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正近年来,甘肃紧贴省情实际,坚持殡、葬、祭"三位一体",积极推动节地生态安葬与绿色殡葬、人文殡葬、惠民殡葬相结合;特别是坚持以清明祭扫为契机,着力强化"五个保障",不断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强化组织保障每年清明前夕,及早部署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祭扫工作领导小组,在业务处室设立专门办公室,制  相似文献   

2.
新政     
正推行节地生态安葬2月14日,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在殡葬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个专门性文件,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重要成果。《指导意见》强调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意义,确立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注重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坚持移风易俗,推行生态殡葬,实现公益性墓地生态化建设、节地化安葬、规范化管理。科学规划殡葬设施建设,实现乡镇(街道)生态公墓全覆盖。一是全区一盘棋规划墓地建设。编制完成《柯桥区乡村公益性墓地和乡村骨灰存放处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整合全区殡葬资源,按照"区级统筹布局,镇(街道)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一镇街一规划"墓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生态文明大市建设步伐,推动以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和人文殡葬为主要内涵的现代殡葬事业发展,破除殡葬陋习,依法推进殡葬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殡葬权益,充分发挥殡葬改革在建设生态张掖中的重要作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张掖市殡葬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清明节又快到了,每年关于殡葬改革的话题总是最引人注目。3月,民政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提倡地面不建墓基、墓碑小型化;鼓励家庭成员合葬,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积极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的清明,肩负着新时代的新使命。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殡葬事业在群众幸福指数中的占比越来越大。2018年伊始,民政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以推动殡葬改革为牵引,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保障,以创新殡葬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深化改革,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增  相似文献   

7.
正改进殡葬理念,推行节地安葬,创新追思方式,对于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兰州市殡仪馆在推进丧葬习俗变革,倡导精神祭奠全新理念方面,找准了推进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出了新举措。一、建设百姓纪念馆,创新殡葬服务方式兰州市殡仪馆着眼于改进殡葬服务方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念超越,围绕培育新的丧葬习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50%为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民政部等16部门提出目标,到2020年,我国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50%以上。102万据最新统计,我国在城乡社区和相关事业单位设置的社会工作服务站已达36485个,设置的社工专业岗位超过31万个。社工专业人才总量达到102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节地生态安葬的宣传推广,各地不断加大丧俗改革力度,宣传殡葬新理念,推广治丧新礼仪,积极推广骨灰存放、树葬、花葬、深埋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探索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方式。北京:率先实现丧葬补助待遇城乡同标准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以"生态环境"为城市名片的浙江省桐庐县,大力推行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生态殡葬,不断优化殡葬服务,使文明殡葬理念成为社会自觉行为。建立"身后一件事"联办系统。为了简化"身后事"办理手续,桐庐县建立"身后一件事"联办系统,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居民身份证、市民卡、死亡、火化等18类信息互认,将"身后事"办理所有证明材料、办事材料纳入"身后一件事"联办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次专项整治行动部署要求,坚持依法依规,突出整治重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加快完善殡葬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和供给,推动构建以公益性为主体、营利性为补充、节地生态为导向的殡葬服务供给格局。要加强宣  相似文献   

12.
新闻视点     
成都3月9日,成都市民政局对2011年清明工作进行部署,相关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积极开展行风建设月活动,同时进一步推行惠民殡葬工程,最终实现向辖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基本殡葬服务。据此,成都将逐步建立以重点救助对象基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5,(6):56-57
孙树仁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殡仪系主任、教授生态安葬是殡葬改革的一种方向。在我国传统的葬式中,土葬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安葬方式。在土地资源不短缺的时代,逝者遗体随棺木入土自然风化与降解,时间久远的坟头会渐渐削平回归农田,应该说这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下的"生态安葬"。这也正是土葬在中国小农经济社会里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入土为安"的殡葬理念与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这种以土葬为代表的安葬方式及其传统习俗,已经失去了"生态殡  相似文献   

14.
范佳富 《中国民政》2023,(10):22-24
<正>连续3年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12亿元,支持各地建设150个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536名民政干部共计走访困难家庭179.31万户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08万件;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超过60%,海葬等绿色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15%……近年来,辽宁省锚定“基本民生”这颗“定盘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政工作,推动老有所养、弱有所扶、逝有所安的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5.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涉及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殡葬改革十分重视。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文明节俭办丧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为纪念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合签名倡导火化50周年,本期特刊发一组殡葬改革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殡葬改革,以期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范玲 《中国民政》2006,(3):22-23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涉及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殡葬改革十分重视。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文明节俭办丧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为纪念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合签名倡导火化50周年,本期特刊发一组殡葬改革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殡葬改革,以期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涉及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殡葬改革十分重视。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文明节俭办丧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为纪念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合签名倡导火化50周年,本期特刊发一组殡葬改革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殡葬改革,以期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涉及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殡葬改革十分重视。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文明节俭办丧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为纪念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合签名倡导火化50周年,本期特刊发一组殡葬改革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殡葬改革,以期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钱进 《中国民政》2006,(3):22-22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涉及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殡葬改革十分重视。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文明节俭办丧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为纪念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合签名倡导火化50周年,本期特刊发一组殡葬改革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殡葬改革,以期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涉及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殡葬改革十分重视。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文明节俭办丧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祭祀即将来临之际,为纪念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合签名倡导火化50周年,本期特刊发一组殡葬改革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殡葬改革,以期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