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12年的起草和反复论证,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终于以157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的高票表决结果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该法将于2007年6月1日施行。 《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法律保障.在改善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和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企业破产法》的通过与施行对于促进优势企业对陷困企业的兼并重组、出现债务危机企业的自救、进入破产程序企业的重整与和解.以及“病入膏肓”企业的平稳退市,从而优化市场主体、净化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破产法》的出台是中国破产制度成长中的一个耀眼台阶,中国破产制度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继续走下去。 《企业破产法》在总结我国破产制度实施20年来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成熟做法的基础上,扩大了适用范围.引入了管理人制度,引入了重整制度,对破产不当行为作了规制,强化了破产责任等等。与现行《企业破产法(试行)》相比,新《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从实体到程序都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切合我国实际,更加公平,更具可操作性。 虽然自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实施以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破产案件.但这些案件绝大多数属于政策性破产案件,是按政府主导的方式处理的,律师介入的空间不大。新《企业破产法》明确将律师事务所列为担任破产管理人的重要候选对象.这是律师事务所介入企业破产业务的重要机遇。另外,在破产案件中,律师事务所还可以在为破产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提供法律服务方面南坼作为.有鉴于此,在新《企业破产法》正式施行之际,本刊特编发一组以“企业破产法”为主题的文章.希望为大家研讨破产法提供一些视角.更希望广大律师在办理企业破产业务时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和《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关于破产的规定是建立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法律依据,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企业面临市场竞争越趋激烈,企业破产案件日益增多,怎样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护法神的律师,务必深入研究并切实解好这道新颖而又深奥的课题。一、企业破产案件中的律师业务种类及其要点企业破产案件中的律师业务可分为担任破产清算组成员和担任破产案件代理人两大类。律师担任破产清算组成员,其活动具有公益和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据统计,自 1988年 11月实行《企业破产法》到 1993年,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 1359件。 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 18个城市进行国有企业破产试点工作以来,企业破产案件审理工作加快,当年全国破产案件立案总数高达 1625件,超过了自 1988年 11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试行 )》生效以来历年破产案件的总和。 1995年和 1996年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 1998年前 9个月受理案件已高达 3208件。在这些破产案件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破产申请绝…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是我国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主体市场退出行为的重要立法,不仅明确了破产申请主体、破产申请审查程序、破产原因等标准和受理破产申请法律效力等重要内容,而且设置了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和破产清算三项具体程序,使企业破产案件成为具备较为完整程序性规定、相对独特的非诉讼案件类型。一方面,企业破产法与公司法关于公司清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已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7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2次会议通过,并于2002年9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继1991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第一次司法解释后对该法进行的第二次解释,进一步规范了人民法院对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对破产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完善与发展意义深远。为方便各地人民法院理解和准…  相似文献   

6.
立法     
《中国律师》2011,(11):84-84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规范破产债务清偿 9月25日,最高法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该解释规定了人民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时认定“资不抵债”的标准,自9月26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施行时尚未审结的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7年4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天津律师》2007,(3):66-68
为公平、公正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保证破产审判工作依法顺利进行.促进管理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破产”已愈益频繁地冲击着现代社会生活。有关资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于198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一段时间内,诉讼到人民法院的破产案件并不多。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破产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愈来愈发挥其重要的调节作用,1992年全国法院系统审结破产案件为74件,1993年审结478件,比1992年上升了80.3%,1994年则为1156件,又比1993年上升142%。有奏家预测:今明二年企业破产将逐渐形成一股风潮,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经济景观。破产宣告对…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2次会议通过2007年4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7]8号为公平、公正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保证破产审判工作依法顺利进行,促进管理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1.
鉴于当前企业破产存在诸多问题,破产案件适用一审终审制弊端日渐暴露出来。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7年3月下发了《关于当前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司法解释的角度,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事后”监督权。但在实践中,“事后”监督无法实现监督效果,笔者认为应修正为同步监督为宜,并从立法上确立破产案件适用二审终审制。一、企业破产案件适用两审终审制由我国客观现实所决定《企业破产法》(试行)及《民事诉讼法》颁布后,人民法院运用“两法”审理一批企业破产案件,…  相似文献   

12.
1.2011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1〕22号3.自2011年9月26日起施行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第一条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备破产原因:(一)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人民法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依照企业破产法(试行)、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受理了—批企业破产案件。实践证明,要正确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就必须准确把握企业破产界限,适时进行破产宣告,依法确认破产债权,正确适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草案)》起草小组、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企业破产倒闭理论与实践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沈阳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评价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集体企业破产倒闭处理试行规定》,对被沈阳市人民政府宣布“破产警告”的三家市属集体企业的整顿自救情况进行总结;研讨制定和实行《企业破产法》的理论科学依据;研讨诸如企业破产界限、破产责任、破产案件的处理、破产企业职工的善后处理和  相似文献   

15.
为公平、公正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保证破产审判工作依法顺利进行,促进管理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从1996年12月施行,这是我国民商法律制度的重大事件。它弥补了新中国成立后破产法律规范长期存在的空白。它使得破产这一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成为一种法律事实,并为法律规范所调整;它使我国改变了破产案件无法可依的状况。据统计,1999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破产案件5622件,2000年达7746件,2001年上升为9110件,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1〕近年破产案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收案数量逐年增多,全国法院在1989年至1993年年间受理1153件…  相似文献   

17.
杨悦  徐扬 《中国律师》2011,(12):16-18
破产申请的撤回,是指破产申请人提出破产申请后.又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撤回其破产申请的要求,以便在获准之后使破产申请失去效力的行为。我国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民事诉讼法》均未规定破产申请撤回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破产申请需要更正、补充材料的,可以责令申请人限期更正、补充。  相似文献   

18.
LEGALPONDERATIONSOVERBANKRUPTCYCRIMES一、完善我国破产犯罪制度的必要性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破产机制历经十年风雨而稳步推进。自1986年8月3日沈阳市防爆器材厂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宣告破产、1988年11月1日《破产法》生效并实施以来,中国企业破产案件逐年上升。1992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企业破产案件428件,1993年已逾千件,至1996年,更达近4000件。企业破产,已从当初出现的石破天惊、令人振聋发暗,而到今日的耳熟能详、使人见之不怪了。破产制度推行十年,对冲破国有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于1994年7月1日起施行。它的实施,是对我国企业制度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必将对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制度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公司法的实施是对现行破产立法体例在法律上的挑战。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立法是以企业所有制不同而分别制定的:1986年12月2日通过颁布,自1988年11月1日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及最高法院1991年11月7日发布的《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以下称之为国有企业);1991年4月9日颁布并自即日起施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加之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建立等多种因素影响,限制了《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本文就《企业破产法》实施中的五个法律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假破产案件问题假破产是指地方政府为维护局部利益,利用企业破产形式,规避法律,干预法院的审判活动,搞假破产,真逃债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