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繁 《党政论坛》2012,(16):19-19
虽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总统摇篮”,但任何一所都无法和法国的国家行政学院(简称ENA)相比。今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有四名候选人毕业于这所学院,最后当选的奥朗德和曾任总理的德维尔潘是1980年毕业的同学,这届还有塞格林·罗亚尔,她读书时获得了伏尔泰奖学金,还是奥朗德的前女友。  相似文献   

2.
法国人有一种折磨人的“病”,无论是谨小慎微的小职员,还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无不谈之色变,却又无可奈何。 据一本书介绍:在乔治·蓬皮杜当总理时,一天晚上,一名年轻的下属给总理抱来一叠待签署的法令,也许是太多了,蓬皮杜当场就对着这堆文件大发雷霆:“别再拿这些东西烦法国人了 !我们国家的法令、文件、规定发得太多、太滥了,人们真是难以忍受了。” 让这位总理光火的正是所谓的“法国病”。而那位有口难辩又尴尬万分的年轻下属就是当今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那么现在的“法国病”又怎么样了呢 ?据介绍,法国现有法律 8000…  相似文献   

3.
克穆“联邦加邦联”是福还是祸?徐坤明克罗地亚共和国副总理格拉尼奇、波黑共和国穆斯林总理西拉伊季奇和波黑克罗地亚族领导人祖巴克3月1日在华盛顿达成原则协议,同意由波黑穆、克两族组成联邦,该联邦再与克罗地亚共和国组成邦联。目前,有关各方正在维也纳就建立联...  相似文献   

4.
淡之 《瞭望》1995,(43)
最近,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朱佩多次提出法国核武器“欧洲化”的问题.其实,法国提出建立欧洲核力量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1992年法曾向英国建议过两国进行“核合作”的问题.现在,其新鲜之处在于,这次法国主要是向无核的德国及欧盟国家提出,而不仅是限于英国.这就使欧洲的舆论鼎沸起来,人们不禁要问:法国的传统核威慑理论在冷战后的新形势下是否开始产生了某种变化?  相似文献   

5.
刘芳 《瞭望》2004,(42)
新春佳节,巴黎埃菲尔铁塔染成“中国红”;金秋10月,北京正阳门披上红白蓝三色光。“中国文化年”的轰动效应仍在法国继续,“法国文化年”的强劲风暴已在中国开始。胡锦涛主席与希拉克总统一年之内实现互访,两国工商界接连签署合作协议…… 毋庸置疑,中法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温家宝总理说,中法关系有“三最”——在政治上最稳定、在经济上最深入、在国际事务中配合最紧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在巩固和发展。这“三最”,取决于当前国  相似文献   

6.
法国和利比亚根据双方九月十七日达成的协议,决定九月二十五日零时开始同时从乍得撤走各自的部队。协议规定,两国部队将于十一月十五日前全部撤完;撤离工作将由各自选择的若干非洲国家派出的观察员监督进行;撤军完毕时,观察员也同时撤走。一年前,乍得内战再起时,利比亚出兵支持古库尼的乍得全国团结过渡政府。法国也于去年八月九日出兵乍得,发动了“大鳐鱼”行动,支持哈布  相似文献   

7.
欧洲共同体十国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三月二十日在未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结束。会议主席、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会后说:这次首脑会议的失败使欧洲共同体遭受了“进一步的打击”。这个由欧洲十个国家组成的共同体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但是,由于这十个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常常使各国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发生许多矛盾。英国要求减少对共同体的预算摊款就是其中的难题之一。这个问题未能解决,曾使去年十二月在雅典召开的欧洲共同体十国首脑会议不欢而散,使共同体的财源面临枯竭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罗马专电 历时两天的由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的政府首脑及外长等高级官员参加的欧盟首脑会议6月22日在意大利历史文化名城——佛罗伦萨结束。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是,英国终于同欧盟其他成员国就“疯牛病”问题达成妥协协议,从而暂时结束了同欧盟的“顶牛”。因此,欧盟轮值主席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在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称这是一次“积极的”、令与会各方都感到“满意和欣慰”的会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需要一个拒绝明确撤军时间表的安全协议,这里面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伊拉克总理马利基8月25日宣布,伊拉克和美国谈判代表关于美伊长期安全协议(驻军协议)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驻伊美军将在2011年底前撤出伊拉克。而就在当天,美国白宫发言人弗拉托却表示,美国和伊拉克尚未就驻伊美军未来地位等问题达成最后协议,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年初签署了希伯伦协议,这当然是件好事。但稍加剖析就可以看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只是在有折扣地“执行”工党时期已经达成的协议,并以此显示他也在追求和平。其实希伯伦协议属于过渡性安排,只涉及“自治”而未涉及“自决”和土地问题,因此不能说明他拒绝“土地换和平”的立场有任何松动。其后他的一系列举措也证明了这一点。 内塔尼亚胡的谈判政策和策略可以归结为三点:一、高举和谈旗帜,保持和谈势头。不仅坚持同巴勒斯坦继续谈下去,而且不断向叙利亚、黎巴嫩发出恢复谈判的呼吁,树立一个比前总理拉宾和佩雷斯更积极于以谈判求和平的形象;二、不放弃单方面的安全要求,一切谈判都需在以色列宣布的“三不”条件下进行,决不允许对方再提条件,即所谓“无条件谈判”;三、在操作上尽可能做到“车轮转而车不行”,雷声要大,雨点要小,时间对以色列有利,在拖延中加强对被占领土的实际占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7个月马拉松式的谈判,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5月4日在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简称自治最后协议)。 埃及与以色列1978年达成《戴维营协议》并于翌年签署和平条约,是在阿以关系史上开创了新篇章。巴解组织与以色列继去年9月签署了《关于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临时自治的原则宣言》(简称巴以协议)和今年2月草签开罗协议之后,现在又签署了实施自治的最后协议,从而使阿以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解决正在变成现实。它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已经不可逆转。而巴以自治谈判的成功又留给人们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12.
在3月下旬举行的法国立法选举中,由希拉克领导的保卫共和联盟和由德斯坦领导的法国民主联盟为主体的右翼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执政的社会党惨败。社会党政府向密特朗总统提出集体辞职。右翼联盟着手组阁。继1986年至1988年左右翼“共同治理国家”之后,法国再次出现左翼社会党总统和右翼联盟总理”共治”的局面,这势将增加法国政局的复杂关系。竞选期间,法国众多民意测验机构调  相似文献   

13.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9月28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扩大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的协议.尽管阿拉伯国家对此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协议标志着巴以和平进程迈向第二阶段,巴勒斯坦人向他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又靠近了一步.由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在埃及塔巴达成并草签的这项协议,比奥斯陆原则宣言规定的限期推迟了将近15个月,其间屡生干扰、几度僵持,可见弥合分歧难度之大;但经过讨价还价,互作让步,双方终于在折衷点上达成一致,亦属好事多磨.  相似文献   

14.
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中国成功开办“孔子学院”影响,日韩印等国纷纷提出仿效计划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4年6月15日出席了第一所“孔子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7年1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与来访的葡萄牙总理若泽·苏格拉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了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5.
伦敦专电 3月10日,英法国防部长在巴黎达成了两国在武器装备采购和核防务上加强合作的协议。3月16日,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在布鲁塞尔的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了关于欧洲防务的演说。3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问莫斯科前夕分别同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进行政策磋商,  相似文献   

16.
布鲁塞尔专电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和艰苦的协商谈判,欧洲共同体12国农业部长终于在5月21日达成原则协议,决定从明年1月起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30年以来的首次重大改革”,取消保障价格制度、降低农产品价格和严格生产限额等。这标志着欧共体酝酿已久的农业改革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专电独联体10个国家首脑5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最后,除土库曼斯坦以外的9国首脑达成了成立独联体国家第一个常设行政机构——协调协商委员会和执行秘书处的协议,并签署了一项同意成立独联体经济联盟的宣言。这被认为是独联体加强经济合作的重大事件,叶利钦总统甚至称这是独联体活动中的“转折点”。关于成立经济联盟的宣言称,将在独联体国家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使商品、服务、资金、劳动力等在共同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参众两院议长共同率领一个由九名参众议员组成的议会代表团,四月下旬访问我国。赵紫阳总理在会见他们时对中加关系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这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友好合作的良好范例”。两院议长对此次访华成果表示十分满意。他们在接受本刊记者访问时发表谈话指出,他们赞同赵紫阳总理对中加关系的评价,认为这是符合实际的。加中两国将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取得共同  相似文献   

19.
开罗专电 5月4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埃及首都开罗签署了实施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的协议,宣告巴勒斯坦人自协议签字之日起,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拥有“主权象征”的有限自治。这是自去年9月13日巴以在华盛顿签署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签署的又一个历史性文件。从而为巴以建立和平共处的新型关系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也为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铺平了道路。 此次签署的实施自治协议包括一个协议总纲和3个关于安全、法律权限及民事权力移交的附属文件。  相似文献   

20.
正诞生于冷战关键时刻所谓"广场协议",是指1985年9月22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西德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的一次关于如何解决西方主要国家间贸易和债务矛盾问题的高层会议后,所达成的会议决定。全称是《法国、西德、英国、日本及美国财政部长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