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豪饮宋时轮     
宋时轮将军豪于饮,有百杯不倒之称,千杯不醉之概,自喻“酒将军”,而酒德极优,微醺后来者不拒,豪气万丈。其麾下华东野战军九兵团,有人戏称“酒兵团”。又将军见部属留小分头即不悦,故其部属为方便,均剃为光头,九兵团又有“光头团”之谓。  相似文献   

2.
张仲瀚:他与天山同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上,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他就是张仲瀚。有人称他是“镇边将军”.有人说他是“天山的守护者”,而兵团人则亲切地视他为“兵团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1991年5月22日,83岁的老将军钟期光与世长辞。曾是钟老部属与学生的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上将深情地写下“华野名将,学府高师”,表达了他对钟老将军的崇敬。的确,这8个字,是对钟期光革命生涯中肯而又贴切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徐悦 《新湘评论》2012,(18):60-60
张震将军视察时常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宇:“忙不忙?”著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若忙,这个部队肯定问题多,不忙,说明问题少。”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连。将军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对曰:“一两左右。”又问:“一两有多重?”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  相似文献   

5.
报刊文摘     
在重庆市郊,有一座骇人听闻的“白公馆”。这座昔日监禁共产党人的牢房,在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初也把一批国民党高级战犯关了进去。他们之中,有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上将,“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宋希濂中将,接任第十四兵团司令的钟彬将军,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曾扩情。后三位都是黄埔一期的同学。宋希  相似文献   

6.
徐悦 《学习导报》2012,(18):60-60
张震将军视察时常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宇:“忙不忙?”著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若忙,这个部队肯定问题多,不忙,说明问题少。”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连。将军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对曰:“一两左右。”又问:“一两有多重?”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多少克?”答:“70克左右。”问:“最小的多少克?”答:“50克左右。”将军喜曰:“这个司务长行,他上街买过菜。”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0,(7):61-61
湖湘文化“霸蛮”的精神特质,孕育出了众多的政治领袖和军事人才,“将军”可堪称湖湘文化的“精神图腾”。酱香武陵酒,正是根植于湖南独特文化,搭建出武陵上酱、武陵中酱和武陵少酱,而“军令牌”这一元素和形象的整体气质感,传神演绎出将军神采,为“武陵三酱”之“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8.
我党与张学良的几次重要会谈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旨在“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将军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政治思想的转变有其复杂性。国难家仇集于一身的处境,“不抵抗将军”的心灵重负,“剿共”失利的军事原...  相似文献   

9.
李元明:1918年出生,湖南省石门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6年任红军连长。后任军委炮兵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3年离职休养。1983年,李元明将军从原军委炮兵领导岗位上离休了,这时,他65岁。以后的路怎么走?他苦闷过,也彷徨过,最终他决心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开始新的征程……忧“君”亦忧民宋代诗人范仲淹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将军说,我现在既没有居庙堂之高,也没有处江湖之远,但既忧“君”,又忧民。先说忧“君”。李将军虽然不在位了…  相似文献   

10.
儒将周克玉     
说到“将军”,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叱咤风云”这个词。然而,笔者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以及他的部属、工作人员和朋友的采访中,深为他的“儒者”风范所折服。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学良将军所领导的东北军是奉蒋介石三令五申的“不抵抗”命令,被迫放弃东北,撤往关内的。对此,张学良是很不情愿、也是非常痛苦的。当年他在北平接见学生代表时痛心地说过,“我现在听命中央,身不由己,忍辱负重,无法见谅于国人,只求不愧于心。我敢断然自信的:第一,不屈服,不卖国;第二,不贪生、不怕死。”但在那时,人们对他并不了解,特别是“九·一八”事变的内幕,国人皆蒙在鼓里,所以在痛惜国土沦丧之余,把一腔怨愤全倾泄在他身上了:出于爱国热情,批评他放弃守土抗战之责,愧对国人者有之:明明知道他是奉命行事,因有旧怨(如汪精卫等),借题发挥,故意把水搅混,指责他为“不抵抗将军”者有之;乘机造谣(如日本特务机关和亲日派),散布种种流言蜚语,以转移视线从中渔利者有之;由于不明真相,对他多有责  相似文献   

12.
王近山,湖北省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入党。他浴血沙场,身经百战,从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师长、纵队司令员、兵团副司令员,是邓小平直接指挥过多年的一员猛将。建国后,他又历任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我军将军方阵中,王近山一向以敢打硬仗恶仗而著称。由于他打起仗来勇敢不怕死,有一股发疯的劲头,因而得了个绰号——“王疯子”。  相似文献   

13.
笔者不会下棋,但听说过几句棋谱,“马走日字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即是。 由棋谱使我想到一个组织或一个团体,虽然不尽像下棋那样,但也有相似的情况。一个组织或一个团体里有上司和部属,部属里有副职和其他人员组成,这颇有点像相棋里的“将士相”和“车马炮”。上司像“将”“帅”一样是统管全局的,部属像“车马炮”一样,各有职责,各把一方。问题的关键就在部属的各把一方上。如果部属都能一心保“帅”,又善于领会“将”、“帅”的意图,各走各的路,不仅把好自己这一方,而且也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一看自己的行  相似文献   

14.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15.
“五一”节这天,我们应中央“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之邀,赴京撰写《刘忠传》。刘忠是从闻名遐迩的“将军之乡”——上杭县才溪乡走出的一代名将,位居“九军十八师”之首。戎马倥偬的一生,功高德重,堪教后人敬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因其能为佳节吉日增添喜庆的色彩,又能在人际交往中营造温馨的气氛,故历来为各阶层人士所喜爱。很难设想,没有了美酒佳酿,我们的日子将是怎样得缺滋少味。然而,跟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酒,“既有水的形态,又有火的性格”。它在给人们以精神愉悦的同时,又常常会露出“恶”的一面,致人失德乱性,给嗜好者招来种种祸患。这些年,随着喝酒之风日盛,以酒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亦日渐增多,这正应了晋人葛洪《抱朴子·酒诫》篇所云:“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这不…  相似文献   

17.
“抗战军人之魂”一语,出自周恩来为悼念张自忠将军所写的文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相似文献   

18.
刘忠将军功勋卓著,在“将军之乡”——上杭县才溪乡,名列“九军十八师”榜首。乡亲们在赞颂刘忠将军赫赫战功的同时,无不传扬将军发妻王四娣博大的情怀。 王四娣的父亲添陛与刘忠的父亲庆喜,两家近邻,孩提相  相似文献   

19.
秦湘豫 《党课》2013,(14):109-112
说起唐伯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等尽皆可为其代名词。但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生坎坷,且从未点过秋香,他性格放浪,年轻时纵酒成性,成年后“佯狂使酒”,到了晚年又借酒浇愁,真可谓“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相似文献   

20.
酒为人饮,人为酒醉。酒有高、中、低度之别,饮酒者也分酒民、酒徒、酒官三类。“民”乃平民,酒民实为广大民众;“徒”则多指有劣性之人,但酒徒并非暴徒,仍是指那些恋酒、嗜酒、贪酒的寻常百姓;“酒官”则与上述两类不同。官就要管,虽是民的公仆,但行使的权力与民不同。酒官又不同于一般的官,专指那些因权力而喝酒的官。他们或因职责需要而不得不应付酒场,这不同于贪杯恋盏的酒徒;或因别人需要他们的权力而被捧为座上宾,这又不同于自斟自饮的酒民。 酒民、酒徒、酒官皆沾酒字,而喝酒无非是把一种液体倒入口里,纯属个人行为,无须他人教诲。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