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键 《今日海南》2008,(9):32-33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我国已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以及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传统的经济特区是何种关系,其改革试验对海南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同意,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3.
月报     
《小康》2007,(7)
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日前,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同意,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4.
雷雪峰 《前进》2011,(7):38-40
山西省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次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5.
肖安民  赵炜 《政策》2008,(1):23-26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如何正确认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6.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天津、成渝之后的第四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  相似文献   

7.
鄂政办发[2008]1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强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成立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审批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国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初步形成东(上海、天津、深圳)中(武汉、长株潭)西(成都、重庆)互动的试点格局。就在各地准备趁着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出一个口子、抓紧申报新的试验区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起,教育部分别和天津、湖北、四川、重庆、河南、广西启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把最早的上海与教育部在2003年签署的教育综合试验区协议计算在内,目前全国7处试验区,分为两大类,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江沿线的上、中、下游的3个试验区全部为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至此,国家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框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创新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本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初衷所在。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创新空间扩散研究和详细分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效应、表现形态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初步探索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08,(1):5-5
2007年12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建设 推动湖北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8,(3):62-63
3月中旬,国务院印发《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措施。之后,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享受与保税港区同样的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  相似文献   

14.
曾黎 《政策》2008,(11):24-27
从去年12月14日圈家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今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圈批同意“总体方案”,湖北在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4个去年国家批准的综改试验区中,总体方案最先获得批复,创造了第一个“试验区速度”。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试验区正式承担起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经验、做好示范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制度移植视角的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批准的第四批改革试验区,对中部崛起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制约中部崛起的瓶颈是制度缺失。文章基于区域制度移植的视角,在借鉴国内外改革试验区及城市圈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参考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北政报》2010,(14):2-50
<正>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圈内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按照综合配套改革试  相似文献   

17.
马振涛 《新东方》2012,(6):25-27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赶超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海口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建设的省会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出路在于城镇化,应以“布局合理、产业配套、设施完善、特色突出”为主要目标,明确构建海口城镇化体系的主要任务,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保障作用,并争取成为全国城镇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8.
管洪 《重庆行政》2008,(1):58-59
2007年,重庆市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个特区")。巫山地处三峡腹心,位于"两个特区"中间,是库区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两个特区"的设立,为巫山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充分利用"两个特区"的辐射带动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与中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云彦 《学习与实践》2007,(10):155-161
作为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从区域格局上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已经设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在落实"中部崛起"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在中部地区早日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完全必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事实表明,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特别是核心城市的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需要强有力的增长极。武汉经济圈建设,是打破传统的行政单元地区经济格局,实行以利益为纽带、以经济区域为单元,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探索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兆秋 《公民导刊》2007,(12):53-54
自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全市上下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探索,如何从自身角度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作出贡献。人大新闻媒体作为人大宣传的重要阵地,应把人大新闻宣传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人大工作中心工作,准确把握人大新闻宣传的重心和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