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即在长时期内由两个或几个势均力敌的大党轮流执政。在国会或总统选举中得胜的党上台执政,其他的党则在野评政,成为反对党或评政党。这种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多党制起源于英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  相似文献   

2.
选举制度与政党体制高度相关。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已证明,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和议会内两党制度的形成高度关联,比例代表制有助于形成多党制。那么,混合选举制会导致何种政党体制呢?我们对1996年进行选制改革以来的日本选举进行研究发现,实行混合选举制以来,众议院出现了两次政党轮替,最大的两个政党垄断了议会多数席位(2012年稍许例外),小党空间有限,有效议会政党数持续减少。但从有效议会政党数来看,日本政党体制更可能走向两党体制,而非一党独大体制。当然,纯粹的选举制度与政党体制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需要更加综合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苏联时期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一党制转向多党制。普京时代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党并存的基本格局;“统一俄罗斯”党占据了“一党独大”的优势地位,但不是执政党,而是“政权党”;在总统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政党的作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俄罗斯政党制度今后将继续实行多党制,政党数量可能有所减少;将保持“中间大、两头小”的政党格局,但“统一俄罗斯”党能否长期占据“一党独大”的位置,还有待观察;随着下一届杜马和总统选举的临近,各派政党之间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实行一种区别于西方的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的崭新的政党制度,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它的特点是,共产党居于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其他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合作,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和决定,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相似文献   

5.
东欧国家从多党合作制到一党制,再到西方的多党制演变,虽然是社会主义运动中一次失败历程,但它作为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第一次实践,对我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把苏联的一党制定型化,成为集权体制的组成部分.戈尔巴乔夫推行西方的多党制,导致苏共领导地位的丧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既非苏联的一党制,也非西方的多党制,而是政党体制的一大创新,实现了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稳定与民主的统一.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成功实践表明,采纳和实行什么样的政党体制模式,要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7.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政党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选举制度的改革和日本两党制的出现与消失。日本政党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自民党、民主党的两党制;政党体制由一极多党制将向二极多党制转化和自民党决策体制的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5):21-21
西方政党制度预设了一个假定的前提:政党活力的唯一来源,就是两党或多党竞争。依据这一假设,由于中国没有多党制竞争,中国共产党自然没有活力,而没有活力的政党,早晚会垮台的。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活力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西方多党制是近代资产阶级统治的产物。它是指在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内,长期存在两个以上的政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竞选而形成几个政党联合执政或两个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资产阶级各派之间相互争夺又相互妥协的产物。表面上看,你上台,我下台,好象很民主,其实质则是资产阶级的“一党”统治,无论资产阶级的那个党执政,都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它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不仅对充分发扬民主 ,纠正不正之风 ,满足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消除分配不公的现象 ,从而保证国家社会制度的有序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从根本上避免了多党制下出现的政局不稳 ,政权频繁更迭 ,社会秩序混乱的政治危机 ,极大地减少了社会的内耗 ,有利于调动全民族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1.
魏铎 《理论研究》2001,(5):32-34
政党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 ,一个或几个政党的执政方式 ,以及各个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其他党派是参政党。这种政治制度的形成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和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实践 ,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戴孝庆 《探索》2002,(5):37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已经成为国家政治架构的核心问题。现代政党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竞争型的政党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党制、多党制;另一种是垄断型的政党制度,也就是一党制。近百年来,中国过去曾先后实行过多党制和一党制,结果都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的重大意义我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这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和有创造性特色的概念。由于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之上,是为了发扬民主,把国家的建设事业搞得更好,因此,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之日起,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就主张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就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可以争论,唱"对台戏"。由于这些因素的决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就成为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质量、作用及前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郑俊丽 《理论学刊》2005,4(9):68-6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不同于其他国家任何形式的一党制。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合法性基础的历史渊源。一、中国传统政治的反政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总是和阶级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指出:“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的形成是建立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基础之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标志着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形成。它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之上的。中共对民主党派的“八字方针”和“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和确立 ,是多党合作制发展的重要标志。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在理论上、政策上和制度上 ,使多党合作制趋于成熟 ,标志着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6.
多党合作制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政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创立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方式。加强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全面认识多党合作制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在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过程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多党合作制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政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创立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方式.加强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全面认识多党合作制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在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过程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俄罗斯的政党制度大体经历了从沙皇专制到多党制,再到一党制,并最终又回复到多党制的历史变迁。考察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变迁历程,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现代社会政党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本文拟对俄罗斯政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其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多党合作制的前提和核心。接受共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主党派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西方政党理论,不存在一个党领导另一个党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党公开承认接受其它政党的领导。我国各民主党派承认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民主党派的基本持点之一。与西方多党制不同的是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这是中国民主党派的基本特点之二。在政党关系中,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不是像西方政党制度中在野党与执政党相互倾轧、势不两立的竞争关系,而是亲密合作关系,这是中国民主党派的基本特点之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