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制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企外部董事制度的研究,现在是对其"利"、亦即对其必要性研究较多,而对其"弊"、亦即对其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推进外部董事制度的发展,在研究其"利"的时候,也应注意对其可能出现的"弊"进行研究,以防微杜渐,趋利避弊.  相似文献   

2.
林榕 《政协天地》2014,(1):44-45
主持人: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作为“教育指挥棒”,全国统考是否实行文理分科、文理分科是利大还是弊大,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省一些政协委员也就此展开热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前提是纪检监察工作自身运行要规范化、法治化。“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严”字当头,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基调。  相似文献   

4.
世纪交替,机构重组,一九九九年,是实现民政工作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民政工作如可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此,受本刊之约,部机关六位重任在肩的司(局)长谈:本刊编辑部吴忠泽1945年11月生,卜换市人回*62年毕Ik于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1980年考A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信息处理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考N清华女学自动化系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1987年获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83年分配上11民政部,历任假肢科研所副所长,民政耶城福司合1]司长、司长,社团管理司司长。现…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定律、公共资源向上集中定律、追求职务和权力的官场铁律共同构成绑架空降制度的理论基础。既然是规律,其根源就很难消除,绑架在所难免与其他制度一样,空降制度同样利弊相连。扬利抑弊是我们制度运行者的使命。但稍不留神或监督松弛就会使得我们的制度运行者们抑利扬弊。绑架制度即为扬弊的主要手段,它会放大制度的弊端。因此,须谨防空降制度被绑架。情形之一者,被上级空降机关所绑  相似文献   

6.
《中国机关后勤》2009,(11):F0002-F0002
图为国管局领导和1100余党员干部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举办司级干部培训班等。 10月21日下午,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召开成立20周年座谈会暨机关后勤员工培训工作会议。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出席会议并讲话,国管局原局长郭济回顾了工考委的创建历程,副局长高翔作了工考委创建20年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韦全 《当代广西》2006,(5):40-41
农村税费改革对县域经济有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如何兴其利除其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县区领导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司某与陈某结婚数年 ,一直未能生育 ,司某非常想有一个孩子。一日 ,司某去到县城买一些日用品 ,看见某商场门口有个六七岁左右的男孩独自玩耍 ,司某便走过去 ,用其买的食物诱惑小孩 ,让其跟着自己去公园玩。小孩信以为真 ,便跟随司某上了公共汽车。司某便把小孩带回自己家里。邻居见司某家中多出一个孩子 ,非常奇怪 ,当其询问司某时 ,司某支支吾吾说是亲戚家的孩子。邻居更加怀疑 ,经仔细查问小孩 ,得知其家在县城 ,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并通知了孩子的父母。经派出所讯问 ,司某承认孩子是其在商场门口用食物骗来的。请问 ,司某的行…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著《史记》,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合传。对此,司马贞认为老子同韩非“静躁不同,德刑斯舛”(《补史记》序),不宜合传。明代黄震认为老韩合传,是史公为了明示道家之弊,“无为自化,则其弊不得不出于刑名”(《黄氏日钞》卷四六).  相似文献   

10.
陈水扁亲信与“第一家庭”的弊案风波使民进党的民意支持度跌至最低,反映出来的,不只是陈水扁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民进党的危机。不论未来形势如何发展,民进党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关键是执政无能其实,弊案只是激化民怨的导火索。弊案使得民进党标榜的清廉、改革形象濒临破产,让台湾人民看到,在陈水扁执政下,是如何官商勾结的。但是,弊案并不是一切,甚至不是激化民怨的根本问题。与弊案相映衬的,是陈水扁执政无能所导致的台湾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丛生的现实。过去,多数台湾民众尽管对民进党不放心,但对政党轮替有着憧憬,一旦民进党执政,都…  相似文献   

11.
萧师言 《台声》2006,(9):77-78
陈水扁亲信韩国召妓、女婿涉嫌内线炒股,这些弊案让台湾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邱毅。正是由于他的揭发,台湾民众才了解到上述弊案的真相,他也因此成为公认的“爆料大王”。“万念俱灰”后选择揭弊萧师言:有人说,您揭弊是想出名,是这样吗?邱毅:当然不是。揭弊的代价非常高,不需要用这种手段提升我的名气,更何况民进党这一批可以说是地痞流氓出身的人被揭发后,会想尽办法攻击、抹黑、污蔑、骚扰我。我家庭的破裂也与揭弊有一定关系。我非常重视我的家庭、我的前妻,现在却家不成家。虽然我个人不怕死,但3个孩子却是我的最爱,我不敢想象他们如果出事…  相似文献   

12.
团民收人3,630健元) ┌───┐ ┌───┐ │局。月│┌────────┐│}}}};{│ └───┘│业 ││ │ └────────┘└───┘ ┌──────┐ │数粗, │┌───────────┐ ┌──────┐┌─┐ │姆二二导考与││ 棉了户洛花 │ │翼么蘸 ││ │ └──────┘│念泛、谕六司『尸,翻帅│ │ ││ │ └───────────┘ │ ││ │ └──────┘└─┘ ┌───┐ │‘100 │ └───┘ ┌─┐ ┌───────┐ │遣│ │‘逃篓磐丝 │ │ │ │一~‘一确加闷 │ └─┘ └───…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10日,150多万人参加了台湾省台北市的“天下围攻”行动,将持续了几个月的“倒扁”运动再度推向了高潮,以贪腐为特色的陈水扁当局再次面临民众的怒吼与声讨。陈水扁自上台以来,民望不断走低,卷入的弊案却不断刷新纪录。最近一年,台湾岛内揭发出来的重大弊案几乎都与陈水扁及其家人或亲信有关。但在民众的怒海中漂泊的一叶“扁”舟却仍然负隅顽抗,拼死硬顶,不仅为台湾岛内民众所不齿,也成为历史的笑柄。重重弊案缠身这两年,可以说是台湾的“弊案年”。岛内政治围绕着弊案翻滚,民众也在弊案的不断曝光下对陈水扁当局几乎丧失了全部信…  相似文献   

14.
陈水扁罔顾岛内民众对其涉及黑金及弊案说清楚、讲明白的呼声,更藐视国、亲党团在“立法院”所提出的“罢免案”,未对该案提出答辩书。6月20日晚,陈水扁以现场直播方式,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用闽南语诉悲情、吐苦水,以狡辩抵赖为自己开脱,乞怜于原有的支持者,妄图凝聚泛绿力量,把揭弊查弊、反黑金政治、反腐败无能的斗争扭曲成蓝绿的政争,从而逃过对“第一贪腐家庭”的清查,扭转被“罢免”或引咎下台的命运。只准听不准问的两小时“独白”,民众对陈水扁及其妻是否涉嫌弊案,其家庭是否成为炒股中心、洗钱中心、黑金中心未能解惑。陈水扁以职业律…  相似文献   

15.
弊案缠身的陈水扁,在内外交困下终于打出了他口袋里的最后一张牌,回到南部“取暖”,求助干“深绿基本教义派”。但令人不解的是,此刻面对江东父老,陈水扁对于被检方所追查的弊案漏洞,不是避而不谈,就是撇清责任。陈水扁一再宣称,所有的案子都是国民党对他的政治追杀,而且高谈阔论“道德问题”,其寡廉鲜耻的程度简直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6.
根 据 辽 宁 公 安 司 法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与 澳 大 利 亚 皇 家墨 尔 本 理 工 大 学 、 维 多 利 亚 州 警 察 总 部 达 成 的 合 作 协议 , 辽 宁省 公 安 厅 从 2000 年 至 今 先 后 组 织 了 几 批 辽 宁省 高中 级 警官 代表 团 赴澳 进行 考 察学 习。代表 团 重点 学习 考 察 了 维 多 利 亚 州 警 察 的 培 训 与 管 理 、 防 暴 技 术 技能 、突发 事 件 处 置、大 型聚 会 安 全 保卫 、社 区 警 务 等 项 警务 活动 ,并 与 澳方 警界 进 行多 种形 式 的探 讨、交流 。笔 者系 辽 宁 省高 中 级 警 官代 表 团 首 批赴 澳 考…  相似文献   

17.
“立委爆料”近来一直是台湾媒体上最吸引人的关键词之一。正是以邱毅等为代表的泛蓝阵营“立法委员”不断爆出猛料,才使舆论的焦点数月来一直持续聚焦在“台开股票内线交易案”、“SOGO礼券案”等一系列弊案之上。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弊案被层层抽丝剥茧.人们不得不相信陈水扁的家人及其亲戚才是制造这些弊案的幕后元凶。  相似文献   

18.
柳英 《两岸关系》2006,(4):26-28
台湾最近弊案连连,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高捷”弊案还没查清,春节前匆匆上路的ETC(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运行还不到一个月又传出贿赂丑闻。连日来,岛内民众怨声载道,在野党坚决表示要将弊案一查到底,台湾当局的公信力已经跌至谷底。  相似文献   

19.
执着于终身科举的史学大家章学诚,是科举制度的改良主义者,其观点分如下四个方面:拥护科举选官的方式;严以防弊,宽以录取;侧重实学取仕;写有质之八股。  相似文献   

20.
阁罗凤是南诏历史上一位显赫的君王。在《德化碑》里,阁罗凤自称是“大唐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之长子”,亦即皮逻阁即蒙归义的长子。但细考有关历史文献并对大理某些文化遗迹和民俗学材料加以研究,我们认为皮逻阁并不是阁罗凤的生父,阁罗凤的生父应是迢赕诏主丰咩。兹不揣浅陋,缕述如下,以就教予治南诏史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