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2005年9月22-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南方农村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和乡镇论坛杂志联合主办的"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主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业财政"终结后,农村面临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吴毅由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办,中共湖北省松滋县委、县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4日至6日在湖北省松滋县举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会、国务...  相似文献   

3.
《理论月刊》2012,(9):189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原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201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现任院长为徐勇教授,顾问为张厚安教授。研究院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学术方针,以乡村政治研究为主要特色,研究领域涉及农村基层政权、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体制创新、乡村社区建设等诸多方面,形成  相似文献   

4.
《理论月刊》2007,(4):F0002-F0002,F0003
张安录教授,男,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美国Winrock农业经济学博士班,1999年获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不动产经济与资产评估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湖北省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办、襄樊学院和鲁东大学合办的"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16-17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张小劲1997年10月22—23日,由“国家与社会之关系:中国农村的实例”课题组召开的“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  相似文献   

7.
张全收去北京参加“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的前一刻,他还在为处理农民工返乡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作为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的他,2008年总共遣送了1万名农民工回家。显然,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不太愿意接受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由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吴毅撰著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2 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一书 ,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作者长时期的田野调查为基础 ,将四川省东部一个普通山村———双村置于 2 0世纪中国社会宏观变迁的大场景中进行考察 ,力图揭示其在上个世纪一百年中的变迁历程与轨迹 ,并对引致变迁的诸种变量进行分析。该书是以政治人类学的方法研究乡村政治的一次尝试 ,也是以小叙事对话大话语、以小历史解构大历史的一次实践。当人们对新世纪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华中 《广东民政》2010,(12):9-10
在《村组法》的修改过程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287个市552个县(市、区)741个乡(镇)837个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全部为农民。整个调研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95份。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成明报道: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三农研究中心、今日中国论坛共同主办的“今日中国论坛·中国农村金融论坛”,将于2006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次论坛的宗旨是探寻农村金  相似文献   

11.
<正>这次论坛以人口老龄化为主题,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今天举行的论坛非常重要和及时,我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看法是这样: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逐渐步入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快速老龄化时期已经来临,在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稳农兴农 治国兴邦──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郭书田武汉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张厚安、徐勇主笔,项继权、吴毅、张劲松等撰写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1995年11月版)。该书是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  相似文献   

13.
张全收去北京参加"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的前一刻,他还在为处理农民工返乡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作为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的他,2008年总共遣送了1万名农民工回家。显然,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不太愿意接受的现实。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2008年底,我国1.3亿农民工中,有5%~7%提前返乡,也就是说有650~910万农民工因失业提前返乡。如此大规模的返乡行动对社会稳定有何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是福是祸?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基层治理思维是否需要转变?  相似文献   

14.
4月20日,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武汉市社科联、湖北省政策研究会、湖北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湖北省政治学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由河南经济论坛召集的“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讨会”上,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朱厚泽就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和社会结构变迁问题作了精彩的发言,本刊记者随行采访,现将他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的10多位师生围绕最近发表于《战略与管理》杂志上的沈延生先生的《村政的兴衰与重建》(1998年第6期)和党国印先生的《“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1999年第1期)两文进行了讨论与评议。为...  相似文献   

17.
自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农村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但是,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出现,妨碍着农村的发展,影响着农村以至整个国家的稳定.因此,农村稳定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深化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问题的深入研究,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将于1995年8月在武汉举办“中国农村稳定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及农村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钢  姜峰 《探索与争鸣》2006,(10):31-33
中国社会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农村社会发展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解决孕育着一个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农村土地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农村干群矛盾问题和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等。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为发现辛亥革命研究的新秀,培养青年学者研究辛亥革命的兴趣,传承辛亥革命研究的学脉,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盛会,由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和辛亥革命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辛亥革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于2007年11月27日在武昌隆重召开。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位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20.
贺州市八步区把设立“农村党支部书记论坛”作为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执政能力的有效切入点,积极创建农村党支部书记学习交流的平台。11月18日,该区第一期农村党支部书记论坛在贺街镇召开,论坛上各乡镇经济强村的党支部书记先后介绍了发展农村经济典型经验,与会人员就当前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农技培训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论坛结束后,该区把论坛提出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及对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成书面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