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秋菊打官司》肖像权案”,近日终于有了结果:经北京市中级人民住院调用,被告方该影片摄制单位给付原告贾桂花3500元.一审败诉的贾桂花已经撤回上诉.本案的缘起是影片《秋菊打官司z在拍摄期间,使用实景拍摄手段,将陕西宝鸡女工贾桂花“偷拍入镜”。在这部曾获国际大奖的影片中,贾桂花正面肖像占银幕1/2强,定格特写近4秒钟.1993年底.贸一纸诉状递到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状告该片摄制单位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侵犯其肖像权。一年之后,一审判决原告败诉,原告不服,随即上诉至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委托代理…  相似文献   

2.
贾桂花的肖像权受到侵犯了吗?莫纪宏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秋菊打官司》肖像权案”不久前经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被告方《秋》片摄制单位给原告贾桂花3500元,一审败诉的贾桂花已经撤回上诉。虽然此案的诉讼已经结束。但是,正如原告律师所说的那样,案子...  相似文献   

3.
一桩《秋菊打官司》的官司──对一起肖像权案件的性质认定张嘉林,杨柏勇,张中群影片《秋菊打官司》系青影厂和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合作拍摄。1992年2月该片摄制组在陕西省宝鸡市以客观拍摄的方法再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场景时,将正在宝鸡市河滨公园门前卖棉花糖的贾...  相似文献   

4.
电影《秋菊打官司》让人们有了"讨个说法"的意识,更有了"讨个说法"的行动。影片中卖棉花糖的贾桂花"讨个说法"的一纸诉状,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例因拍摄电影引发的公民肖像权的诉讼。  相似文献   

5.
北京这几年曾发生过不少著名的案子,很多人仍会记忆犹新,如电影《秋菊打官司》肖像权案,“‘气功大师”张香玉招摇撞骗案.卡式炉爆炸女学生贾国宇被毁容案,“裕兴”诉“小霸王”不正当竞争案,当代商城牡丹卡审验过失赔偿案…这些案件全都是由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今天.全国最高法院授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系统集体一等功。海淀法院是全国第一家成立知识产权庭的基层法院。因为靠近“中国硅谷”中关村,所以“科技官司”成了海淀法院的重头戏。1995年2月10日知识产权庭成立后,当年就受理版权、技术合同、专利、商…  相似文献   

6.
人们大概还记得巩俐扮演的“秋菊”出庭打官司那个情节,这场戏是在陕西省凤翔县法院的大审判庭拍摄的,戏中的审判长就由凤翔县法院的法官充任。最近,还是在这个大审判庭里,又审理了另一起与“秋菊打官司”情节相似的案件,只不过,这个“秋菊”是本县一对夫妇,而对方是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1994年12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因电影偷拍引起的一起肖像侵权纠纷案。此案在国内尚属首起,具有一定典型性。现将本案一审情况登出以谷读者。一、实情简介原告:贾桂花,女,陕西省某建筑公司退休工人,住陕西省宝鸡市。被告: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1992年2月,影片《秋菊打官司》摄制组在陕西省宝鸡市以偷拍的方法拍摄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场景时,将正在街头卖棉花糖的贾桂花摄入镜头,并在制成的影片中使用了该镜头。带有贾某肖像的镜头占胶片画面IO4个格,放映时间为4秒钟左右。…  相似文献   

8.
因肖像权纠纷,安女士、张先生夫妇将某婚庆公司告上法庭。昨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双方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令婚庆公司及《时尚》杂志社向安女士、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秋菊打官司》的整个影片中,秋菊的那句“俺就想讨个说法”的口头禅,虽然土得掉渣儿,但却很快风靡全国。一时间,“讨说法”就成了人们追求正义的时代潜台词,和对法律精神信仰的一种性格符号。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在解决的诸多纠纷中.农村纠纷占据相当大的部分。在这个诉讼爆炸的时代,为何调解这种非诉讼机制会如此受农村地区的欢迎呢?我想,深入思考分析一下《秋菊打官司》这一部电影可得到进一步回答。  相似文献   

11.
对侵犯肖像权认定的思考──兼谈《秋菊打官司》的官司王兰萍肖像是公民形象的客观再现,表现着公民个人的形象,是其神采风貌的真实写照。因此,它是公民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公民人格权利的对象之一。肖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照片、画像,也可以是雕塑等。...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上映.由巩俐饰演的女主人公秋菊的丈夫被村长踢伤后卧床,当村长将赔偿金扔在地上时,秋菊觉得有些受辱.为争一口气,她走上了告状之路.2016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范冰冰饰演的女主人公李雪莲,为了纠正丈夫侮辱自己的一句话,与上下各级部门斗智斗勇,打了十年交道.  相似文献   

13.
《秋菊打官司》的官司之我见袁志良《秋菊打官司》摄制组在陕西宝鸡进行纪实性摄影时,摄下了一位在场卖花糖的公民贾桂花的形象。贾氏本人自称因“生理缺陷”(贾氏患过天花,脸上有麻子)从来“连照相都不愿”。影片公映后,贾氏形象公之于众大约四秒钟左右(但并不能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为出发点,对该剧中所反映的相关法律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现实生活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案件简讯     
北京二中院婚庆公司及《时尚》杂志擅用新人照片被判侵权因肖像权纠纷,安女士、张先生夫妇将某婚庆公司告上法庭。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双方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令婚庆公司及《时尚》杂志社向安女士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12,(4):8-9
因美容纠纷打官司的很少,更多的是“私了”。对美容医院来说,一旦诉至法院.极易引起关注,影响医院声誉,而对于个人,也不愿将手术之事公之于众。去年3月,合肥一家整形医院因为一起医疗美容纠纷被诉至法院。一审宣判后,由于判赔金额7000元与诉讼请求的76000多元差距太大,原告林小姐表示将继续上诉。  相似文献   

17.
【档案】刘恒,1954年生于北京,现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中国作协第6届全国委员。主要获奖作品:《狗日的粮食》获全国第8届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天知地知》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获首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和老舍文学奖,由其作品改编的电影《本命年》、《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影片多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  相似文献   

18.
邱局者,某县公安局邱姓局长之简称、尊称、昵称、谑称也。君不闻,大凡行政机关内,张局、李局、王局之声不绝于耳,谅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所以,此邱局并非电影《秋菊打官司》之秋菊也。不过,这两年邱局倒也频繁打官司。与秋菊不同的是,邱局总是以被告的身份出现,而且屡遭败诉。秋菊打官司最终讨了个说法,而邱局打官司却是交了点学费。诸位看官或许要问,莫非邱局“喜讼成癖”?否则为何三番五次对簿公堂?非也,而是因为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后,邱局作为行政机关的首长,便多了这么一条法定义务。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也。即便如此,笔者还要郑重声明:邱局之人,亦系假托,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欲知端的如何,且听逐回分解。  相似文献   

19.
“医生利用病人照片案”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市科技报于1986年5月5日刊登《眼科老中医陈贯一诊治重症肌无力症疗效好》的报道以来,引出病人诉医生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的诉讼并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1989年9月25日某市某区一审法院又认定科技报社和陈贯一侵犯原告朱某肖像权,并判处他们各赔偿60元。于是议论四起,特别是一些医学界人土纷纷担心判决一旦开出先例,以后医学临床知识的普及、宣传和研究就很难开展了。由于该案在肖像权纠纷中具有特殊性,以及在隐私权纠纷中的领先性,为此,笔者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和立法精神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咱只是要一个说法”,看过电影《秋菊打官司》的人或许还能记得秋菊的这句台词——这位性格执拗的农村妇女因丈夫被村长打伤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逐级上告,支撑她把官司从乡里一直打到城里的主要信念,就是这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