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真正的体育使人品德高尚,充分显示人的美好特征,这一点它与其他艺术相同。在苏联体育已成为一种使人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充沛精力,激发为自己祖国的自豪感和加强体质健康的社会和政治现象。电影如同体育一样,也帮助人生活,唤起美好的感觉,教育人和使人心情开朗,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一句话,不论是电影还是体育,它们  相似文献   

2.
苏联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卢那察尔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梅里美是萧索时期一朵很典型同时又很独特的奇花。”的确,无论是在思想深度的开掘方面,还是在艺术表现的革新方面,梅里美都作出了自己独特的、难能可贵的贡献。也许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3.
长期来苏联劳动力匮乏,工人素质欠佳,因而劳动生产率不高,这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在当代加速科技进步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完善和发展连继教育制度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便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鉴于此,苏联领导人一再强调:“为了使苏联社会坚定地向伟大的目标前进、每个新一代人应该在教育、一般文化素养、职业专业技能和公民应有的积极性方面达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版1983年第1期刊登阿纳尼耶娃的题为“大学生政治修养形成的一些问题”的文章,内容摘要如下: 文章说,政治修养是与人们的社会改造活动有着最密切联系的一种修养。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修养被认为是全面、和  相似文献   

5.
(一)苏联社会的性质西方研究家普遍认为,苏联是一个极权社会,并且对这个极权主义的模式、极权主义统治的概念和性质进行广泛的探讨。西德的鲍·迈斯纳根据苏联某些小说(列·索论的剧本《客人们》、弗·杜金采夫的《不单是靠面包》、索尔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等等)的描写断定,权力是苏联战后出现日益激化的阶级差别的重要根源。苏联社会已经不是以能力为唯一基础的杰出人物统治的工业社会,“它已明白无误地成为一个阶级社会”(《苏联社会的变革》第130页)他进而概括这个极权社会的几个特点。他说,“这个政权的第一个主要特点是;由于实现持久的一党专政,党的独裁统治不受任何限制……第二个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全面控制。极权主义独有的特点并不是实行广泛形式的恐怖活动,而是对生活各个领域的思想和行动实行全面控制。……第三个特点是实行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也包括政治和文化领域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长期以粗放经济发展为主的苏联来说,充沛的、源源不断的劳动资源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自6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结构、教育程度、生活水平及工业化程度的变化,苏联也产生了工业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下降的现象。自70年代后期起,苏联政府对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而引起劳动力资源普遍紧张的状况引起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苏联全国就业人数为1.35亿。其中在工业和建筑业工作的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9%,其次是农业和林业占20%,文化、教育、卫生、艺术占11%。上述三项占全国就业人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头几年苏联知识分子的数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占的份量极少。1922年登记的工业专家和运输专家3.84万人,农业专家1.82万人,有文凭的科学人员、医生不超过2万人,艺术知识分子也极少。根据1923年的城市调查材料,苏联(不包括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演员和画家仅有2.4万多人,文学工作者约2千人。而现在,知识分子队伍发展最快。80年代初已达到每4个工作人员中有1个是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队伍已成为国家的第二支劳动大军,在数量上仅次于工人阶级,超过了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8.
苏联国内的经济、政治、民族、社会的全面危机,到1991年初已发展到危急阶段。4月23日,苏联总统和9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关于稳定国内局势和克服危机的刻不容缓的联合声明》。长期处于尖锐对立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都在声明上签了字,声明在议会(最高苏维埃)获得通过,并得到4月24~25日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的支持。联合声明的贯彻实施能否扭转苏联已动荡一年多的国内局势?能否成为苏联改革过程转折的起点。由于苏联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苏联本身,而且与整个世界局势的走向体戚相关,因此,世界各国的政要、国际问题专家对此都极为关注。本文拟根据笔者对苏联问题的长期观察与思  相似文献   

9.
苏联共产党当前的战略方针要求目标明确地实现包括所有人们生活空间的文化政策,规定文化建设和文学艺术发展领域里目前和长远任务的性质与特点。考虑到这一点可以根据以下示范提纲建立政治信息,进行关于文化领域里党的纲领性任务的座谈: 一、苏联文化建设的某些结果,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精神方面的优越性。二、文化、文学和艺术在加速苏联社会全面进步中的作用。 1.在进行座谈时应当依据苏共中央向党的二十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和苏联共产党纲领的原则和结论,在这个报告和纲领里展示了党在现阶段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苏联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谷物生产,谷物生产好坏,与苏联的粮食政策直接有关。粮食政策对于制约农业生产、保证城市粮食供应、稳定物价、安定社会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粮食政策是一个复杂而涉及面广的问题,在不同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和任务的不同,在粮食政策的制定上也出现相应的变化,本文拟就苏联的粮食收购、消费供应以及与之有关的农业政策的沿革作一个初步的探索。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十分重视粮食问题,把粮食政策的制定看作是提高劳动人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除了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之外,苏联和多数东欧国家都已提出了关于自治的思想,在这些国家里,自治已成为一种日益广泛的社会现象。然而,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对自治理论的提法不尽相同,在实践中推行自治的具体做法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对此做一些比较研究。一、自治是苏联东欧国家改革进程中的共同发展趋势在苏联东欧国家中,无论是最先提出自治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  相似文献   

12.
1909年,纪德年满四十,他发表过几部文学创作,写过一些文艺评论文章,虽然得到少数文艺界朋友的赏识,但他的名字和作品在广大读者中间还是陌生的。这一年,他和几个文友创办了一个文艺刊物,名叫“新法兰西评论”,这个刊物最早撰稿人的社会出身、教育和信仰各不相同,他们的共同点是思想严肃、艺术认真。这个刊物和伴同产生的几个文艺和学术组织后来形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学的中心,而这个中心的核心人物,无疑是安德烈·纪德。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共产主义教育问题始终是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苏共中央1983年6月全会决议提出了下列任务——有机地统一教学和教育过程,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道德和政治品质以及热爱劳动的习惯。在高等学校培养青年方面的综合措施中,大学生的科研工作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大学生具有苏联人优秀品质是与科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是与促使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全过程紧密联系的。顿涅茨综合技术学院采矿工业运输教研室十分重视作为大  相似文献   

14.
关于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大家议论纷纷。市场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市场是包罗万象的,既包括生活资料,也包括生产资料,既表现为货物的买卖,也表现为服务、证券以及某些具有商品价值的权利的交易。现在(指1991年9月)在苏联用卢布可以买到些什么?可以买到多少?价格如何?形形色色的商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又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比较全面地了解各类商品在苏联国内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为此我们把苏联的“中介服务”经记人公司于1991年9月初公布的一部分信息列举如下。(该经记人公司是俄罗斯商品-原料交易所、苏尔古特商品-原料交易所、莫斯科商品交易所、中央证券交易所、丘明商品证券交易所及全俄不动产交易所的成员。)  相似文献   

15.
苏联东欧的剧变如此迅雷不及掩耳,出乎人们的预料,简直使许多苏东问题的学者瞪目结舌。他们中有些人认为,政治和社会生活太复杂,以致无法给予严谨的科学分析。甚至认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对社会和政治的研究不能算作科学,只能算作一种艺术。但更多的人则开始从多方面寻找预测不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苏联改革的两面性:从改革走向崩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联突然解体了。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带入了一场典型的革命性进程之中。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非常谨慎,随后逐步扩大到政治层面,并升级为激进的政治诉求和改革,进而持续升温成为一场革命性的大动荡。旨在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苏联版"热月政变"由此出现。实际上,前苏联的这场改革并不像当下一些政客抑或是戈尔巴乔夫本人所讲述的那样,是一场有计划的、有组织性的,旨在实现民主化、西方式的民主社会类型和市场经济的改革。苏联的解体也并非因为灾难性的经济危机,事实上,苏联的经济早已是一潭死水。苏联之所以会走向解体,主要在于其一系列旨在解决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改革准备既不充分,信息也不全面。历史上不乏各种经意和不经意的结果,这场改革将苏联整个社会推入了政治经济不断沉沦的漩涡,引起权贵阶层尤其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执政者的不安。这反过来又催生了一股压力,要求迅速纠正这些意料之外的结果。从本质上说,苏联解体是这场自上而下改革的结果,这场改革的开始是由于部分苏联精英利用了苏联上层社会对激进改革以及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的诉求,然而却以整个社会体系的改变而告终。  相似文献   

17.
郭春生 《俄罗斯研究》2003,(2):29-35,76
随着苏联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知识分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阶层.但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遭受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这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立场,使他们与苏联党和政府之间产生了隔阂与矛盾.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在公开性与民主化的影响下,这种隔阂与矛盾突然间爆发出来,使知识分子成为苏联剧变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与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与苏联人生活范围实质性的变化、与生活范围变化的实践经验有关。许多人对这一术语产生了兴趣,要求明确“生活质量”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政策的研究中,苏联学术界颇多对劳动问题的议论。据统计,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收藏的一九七五——一九七七年期间有关苏联研究“生活方式”的文献中,涉及劳动内容的约达百分之四十。这种情况与苏联学者们研究社会政策及“生活方式”的方法论基础密切相关。他们认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是生活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审核了“关于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的基本方针和任务一的决议。决议指出,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1968年成立以来完成了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苏联社会的社会一阶级结构的进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舆论状况,社会人口问题,社会预测和计划,宣传问题。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论和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物质和情报供给,社会指数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思想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