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我们全面推行了“按产业设组织,抓活动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机制,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巩固中提高,创新中加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们针对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党组织设置不适应、党员活动难开展、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提出了“按产业进党组织”,具体建立了三种模式床取了三项措施。 三种模式:一是按从业类型划分专业党小组。对于产业项目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按照居住集中的…  相似文献   

2.
寻甸县因地制宜,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明确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行政村统一设立党总支,将143个农村党支部改设为党总支。在农村设立“功能型”、“地域型”、“综合型”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根据产业发展和党员从业情况,在产业链上设立党支部,实现“支部归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目标。“地域型”党支部以便于党员开展集中...  相似文献   

3.
信息集锦     
针对税费改革后行政村区划调整,村级规模扩大,党员人数增多,集中开展活动不便的实际情况,江苏省通州市委创新农村党组织活动方式,区别不同情况普遍建立“党员活动中心户”,有效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该市要求每个中心户必须达到“有一台录放机和一台电视机,有两份以上报纸和三种以上杂志,有4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利辛县委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开放型党建新路子,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构建开放型基层党组织。在稳定健全原有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的同时,坚持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原则,及时调整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是根据各行业的特点、产业特色、经济规模、党员人数和职业分布等因素,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作用同类的要求,采取“支部 协会”、“把支部建在产业上”等形式,适时组建党组织,不搞一刀切。二是专业协…  相似文献   

5.
有着“西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田”和“全国魔芋种植第一乡”称号的富源县老厂乡,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把组织活动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使具有不同专长和从事不同行业的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他们依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经出现的煤炭优势产业、魔芋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格局,在党员人数50人以上的9个村全部设置党总支。  相似文献   

6.
湟源县大华镇大华村现有324户1142人。近几年来。党员人数已由原来的20多名发展到52名。村级组织规模大了,党员多了.随着职业多样化党员流动性增大,传统党小组设置的弊端日益突显,主要表现为“三难”:党员集中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为解决这些难题,2009年,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大华村党支部结合党员的生产实际和党员特长。本着“产业相同、行业相近”的原则,打破了以往以地缘结构设置党小组的传统方式,按照产业布局。重新设置了党小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有着“西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田”和“全国魔芋种植第一乡”称号的富源县老厂乡,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把组织活动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使具有不同专长和从事不同行业的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他们依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经出现的煤炭优势产业、魔芋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格局,在党员人数50人以上的9个村全部设置党总支。同时明确管理  相似文献   

8.
张斌练 《党建》2009,(6):47-47
按照“支部把脉定规划、协会搞好三服务、基地牵头壮产业、会员带头做示范”的思路,麟游县委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推广和深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党建促发展工作模式。各村党组织立足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本村人才、资源等现状,牵头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成立协会,吸纳农户积极加入协会。根据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产业链等关键点上党员分布情况,对符合党章规定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适时建立产业协会党支部或党小组,大胆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琼 《当代党员》2006,(3):47-47
村级活动阵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开会、议事、决策的场所,是村干部办公的地方,是党员群众开展活动的场地。近年来,云阳县先后投入2810多万元,相继新建、改建、扩建了584个村级活动阵地。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云阳县本着“实用、管用、长效”的原则.将村级活动阵地打造成了以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为主要功能的四大多功能平台——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09,(9):34-34
2009年,镇沅县委针对农村形势的变化,把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村党支部调整为党总支,按照地域、产业和党员特点划分若干党支部。在全县110个村(社区)中设置了33个党总支,212个党支部。调整后的村党总支,按产业和党员特点组建党支部,共同的事业把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党员之间乐于交流信息经验,参加支部的组织活动,党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08,(1):14-14
蚌埠在全市村级党组织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来,逐步形成农村无职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有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全市近3万名农村无职党员先后上岗履责,占全市农村无职党员的2/3以上,实现了“有岗有位,有位有为”的目标。在活动中,蚌埠采取“三型四类二十岗”的做法,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经济发展、民主建设四大类20个岗位。村党组织根据党员自荐、互荐情况,依据党员个人素质、特长爱好,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择优选配,人选确定后,由党支部与上岗党员签订责任书,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是农村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多元化、经济组织多样化 ,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 ,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坚持以创新“促发展、强核心、固根本”三项原则 ,按照“横向联合 ,纵向整合 ,动静结合 ,特色推进”的总体思路 ,及时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党”与“政”的关系 ,强化系统观念 ;处理好“创新”与“守法”(党规党法 )的关系 ,强化法纪观念 ;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李小勇 《共产党人》2005,(21):25-25
一是做好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工作。根据数据库中党组织结构、党员分布和数量变化,围绕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非公企业关系调整以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结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理顺隶属关系,确保街道所属基层组织设置调整科学化、经常化。  相似文献   

14.
马国峰 《共产党人》2013,(17):13-14
贺兰县开展非公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活动,以标准化建设推动非公党组织晋位升级。组织设置标准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查找“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26名。按照“四重一优先”(重能力、重实绩、重公认、重奉献,具备党务政务工作经验的党员优先)的原则,对党组织班子不够健全的天源达公司等8家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配强健全了党组织班子。按照规定成立纪检组织,配备了纪检书记和委员。阵地建设标准化。争取业主支持,在有条件的企业党组织,按照“六有”标准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阵地。对于办公活动用房紧张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法之 《支部生活》2007,(1):42-42
党支部是按照生产、工作、学习单位为原则设置的。十六大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马关县按照“一居一总支”的目标要求,把4个社区党支部全部改设为党总支,并结合“有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向非公企业、向个体户、向下岗失业人员、向离退休人员、向流动党员延伸的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社区党组织,以居民小区、街道、城市郊区等为单位合理设置党支部。对于社区协会、“两新”组织和离退休群体,采取单独设置或联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党支部,使社区每个领域都有党组织的领导,消除党建工作盲点,健全了社区党组织体系。目前,全县4个社区有党总支4个,下设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305名。  相似文献   

17.
胡昌平 《党课》2006,(12):65-65
安徽省滁州市在全市村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双向承诺”活动,所谓“双向承诺”,即:村级党组织向乡镇党委,村党员,群众承诺,党员向村级党组织,党员,群众承诺。  相似文献   

18.
雷甘霖 《当代贵州》2011,(19):44-44
近年来,铜仁地委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就近就便、自愿组合”原则,打破按行政村设置党组织模式,以产业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组建产业党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收到了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耿鹏 《江淮》2006,(12)
随着乡村行政区划不断调整,村域面积不断扩大,村级党组织所属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大,“党员难集中、教育难覆盖、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便愈益突出起来。为此,宁国市选择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港口、梅林等6个乡镇开展了党员中心户试点工作,选择积极热  相似文献   

20.
刘承芳 《党建》2006,(2):23-24
江西省高安市坚持针对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全面铺开,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走出了一条服农村水土、让群众满意的新路子。归类设置支部。针对农村党员从业情况和年龄结构,结合农业产业分布特点,高安市打破了以往以“村党支部——党员”为单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