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多发趋势。作为一种很常见但又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舆论传播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群体性事件产生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并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壮大而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传播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对于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区延伸,参与主体更加广泛、规模更大,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以及对抗性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农村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难免之痛,转型期引发的利益失衡是其根本原因,基层政府控制职能的弱化是其直接原因,应对处理机制的不健全是其重要原因,而农民民主意识增强但法制意识淡薄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农村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仍然属于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3.
魏佳  黄建军 《理论月刊》2012,(6):168-171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网络的互动性和自由性,使得网民能够主动提供传播信息,但高技术带来的"自由"对社会既定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也带来了极大冲击,导致社会公共管理弱化,互联网领域的群体性事件发展迅猛,影响范围加大。本文通过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发展路径,并以某高校撞车门事件为具体案例,运用理性科学的分析方法,从舆论监督的角度探索适合基于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对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提出舆论监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参与,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非敌对性"、"群体性"、"违法性"和"破坏性"是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当前,群体性事件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经济发展新趋势带来了新影响,对敌斗争带来了新压力,网络媒体新渠道带来了新冲击。公安机关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所面临的形势严峻,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明显加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单纯从公安机关操作层面出发的举措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需要,还必须从制度、政策层面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丹 《人民论坛》2012,(17):34-3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显现,并形成多种利益群体,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新形势下,了解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属性、树立法律视野下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新思维、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岳璐 《求索》2012,(10):245-246
在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常态的中国社会,互联网不仅成为群体性事件中民众表达意见的主要"发声地"与"放大地",而且还成为部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地"与"引爆地",网络草根民意、网络意见领袖、传统媒介、政府等信源之间的互动、冲突与整合在群体性事件的形成、爆发、平息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考察网络民意在群体性事件传播中的表达机制与互动机制,从而呈现网络民意传播、影响群体性事件之图景,并揭示其背后的风险社会中公民政治沟通意涵。  相似文献   

7.
田丽 《长江论坛》2014,(5):76-79
当前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茂名PX群体性事件"为例,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指出:政府政治传播系统的功能失效,特别是发展与社会控制功能失效,是引发该事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其他同类事件的发生逻辑,以及政府降低或规避群体性事件风险的策略选择,具有一般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俊宏  黄慧 《电子政务》2011,(11):43-46
在群体性事件中谣言通常作为一种异化的人际传播而存在,它往往在群体性事件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为有效控制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就需要对谣言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以石首事件为例,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预防主体单一,社会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违背群体性事件预防规律,社会矛盾易激化;不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未来我们应贯彻"治理"理念,加强实现多元善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预防规律,确立正确的预防思路;恪守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0.
胡美灵  肖建华 《求索》2008,(12):63-65
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农村有频发趋势。本文选取浙江东阳画水事件和广西岑溪市波塘镇事件,分析了当前引发我国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影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特别是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政法机关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各级党委、政府及政法公安机关要准确判断新刑势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和新特点,着力提高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努力减少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金伟  钱耕 《长江论坛》2011,(3):63-66
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严重危害到了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是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并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作为执政党,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加速,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农村社会治安堪忧.同时,乡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加大,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群体性事件也处于多发态势. 农村的社会治理在当前的整体社会治理中, 是个薄弱环节,势必会影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5,(6)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群体性事件仍可能呈攀升的态势,"燃点"会降低,"社会泄愤"型群体事件有可能持续增长,农村群体性事件有可能会成为"重灾区",由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可能会激增,总体呈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和烈度加剧的发展趋向。因此,深入探析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向,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安机关应准确认识当前偶发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实施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专案经营机制,正确处理慎用警力与善用警力的关系,加强指挥体系的建设,切实掌控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权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有关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当前部分高校未能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导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高校稳定,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高校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干预、处置和追究各阶段着眼,探讨构建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以期有效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要做到对群体性的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健全思想引导机制,加强完善情报信息工作体系,建立完善教育和疏导系统,建立完善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关法律法规等等。  相似文献   

18.
伍晓霞 《人民论坛》2011,(9):186-187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像"堰塞湖"一样爆发,引发社会动荡。群体性事件不仅对当前的维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解决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组织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治理难题,本土化的群体性事件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治理好群体性事件成为当代中国治理的时代命题。综观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状,理论短板急需学术思考,实践困境急唤理论创新,以社会心理为切入点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便应运而生。当今社会,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治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新选择,两者之间蕴含深厚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通过构建"三器合一"的组合体系,有助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实践发展,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组织和动员,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切实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同时要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