,除乔冠华外,5人均先后以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7位部长中,陈毅任期最长,约14年,乔冠华任期最短,仅两年零一个月。 圈内人士皆知,外交官是“文装解放军”。建国初期,军人是新中国外交界的“主角”。周恩来在军队任  相似文献   

9.
青青 《廉政瞭望》2009,(10):54-55
袁菊英是一位英雄的母亲,儿子李明因见义勇为英勇牺牲。后来,一位名叫叶刚的少年找上门来,要无偿地帮助她照顾因丧子过度悲痛而常年瘫痪在床的丈夫。善良的英雄母亲对此信以为真,留下了他并认其做义子。但谁能想到,叶刚“认母”的背后,竟然有着难以告人的动机……  相似文献   

10.
黄镇,安徽枞阳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戎马生涯几十年,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曾任中国驻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法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宣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等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与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相似文献   

11.
有位领导在作反腐倡廉报告时说,领导干部要拒腐不沾,永葆清廉,必须具备“三力”:眼力、定力、耐力。细心品味一下,此言委实不虚。  相似文献   

12.
这题目已在脑海里酝酿了好些年。之所以一直没有成文,一曰:自己“根底”太浅,担心说不好;二曰:自己尚未成“官”,怕人家见笑。今天所以斗匿谈一谈这一话题,原因有四:一是这些年一直没有放松读书、学习。多少也积累了些学习经验;二是平时注意做人及注意观察别人如何做人;三是自己多少也算个小官,平常也注意学点为官的道理;四是江总书记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后。举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在这样的氛围里,谈谈读书、做人、为官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窦应泰 《党史博览》2013,(10):21-25
黄镇,1909年生于安徽桐城。在战争年代曾历任红五军团宣传干事、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总政宣传部副部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进入外交领域。曾历任驻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和驻法国大使。1977年12月。中共中央为了彻底整顿“文革”中的重灾区文化部。同时也为早日恢复党的文化阵地,决定把时任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的黄镇调回国内。黄镇临危受命。出任中宣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这一重要任命刚在《人民日报》上公布,就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2009年8月1日,在阳信县阳信镇东程村党支部大会上,因“为民代理服务”表现突出的顾真真实现了自己人党的心愿。  相似文献   

15.
孙江 《世纪桥》2006,(8):1-1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孟德斯鸠的这句名言似乎从某种角度阐明了道德的作用。相对于法律刻板冷峻的刚性.道德的作用显得柔软而有渗透力.法律如同社会外围不可逾越的红线,而道德.则浸润在整个社会,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从内向外发散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才的重要在于,它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素。在对人才的认识上,树立辩证唯物论的人才观很重要。首先,人才不是“天才”,而是靠实践的培养锻炼不断增长才干的。其次,人才不是完人,即使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也是“术业有专攻”,长处与短处并存的,只有用其所长,才能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7.
《党员干部之友》2006,(5):18-18
乡镇发展风貌 稻庄镇位于广饶县东部。地处规划中的“一河两路两区”新城中心位置,面积43.9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辖51个行政村,人口3.2万。镇内东青高速公路、潍高路、青垦路、红旗路、傅家路等交通主干线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1.19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引进县域外资金1.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9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2元。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住”、“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省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被评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保尔热。有人欣赏的是保尔和冬妮亚、丽达的爱情;有人说保尔离我们太远,“炼钢”这个题材太沉重。我要说,保尔的精神永存。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青年时代就能背诵的一段名言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李肇星,资深外交家。1940年10月出生于山东胶南,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处长,驻莱索托大使馆一秘,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司长、新闻发言人,外交部部长助理,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国大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等职。2003年3月起任外交部部长。系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20.
1931年11月7日,是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就选择了这个时间作为故事的题目。一瑞金叶坪毛泽东居室里,桌上的小闹钟指到凌晨两点了。毛泽东仍然容光焕发,毫无倦意地就着马灯翻开记事本,用毛笔郑重的写下1931年11月7日几个字。贺子珍将毛泽东白天穿的那套灰色红军服铺在门板上,用盛着开水的铜壶在衣服上熨烫了好几个来回。见毛泽东仍在专心挥毫,关心地说:“润之,现在都两点了,早些睡吧。明天,嗬,不是,今天早上七点钟你还要和朱老总一起检阅呢。”毛泽东从烟盒里抽出一枝烟,继上火,重重地吸了一口,笑着对贺子珍说:“你不也跟我一样没休息嘛。我睡不着呀。子珍,你知道我在想什么?11月7日,是个吉祥的日子,14年前的这一天,在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没有去过俄国,没有见过列宁,但我十分钦佩列宁的创造与胆识,十分赞赏俄国人民的选择。我在十多年前就说主义是一面旗帜。我立志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全副精力去寻找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在罗霄山脉我当过革命的‘山大王’,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927年在汉口‘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