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依附论与拉美国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附论作为二战后拉美主流意识形态,其影响甚广。依附论对拉美国际关系研究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研究拉美国际关系的本土化的研究视角,也是一种分析拉美外交政策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这一理论所持的极端外因论和悲观论缺陷,逐渐出现了拉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主流理论和本土化理论相结合的趋势。同时,依附论也开始走出拉美进入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家的视野,成为引发国际政治学界关注不发达问题的主要理论动因,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超越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发展脉络的“第三种声音”。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代表的两大意识形态的全球对抗淡出历史舞台,这为国际社会各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果然,一时间新的国际关系理论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一些学者提出了诸如“地缘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等观点;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大肆宣扬“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第三条道路”、“新干涉主义”、“霸权稳定论”等理论。这些名词各异、貌似无关的思潮理论具有一个共同的功用——为国际政治中的干涉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理论根据,建立符合西方价值观的“冷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介一系列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理论思潮,供读者分析、比较,为加强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思潮的追踪研究和提升我国在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际观察》2021,(1):41-74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兴起和发展,既与国际关系的现实变革相关联,也与国际关系理论论争相联系,同时更与IPE三代学者的理论创新密不可分。20世纪70、80年代,围绕美国霸权衰退和世界政治经济变革,国际关系学界出现了三次大的理论论战。"第一代"IPE学者或关注在国际经济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相互依赖论),或关注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以及权力分配(霸权稳定论),或关注国际体系中的不平等(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或关注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机制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的解体,尽管出现了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论战,但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的稳定还是促使"第二代"IPE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国内政治,他们试图借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将比较政治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借此构建"开放经济政治学"(OEP),从而使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加"科学化"。然而,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全球化产生了重大冲击,而且还对主导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开放经济政治学"提出了理论挑战。正是在对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世界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思中,新一代IPE学者出现了分化趋势,这一趋势既涉及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也关乎研究议题的设定,同时还触及到了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拉美国际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一、关于拉美国际关系理论当代拉美各国的政府和思想家十分重视国际关系与对外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80年代后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拉美各国依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就拉...  相似文献   

5.
郑安光 《国际观察》2004,6(6):45-51
全球治理论是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该理论认为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变迁开始出现了“后国际政治时代”的特征 ,世界政治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从全球治理论的视角 ,探讨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控制领域市民社会组织的作用 ,指出主权国家中心论在该领域存在不足 ,全球治理则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23日,著名德裔学者安德烈·冈德·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教授病逝于卢森堡,享年76岁。弗兰克对拉丁美洲有着深入的研究,是依附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依附论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拉丁美洲,主要是在对第三世界不发达问题的探讨和辩论中形成的,后来也被非洲和亚洲学者以及一些西方激进学者所接受。依附论着重从宏观角度探讨拉美等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反对国际帝国主义,批判传统的发展思想、尤其是以欧美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强调拉美和第三世界的不发达根源主要是由于受到来自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弗兰克在1966年发…  相似文献   

7.
关于依附理论的组成部分,学术界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一些学者根据不同的论点将依附理论分为“不发达的发展”论,“发展障碍”论和“依附性发展”论。这种分类法的缺陷在于把美国学者弗兰克的不发达理论和分析方法跟基本观点完全不同的拉美学者的依附理论归入一类,造成了弗兰克是依附理论创始人、拉美学者只是依附理论继承者的假象。另一种观点认为,依附理论可根据不同的学术机构分为“拉美经委会学派”和“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学派”等。这种分类法同样不可取。因为,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观点,拉美经委会内部涌现出的依附论者也分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等不同的学术流派。因此,较有说服力的还是,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将依附理论分成两个理论体系,即运用马  相似文献   

8.
1988年6月8~10日,由拉美所主持召开的‘跨入9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巴西、智利、秘鲁和美国等5个国家的20多位学者和教授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80年代拉美的政治经济发展及90年代的前景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日本外交政策的调整与特点徐世刚8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战后长期支配着国际关系的框架“冷战体制”即雅尔塔体制瓦解。经济上,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这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日...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研究无论在国外还在国内都属拉美研究中的新兴领域。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 ,智利大学国际研究院及其《国际研究》杂志以及墨西哥学院的《国际论坛》杂志最早在拉美出现 ,2 0世纪 70年代拉美国际关系的研究机构和出版物才逐渐增多。尽管如此 ,很长一段时间内 ,拉美国际关系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二战前 ,国外拉美国际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国际法、一些国家的外交史、拉美与美国或欧洲之间历史关系的一般描述。二战后 ,国际关系研究在美国被作为政治学的一部分 ,但在拉美 ,这一领域长期受法学影响。中国对拉美国际关系较为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