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不信由你     
“我们什么也不相信了。”“我只相信我自己。”这是当前一部分人的口头禅。有人甚至说,遇事都要首先从反面想。你说好,他就偏说坏;你说坏,他却偏说好。据说,这就叫“逆反心理”。还有人从理论上对这种状况大加赞扬、提倡,说中国所以落后就因为历来的思维模式是“求同”,现在要改成“求异”,中国才能进步。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2.
“吴仁宝”和“华两村”始终紧密地连在一起。吴仁宝是一个传奇人物、他那幽默风趣、富有哲理的语言,无不透露着他的睿智。有人说,听吴仁宝介绍华西村,就像听“评书”,此起彼伏,娓娓道来;也有人说,听吴仁宝讲话,就像“上了一堂课”,辩证哲理,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3.
陈永平  赵坚 《党史博采》2006,(11):43-44
人们都知道,善于求知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毛泽东一生很少出国。后来有的人说,毛泽东不出国是有根有源的,他是从青年时期就排斥出国也;有的人在一些文章中说,毛泽东是真龙天子,需“泽东海之水”以“润之”,所以他不可能出国;还有的人认为,青年毛泽东未出国留学反映了他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正>“走,阿不力孜,去找找咱的儿子小赵去,修马桶他最在行。”一师十一团新村小区居民努尔买买·托乎提说着就往外走。这位老人口中所说的儿子“小赵”,就是该团社区无论谁提起来都竖起大拇指的赵盛利。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干部,好党员。为老人排忧解难,他总有动不完的脑子;为老人搞好服务,他总有使不完的力气。他是维吾尔族人口中的“好巴郎”,更是汉族人眼里的“好儿子”。赵盛利是十一团花桥社区人口管理站的站长,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前线》2009,(6):58-58
听骂的态度,很能看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高下。 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6.
刘义麻将打得好。这是他自己说的,她妻子却对此很不以为然。 “管啦,管不了。”她说。当初刘义是小队长,大小也算是个干部。“村里的干部凑到一起,也没事儿干,就得玩。”说这话时,刘义一脸的无辜, “说实话,我对当时的村领导就没什么好印象。” 问他现在为什么不玩了?他说:现在政策好,领导也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新桥村,村民们给村主任陈培明起了一个绰号“110”。一是因为他脾气急,平时只要是村支部确定的工作,或村民找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他就像“110”一样说动就动,真抓实干;二是他任新桥村支委、村主任,是在村里遇到困难时上任的,这有点像救急的“110”。“干部,就是一要干,二要干起来有部署”陈培明常说:村官就是为老百姓跑腿、为村民办事的勤杂工。“干部,干部,一要干,要勤快,有干劲;二要干起来有部署,讲策略。”问起工作中的策略,陈培明说,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说白了就一个“勤”字,脚勤、嘴勤、脑勤。1993年,村里决定依托…  相似文献   

8.
汪金友 《前线》2011,(4):56-56
谁也没有想到,前不久重庆棒棒哥郑定祥的一句“缺钱不缺德”,短短几天就爆红网络。50家网站转载。四万个网页描述,三万条微博赞颂。有人说,“他是民族的精英”;有人说,“他是中国的脊梁”:还有人说,“他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带来的是春天的亮色”。  相似文献   

9.
古时有“人穷志短,为富不仁”之说;时下有“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之虞,说的都是一种人穷人富时的道德操守。人穷是否志短?人富是否就要变坏?我看并不尽然。从古至今,许多人恪守“穷不忘操,富不忘道”的古训。他们在贫穷之时,不坠青云之志,怀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奋力拼搏;发财致富以后,又“富不忘道”,不仅不坑人骗人,而且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且不说古代的单雄信、柴进这些财主如何助人,就说近代的陈嘉庚先生。他少年时家境贫寒,17岁就飘洋过海,外出经商,艰苦奋斗,惨淡经营,后来成了南洋巨富。1919年秋回国,一心在家乡办学,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女师……。在世界经济危机时,英国垄断集团故意为难他,不让他办学,他愤然地说:“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了自己的资产,把学校坚持办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活中的“亚腐败”与医学术语之中的“亚健康”极为相似。 “亚健康”无非是指一个人的生理状态处于正常与疾患之间的临界点:说他有病,化验结果均“未见异常”;说他没病,他却浑身不自在,总感到疲惫不堪、身心憔悴。而“亚腐败”也恰恰是这么一种“似病非病”的临界状态,说他“腐败”吧,他既没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懂人情世的奇怪人”;有人说他是一个“舍得花钱的守财奴”;有人说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可是有他这么一个敢于坚持原则“奇怪人”,才使得城北的干部们直气壮地一次次抵制了腐败歪,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他这么一个反对铺张浪费的“守奴”,才使得今天的城北村集体产高达上亿元,不欠国家一分钱款;正是有他这么一个牢记“两务必”的“苦行僧”,才使得他所领的一班人能够立党为公、执政民,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清廉本色。他就是山西省高平市城北居委党总支书记尚民红。(一)作为地处繁华闹市的城北村“一把手”…  相似文献   

12.
孙先富 《新湘评论》2010,(11):34-34
“每事问”出自《论语&#183;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孔子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每事问”就这样被后人继承下来,指凡遇到不懂的事,就向别人请教。  相似文献   

13.
他刚上任就承诺:“干,就要干出样子来;干,就要让村子有新变化。我一定带领大家从穷窝棚走上致富路!”他带领大家真抓实干,全村很快便实现了“道路大变样,景观树成行,村部亮堂堂,大棚连成片,村民喜洋洋”,由全镇的“差等生”一跃成为“尖子生”,大家都说该给他记大功,因为他是——  相似文献   

14.
说“假话”之风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宰相叫邹忌,是个美男子。他听说城北的徐公也是一个美男子,就问自己的妻子、妾和客人,他与徐公谁美?妻子、妾和客人都说他比徐公美,后来徐公来到他家里,他私下进行比较,自惭貌不如徐公,为什么那几个人都说了假话呢?经过一番冷静思索,邹忌恍然大悟,说假话的后面隐藏和盘算着各自别有用心的“小九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求于我也。”其实,假话或被当作敲门砖,或当作护身符,或当作离间器,源远流长。所以有人推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卑劣信条,假话一道,…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己。”意思是说:“‘知人’而‘治人’容易;‘知己’而‘治己’就困难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中,往往“忧他”者甚多,“优己”者甚少。正如有的同志对公款吃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空军之最。是的,在抗美援朝对敌空战中,他创造了中国空军击落敌机的数量之最;有人说他是“双料王牌”飞行员,是“王牌之王”。是的,世界上各国空军有个共识,击落敌机3—4架就被封为“王牌”飞行员,他却在抗美援朝的对敌空战中先后击落了敌机7架,击伤2架,这一战绩在中国的空军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他就是中国空军无人不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人不晓的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代表——赵宝桐。  相似文献   

17.
彭德怀剃头     
《湘潮》1990,(6)
那是红军年代的事。一天,乡苏维埃主席告诉剃头师傅,要他去给红五军的将士剃头,他高兴极了。他一到营房,就对给他搬凳子的人说:“同志,请你们长官来剃头。”那人笑笑说:“我们红军没有长官。”“怎没有长官?请你去请彭军长剃吧!”那人还是和气地说:“么于军长不军长,大家都一样,么人头发长就么人先剃吧!”师傅心想:这人说话怎么没大没小!他仔细看了那人一眼,只见他穿了一身补丁衣,不高不矮,墩墩实实,蓄着平头。他心想:大概是  相似文献   

18.
戏说吹捧     
快乐大叔 《党课》2011,(7):103-103
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他自己就说,他拉小提琴的水平,比他的物理学水平高。所以,要想吹捧爱因斯坦,你就别说他的物理学成就如何伟大,否则,他定会从心里瞧不起你:“你也配谈物理!”你就对他说:“哎呀,老爱,您的小提琴拉得可是太好了,梅纽因都说比不得您老人家了。”他听了一准儿会高兴。  相似文献   

19.
听说笑话     
三十多年前,听候宝林先生说相声,讲醉汉借酒撒疯的笑话。一个醉鬼横躺在大马路中间,夸下海口,谁也别想让他起来。有人告诉说:“自行车来了!”一拍胸脯:“往这儿压!”又有人告诉说:“三轮车来了!”一拍胸脯:“往这儿压!”“汽车来了!”还是那句话:“往这儿压!”“消防车过来了!'’这回不拍胸脯说大话了,“蹭”地爬起来就开溜。为什么?他心里明白:别的车不敢压他,只能绕着开;救火车可顾不得这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18,(7):10-11
他曾带头赤脚站在冰中修筑淤地坝,他曾带领干部两天接待逾700位来访群众,当场拍板、限期解决近200件问题.他说:“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 他禁止亲朋好友打他的旗号办任何事,自己考察调研常常住普通房、吃家常菜.他说:“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 他亲上火线主导改革,砸开了一个个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他说,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