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慈善事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慈善事业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提升文明程度、促进和谐善治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期间,江苏民政将着力构建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慈善"格局,充分发挥慈善三次分配作用,推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新发展,让慈善之爱润泽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9月5日,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王勇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发挥慈善三次分配作用的政策机制,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助力扶弱济困、促进共同富裕。182个爱心个人、爱心团队、捐赠企业、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奖"是全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项,自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4月11日,全国民政系统学习贯彻实施慈善法培训班在江苏南通举行,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他强调,慈善法是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经验的宝贵结晶,是我国慈善制度建设最新最大的成果,是对民政系统和有关部门合力推进慈善工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是浙江省首部关于慈善事业的地方性法规。宁波市是全国闻名的爱心城市。据统计,从1998年9月宁波市慈善总会成立到2010年6月,市、县两级慈善总会累计募集慈善资金21.41亿元,资金规模  相似文献   

5.
李秀江 《小康》2011,(12):42-43
2011年的中国慈善事业,既有令其蒙羞的一系列"丑闻",也有民间公益日渐壮大的"喜闻",在"黑"与"红"的嬗变中,中国慈善正面临新的契机2011年是中国慈善事业的惶恐之年。从6月底开始,陆续曝出郭美美事件、中非希望工程事件、河南宋基会事件等丑闻,引发全民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在一片责骂声中,中国慈善事业举步维艰。7月份全国社会捐款额度锐减一半,仅为5亿元。80%以上的网民表示不会再捐款给红十字会。  相似文献   

6.
范燕青 《群众》2007,(7):44-45
常州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截至去年底,常州慈善基金总额突破10亿元,江苏第一,全国领先,被誉为“慈善常州模式”。省委书记李源潮近日来常调研时指出:“常州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既有党委政府鼓励引导的功劳,更有企业家倾情奉献的功劳。”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慈善事业遭遇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红十字会等官办慈善,遭遇公信力危机;另一方面,"免费午餐"等民间慈善迅速崛起,催生慈善事业的变革和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级慈善总会、各类慈善机构的建立,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一起"郭美美事件",却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官办慈善公信力跌到冰点。民间慈善异军突起20岁湖南女孩郭美美冒用"红十字会商  相似文献   

8.
正慈善不仅仅是钱,更是人心,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一道亮光。《慈善法》树立了慈善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善时代"。中国慈善联合会倡议发起"中国慈善总动员"活动,以"多彩善带"为标识,以行动为特征,在全社会掀起全民关注、全民参与慈善热潮,旨在全面展示慈善风采,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积极营造现代善生活。让我们动员起来,联合一切慈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4,(1):58-58
<正>近年来,江苏省主动适应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基层慈善服务组织全面覆盖,社会捐赠和救助数额大幅攀升,慈善监管能力全面加强,初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和模式。这是江苏省慈善大会传递出的信号。2013年12月26日,江苏省慈善大会在南京召开。副省长许津荣、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国柱、省慈善总会会长俞兴德、民政  相似文献   

10.
正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康晓光在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慈善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当前在我国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慈善形态都处于发展之中,是齐头并进的状态。三种慈善形态叠加在一起形成了超慈善的形态。多样化、碎片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公益新时代近十年来,尤其最近五六年,慈善事业和以往有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体现为: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了,参与的行  相似文献   

11.
樊文 《中国民政》2024,(3):44-45
<正>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如何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利用慈善力量助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近日,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举办的全国慈善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慈善事业发展与共同富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代表观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民政部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深化发展的工作要求,为更好地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提高慈善事业发展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青岛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根据青岛公益慈善事业实际情况,大力推进"青岛市慈善益站",积极营造"全民慈善,人人慈善,快乐慈善"的氛围,着力打造"怡善青岛"慈善服务品牌,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心歌慈善     
正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慈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慈善法》是对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经验的结晶,是我国慈善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必将有力地引领、规范、促进、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青岛市慈善益站是青岛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宣传、贯彻《慈善法》,多途径传播慈善文化,探讨公益慈善文化与多元文化有机融合,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践行"怡善"工作理念的载体和平台,致力于使《慈善法》人人皆知,让《慈善法》为民所学、为民所懂、为民所用,动员和引导社会公众支持公益、参与慈善,营造"全民慈善,人人慈善,快乐慈善"的社会氛围,促进青岛市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慈善不仅仅是钱,更是人心,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一道亮光。《慈善法》树立了慈善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善时代"。中国慈善联合会倡议发起"中国慈善总动员"活动,以"多彩善带"为标识,以行动为特征,在全社会掀起全民关注、全民参与慈善热潮,旨在全面展示慈善风采,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积极营造现代善生活。让我们动员起来,联合一切慈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着转型的关口,我国公民慈善观念存在局限,宗族观念使慈善事业具有差序性,求现报观念使慈善事业具有狭隘性,施舍观使慈善事业具有不平等性,平均观使慈善事业具有强制性,无私观念使慈善事业具有难以仿效性。但我国公民传统慈善观念转型为现代慈善理念完全是可能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文明,以先进的制度诱导人们观念的转变,以现代性的观念推动制度改进。主要措施是借鉴国外现代慈善公益制度,促进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普及现代慈善理念,践行传统文化中的信仰。  相似文献   

17.
<正>广州以"慈善为民"为核心理念,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率先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突出"标志性、特色性、关键性、基础性"四个方面共10项指标,通过拓展捐赠机制、完善救助系统、营造善城氛围、锻造专业队伍、建设慈善枢纽、强化慈善监管、完善激励机制等"七大"行动,并打造政社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联盟,全面促进广州现代慈善事业发展,让慈善成为实力活力魅力幸福广州的又一闪亮名片。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北京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体系建设、努力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慈善北京"品牌,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两届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称号。一、创新发展理念,为打造"慈善北京"品牌提供科学指导。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市主要领导亲临一线调研指导慈善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慈善工作汇报,研讨全市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针对  相似文献   

19.
徐娜 《中国减灾》2005,(12):12-13
11月21日,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 NGO 从业人士齐聚北京,共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大计。此次中华慈善大会 NGO 论坛共分为六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政府、企业、NGO 协同,共建和谐社会;促进慈善立法,推动政策创新;呼唤慈善意识,弘扬志愿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公司慈善;发动慈善募捐,增进国际交流;加强能力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在各个分论坛上,各界人士满怀对慈善事业的高昂热情,各抒己见,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在部分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将于2016年3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后,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大慈善"的概念体现了慈善活动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慈善是"小慈善",把慈善局限为扶贫济困救灾、扶助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活动,现代慈善则把公益领域纳入到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