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是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的最大负债国,目前,巴西外债高达1210亿美元,每年需付债息100多亿美元,成了巴西经济的沉重负担。巴西政府为解决债务问题已做了很多努力。一科洛尔总统1990年3月15日上台执政时,面临的是一个债台高筑、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的局面。为了振兴巴西经济,新政府实施了“新巴西计划”的“科洛尔计划”,把减少债务额和争取较好的偿还条件作为外交工作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2.
1990年,巴西的政治、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政治上,自1964年以来巴西第一次实行了民主选举,在政治民主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外交政策上,巴西一改萨尔内政府时期既与西方发达国家保持传统关系,又加强和扩大同发展中国家交往的多元化方针,转而实行更加务实、更具有选择性的“在优先发展同邻国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西方发达国家”的亲西方政策。在经济上,巴西实施了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其主要体现是新的稳定经济政策和新的工业政策。面对1990年末1150.96亿美元的巨额外债和1764.87%四位数的高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拉美政治舞台上连连爆出轰动性新闻。秘鲁总统藤森和危地马拉总统塞莱索先后解散了议会。巴西总统科洛尔和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分别被议会和法院弹劾与起诉后被迫辞职。这类事件,都是由腐败而引起。科洛尔被指控包庇他在竞选巴西总统期间的司库法里亚斯利用其身份敲诈勒索的违法活动和本人接受法里亚斯的长期贿赂,犯有渎职罪和被动受贿罪。委总统佩雷斯则因在1989年初将一笔相当于1700万美元的  相似文献   

4.
面对80年代巴西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巨额外债的严峻形势,1990年3月执政的科洛尔政府制定了指导整个90年代经济发展的“新巴西计划”,对巴西的工业和外贸政策作了战后以来空前深刻的调整。“新巴西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业和外贸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它将对巴西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新政策”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巴西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刘玉娥伊塔马尔·佛朗哥于1992年10月接替被弹劾下台的科洛尔就任总统以来,针对前任的失误和巴西的国情,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治理、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经济在经历了连续三年衰退之后已出现增长势头,国内政局也基本上保持稳定。政治...  相似文献   

6.
巴西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刘玉娥伊塔马尔·佛朗哥于1992年10月接替被弹劾下台的科洛尔就任总统以来,针对前任的失误和巴西的国情,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治理、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经济在经历了连续三年衰退之后已出现增长势头,国内政局也基本上保持稳定。政治...  相似文献   

7.
独立后至20世纪30年代巴西经济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西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使巴西摆脱"外围国家"(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至70年代巴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同样也没有缩小与"中心国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处于第三世界。而同时期的美国在独立后开始实行保护主义进口替代,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工业,美国也由此在20世纪初期迅速成为"中心国家";至20世纪70年代全面自由对外贸易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中心国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拉美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措施焦震衡近年来,随着巴西前总统科洛尔和委内瑞拉前总统佩雷斯贪污案的曝光,人们对拉美国家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腐败是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拦路虎,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腐败每年给拉美地区造成高达21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9.
<正>(一)从独立以来的以西方国家为重点转向东西方兼顾的对外经济政策。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把争取西方的援助、发展同西方的合作作为首要目标。叶利钦上台后多次出访西方国家,以期求得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及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实现私有  相似文献   

10.
1992年科洛尔总统因腐败丑闻下台,巴西以此为契机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升反腐监管机构的作用,积极倡导媒体和公民社会参与反腐斗争,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谋求反腐方面的制度创新,大大推动了反腐机制的完善。遗憾的是,巴西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反腐败法和统一的反腐机构。反腐斗争的主动权分散在几个缺乏有效协调的机构中,结果造成巴西的反腐斗争常常"虎头蛇尾",即调查力度强,但执行力度不足,导致惩戒功能失效。或许,这正是巴西为什么反腐力度不断升级、反腐机制不断加强,但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战后以来,巴西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巴西由此从初级产品生产国成为“新兴工业国”,极大地改变了它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巴西工业化的成就是由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跨国公司的参与对巴西工业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资本输出速度空前加快、规模愈来愈大。这种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造成许多新的重要的影响,它与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皮特拉斯(J·Petras)在“第三世界工业发展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第三世界工业化的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阶段存在着内在联系的观点(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1月15日巴西顺利地举行了29年来的第一次总统直接选举。参加本届大选投票的选民共有8200多万,其中约有85%的人是第一次参加投票选举总统,而几乎一半的选民年龄在35岁以下,选民投票率高达88.07%。这在巴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第一轮选举中,国家复兴党的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获28%的选票,居首位;获第二名的是巴西人民阵线的候选人、巴西劳工党领袖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他获得16%的选票。也就是说,没有一位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这样,两位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要在12月17日第二轮选举中再度交锋,胜者于1990年3月15日就任巴西联邦共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4日—12月5日,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乔石委员长分别出访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委内瑞拉、智利、巴西、意大利、伊朗、土耳其、约旦、越南、老挝等国。在这一系列访问中,我领导人分别同上述国家政要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访问期间共签订了27个重要协定。取得圆满的成功。现将欧亚及拉美主要领导人的反应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信息工业是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一项高技术工业。巴西国会于1984年通过的7232号信息技术法案对信息技术活动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该法案规定,信息技术活动为“任何同信息处理的合理化和自动化相关的活动”。从技术上讲,信息处理是可以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域的总称,包括数据处理、数据通信、过程控制、模式识别等。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在信息工业方面目前已跻身子世界十大强国的行列。巴西信息工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技术领域并非只能由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在此领域开拓进取。因此,巴西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以来,美国基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开始调整对其“后院”拉丁美洲的政策,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行动。当年初,美国总统布什亲赴哥伦比亚参加美国、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秘鲁四国首脑会议并签署有关反毒问题的协议;副总统奎尔先后参加了巴西、智利和尼加拉瓜的总统就职仪式,还出访了墨西哥、委内瑞拉、巴拉圭、阿根廷;年中,布什提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开创美洲事业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紧接着在西方7国首脑会议上向西欧、日本各国提出援助拉美的政策;年底,尽管海湾危机日趋紧张,布什仍对墨西哥以及南美5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一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年底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后 ,巴西出现金融业并购重组浪潮。 1 996~2 0 0 2年是巴西金融业的并购高峰期。巴西金融业并购重组既是市场运作下金融机构竞争的结果 ,又是政府通过颁布各项法规大力推动的结果。与发达国家不同 ,巴西金融业并购重组具有防御性和被动性两个特点。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加速了巴西金融业的并购重组进程 ,促进了行业竞争 ,对巴西的金融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普京出访看俄罗斯亚洲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俄罗斯外交十分活跃.从7月份开始.普京总统先后出访了中国、朝鲜、日本、印度和蒙古五国。其亚洲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与亚洲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反对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密切与亚太国家的经济联系.加速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恢复和扩大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加强俄全方位外交的力度.增强同美国等西方大国在欧洲对抗的筹码。  相似文献   

18.
步入90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政局纷乱,处境艰难,继1990年12月苏里南军事政变、推翻文人政府之后,海地于1991年7月发生了自杜瓦利埃家族下台以来的第3次政变。1992年2月和4月,委内端拉和秘鲁分别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和藤森总统的“自我政变”;11月,这两个国家再次爆发未遂军事政变。巴西科洛尔总统因受贿而被迫辞职。阿根廷自1983年恢复文人政府以来,迄今已发生4次兵变。哥伦比亚加维里亚政府因大毒枭埃斯科瓦尔从监狱里逃跑而陷于困境。拉美国家政治发展的前景究竟如何,令人瞩目。不少论者以人民不满、军人干政、极左派游击队活动频繁、毒品泛滥以及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8日至14日,美国总统布什出访巴西、乌拉圭、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等五个拉美国家。这是布什执政以来访问拉美国家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次重大的外交行动标志着美国重拾“后院”的决心.昭示着美国对拉美政策正进行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巴西与俄罗斯关系发展平稳,双边合作机制正常运行,但整体看来两国关系仍趋于平淡,内生性动力不强。巴俄双边关系中存在诸多有利因素,如交往历史久远、政治立场趋同等,而且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利益的考量,两国都有加强双边往来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巴俄双边关系也存在一系列阻碍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巴西和俄罗斯均不是本国外交关系的优先方向,两国自身的发展程度和经济规模有限,都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和压力等。金砖国家机制的建立为巴俄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成为两国实现各自利益诉求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