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浙江省湖州市紧紧抓住民政部确定该市为全国数字地名示范城市这一龙头,带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两者良性循环,开创了湖州地名工作的新局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
正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重庆地名工作紧紧围绕新时代"大爱民政"建设,梳理地名溯源,夯实地名普查,规范地名管理,弘扬地名文化,延伸重庆文脉,推动重庆发展,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的地名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一是推进地名服务"信息化"。实施"数字地名"工程,启动建设地名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编制《地名普查数据脱密技术方案》,建成省级地名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区划地名数据库、普查网站群、区划地名  相似文献   

3.
正房屋被强拆的新闻屡见报端,然而地名的"大、洋、怪、重"等现象又何尝不像是对文化的"强拆"呢?据民政部官网报道,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要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并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文化强拆"迅速成为舆论谈论的热词。《新华社》发表特约评论员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16日,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总结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建设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民政部副部长孙绍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详见本刊特稿),广东省副省长刘昆致欢迎辞,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董华中主持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测绘局等部(局)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分管厅(局)长及区划地名处处长,  相似文献   

5.
开展地名规划是落实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视频会议精神的必要举措,也是地名管理和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民政部之所以决定启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考虑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樊文  刘涛 《中国民政》2020,(2):17-18
2019年11月16日,首次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开播。节目以"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为主旨,以地名为载体,以人为锚点,全面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生动呈现出地名背后蕴含的寻根文化、孝亲理念、安宁向往、奋斗精神,有效激发了全民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广东民政》2011,(12):34-34
地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地名文化的研究和老地名的保护工作已引起全球的重视,我国各地文化研究也刚刚起步。南海是个千年古邑,地名文化历史悠久、内涵非常丰富,保护传承地名对打造文化强区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它在许多时候也是人的"名片"。当主持人自豪地称自己是"某地之人",更多的潜台词是——我身上有某种与"某地"相关的优秀品质。这种以地名代表人之品质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成长。《中国地名大会》不但展现了地名蕴含的文化,也展现了地名蕴含的文化地理特色。  相似文献   

9.
孙绍骋 《中国民政》2011,(12):10-12
2005年,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启动了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6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各地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和数字地名四个专项任务,初步建立了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地名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7,(2):41-41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许启大  刘连安 《中国民政》2012,(2):17-19,26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地名单一罗马化是世界各国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为推进世界地名标准化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在我国地名拼写问题上"英语化"等思潮抬头的情况,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紧紧把握发展方向?本期特刊发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许启大、中国地名研究所译写室主任刘连安《推动我国地名单一罗马化保护文化多样性》一文,希望能对推进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进程有所启发,使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地名信息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有效媒介,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夷陵、琅琊、姑苏……这些小说里的风水宝地,就位于中华热土;醉翁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这些出现在文人墨客诗词中的亭台楼阁,只闻其名便令人神往;左权县、尚志县、张自忠路……这些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地方,承载了多少厚重的红色记忆。2019年1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央视首播。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和参与性,迅速吸引了万千观众的目光,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共鸣和情感共振。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化地名理论研究,促进地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委托中国地名学会以"地名: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全国地名理论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9月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组织专家对所投征文进行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五名,三等奖二十名,优秀奖三十名以及组织奖九名。现将全国地名理论征文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地名是行政管理和社会交流的基础媒介,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地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十年来,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地名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地名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探索?地名信息服务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本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刘涛。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过: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了千百年的情感传承。取好新地名,留住老地名,才能守护住我们共同的回忆与温度。日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召开地名用字与地名文化保护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解决地名用字中的特殊读音和特殊书写,进一步加强地名保护展开讨论。专家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文化为主线,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渊源和社会发展变迁。节目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地名文化"旋风,为增强地名文化建设活力、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各级民政部门是地名文化建设的职能机关,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总结城市地名设标工作,推动地名设标工作向县乡镇地区扩展,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国城乡地名标志服务体系,8月12日,民政部、交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城市地名设标总结暨部署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5年城市地名设标工作的成果和经验,表彰了69个“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先进城市”和189名“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先进个人”,四部(局)领导同志为地名设标先进城市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了奖牌。会议部署了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李学举部长对做好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希望各地重视做好地名标志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地名标志体系长久发挥作用。罗平飞副部长总结了5年来城市地名设标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果和基本经验,并对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做了具体安排。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李东升、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出席了会议。民政部等四部(局)领导同志及有关人员,部分省区先进城市和先进个人代表,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交通、工商、质检四部门领导,设标先进城市代表和先进个人及相关人员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9月22日至25日,我们赴浙江省督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调研地名文化建设情况。督查组深入地名普查一线,认真查看普查资料成果,现场考察地名标志设置,详细了解当地地名普查进展和地名文化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与地名工作人员共同研究相关推进措施。一、地名普查工作成效明显浙江省高度重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将其作为深化改革发展、服务新型城市化的基础工程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深化地名理论研究,促进地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委托中国地名学会以"地名: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全国地名理论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承办单位:中国地名学会二、征文内容(一)主题地名:保护与发展(二)选题方向:围绕征文主题,参考选题方向如下:1.地名立法相关研究2.地名文化保护研究3.地名文化遗产制度研究4.地名普查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数字地名建设和服务的经验,进一步安排部署地名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工作,11月1日至2日,民政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数字地名建设和服务经验交流会”。全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和服务。要在国家、省、地、县四级地名管理部门,建立具有电子地图功能,包含地名、区划、界线信息的基础地名数据库,大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地名信息化服务。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成员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测绘局有关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主管厅(局)长、区划地名处处长,各省会城市民政局及数字地名建设和服务示范城市主管局长,北京、天津、上海市地名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