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铸(1908~1969)是富有文采的资深革命家,曾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文革"中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排名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的第四号人物。  相似文献   

2.
1966年6月1日,陶铸同志在广州乘火车赴北京工作。1965年,他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仍兼任中南局第一书记。这时,奉调到党中央担任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南局由王任重同志担任第一书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作风都很朴素,不迎送,不请客,他走的时候只带了个秘书和一个警卫员,去火车站送行的也只有我和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朱  相似文献   

3.
陶铸在靖西     
陶铸在靖西黄正显,覃江1965年4月10日至11日,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在区党委副书记霍泛和百色地委书记杨烈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南国边陲靖西,进行为期两天的工作视察,对如何搞好当时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如何建设百色地区,改变落后面貌作了鼓舞人...  相似文献   

4.
<正> 对作家李尔重,我久闻其名,但见面认识却是在广东从化温泉。他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温文儒雅。那是1961年的秋天。中共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召开中南五省高级知识分子半百人会议,被邀参加会议的有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和专家教授。会议地点就在粤北风景优美的从化温泉区。那时,李尔重同志是中南局候补书记,主管文教  相似文献   

5.
陶铸同志在龙胜覃泰恩1962年6月6日,我接到桂林地委电话,说是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和第二书记王任重等领导同志,要到龙胜视察。当时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既兴奋又不安。兴奋的是,工作特别困难的时候,二位书记来了,可以帮助解央困难。不安的是,群众自己搞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6.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11,(11):26-31
记得“文革”前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有陶铸所写《松树的风格》、《革命的坚定性》诸篇,一看作者简介,乃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如此文采,当属地方领导人中之翘楚。  相似文献   

7.
丁东 《现代领导》2011,(2):40-40
文革以前,全国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区。其中两个大区的一把手.即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在文革初期受到重用。李雪峰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陶铸任中宣部长、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排名紧随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位居第四。  相似文献   

8.
<正>陶铸曾立下赫赫战功,却难逃"十年动乱"所带来的伤痛。日前,陶铸与曾志的女儿陶斯亮出书追忆父母。女儿首次出书,有哪些尘封的往事为读者所不知晓?毛泽东曾公开保护陶铸陶铸1926年在黄埔军官学校加入了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3年,陶铸被国民党逮捕,判无期徒刑。在南京中央监狱里,他领导难友进行绝食斗争。被营救出狱后,他赴湖北开辟了鄂中抗日游击区,以后到延安,参加了党的"七大"。1966年5月,"文革"开始,陶铸被毛泽东亲自点名,担任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9.
“罢宴”颂     
据报道,河北省委副书记许永跃日前到昌黎县长峪山村调研,有一天吃午饭,发现餐桌上多了一盘小毛虾和一盘海鱼,便大发雷霆。村干部上来解释了几个理由,他听后火气更大,直到撤换成两盘便菜为止。 读此“新闻”,不禁联想起另外两位领导“罢宴”的故事。 一则是陶铸“罢宴”。一九五九年陶铸到广东省各地视察灾情。来到广东省清远县,县委设宴招待。四人一桌,每桌上一只烧鸡。陶铸放下筷子脸色阴沉地问:“为什么这样搞?”周围的人回答:“清远的鸡,闻名全国。”陶铸忽然问:”今年是哪一年?”答:“今年是……一九五九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62年11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调到陶铸身边工作,1966年春节后离开。三年半的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陶铸是既有革命理想、干劲,又特别务实、讲究实事求是的领导干部。他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知识分子命运,在广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陶铸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下乡,了解第一手情况,据以指导工作。我调来不久,就陪他去肇庆、湛江,跑了5个县,  相似文献   

11.
1953年,我在中共中央中南局统战部社会处工作。3月的一天,我在办公室看文件,社会处的一位同志进来告诉我:刘郢处长有重要事情找你。我立即到了处长办公室,刘处长说:“河南省太康县发生了重要情况,中央要中南局派工作组去调查处理,经部里研究,准备抽你和另外两位同志去,还有中南民委的同志,我也可能去。发生的情况,据说是回汉矛盾问题。你是河南人,熟悉人情社情,尽快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近读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风范的文章,其中陶铸拒“礼”的一个小故事,让人过目难忘:1960年9月的一天,陶铸到广东省化州县龙首公社视察,当他看到会议桌上摆满了香蕉、柑橙、菠罗、糖果时,扭头就走,并对在场干部严肃批评说:“同志们,现在是困难当头,你们这样搞劳民伤财……你们要向群众检讨,要订出改正措施。不得到群众满意,不能离开龙  相似文献   

13.
二十年前,陶铸同志的《松树的风格》一发表,在全国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的青少年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共产主义觉悟,起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对陶铸同志进行疯狂的迫害。人一受其害,其言亦蒙其污。他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及其它著作,  相似文献   

14.
已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陶铸,与从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岗位上退下来的曾志,是我国政坛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家庭生活中他俩又是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而不计“朝朝暮暮“的夫妻典范。他俩的战地佳话流传至今。马褡子的故事1945年“8.15“,抗日战争胜利了,被日伪奴役蹂躏十四年的东北重镇沈阳回到人民手里。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的陶铸,即奉党中央命令,偕同夫人曾志从革命圣地  相似文献   

15.
曾志 《新东方》2000,(6):33-33
1968年国庆节前后,陶铸突然说头晕,眼花,想呕吐,但无人过问。拖到1969年元月,又出现胃部不适和恶心呕吐,全身酸胀,毫无食欲,请来医生看看。也只是随便给点胃药和去痛片,病情仍然不见好转。到了3月份,陶铸的眼睛和皮肤变黄,我央告医生,仍然不予理睬。直到3月中旬,才来了位医生,检查腹部,发现右上腹有一个馒头大包块。草草诊断为肝炎,  相似文献   

16.
我1951年入伍,1952年入党,在党的关怀教育下,由一个毛头小伙子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入伍后,从基层选调到省委,又到中南局工作,最后落脚到省人大常委会,任过两届省人大代表,曾任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处长、政治处主任,  相似文献   

17.
黄禹康 《传承》2012,(3):4-5
陶铸先后三次深入到湖南湘乡县调研、视察、指导工作。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给广大干部群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中南局传达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意见》,是笔者1997年着手撰写《平杰三传》时,在他1949年至1950年的工作笔记中发现的,全文约4000字,抄件,保存完整,但没有注明报告时间和抄文时间。为此,笔者做了一些考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徐芳亚 《前沿》2010,(6):112-114
越南是中国的南邻。中越区域间发展的巨大差异,使移民现象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秦汉时期,中原人士移居越南次数频繁,原因多种多样。中原人士来到越南后,他们和越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用勤劳的双手,艰苦的劳动,共同开发了越南,为越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越南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是东南亚较具实力的国家,同时也是南海争端的重要因素。研究越南武装力量,尤其是海上武装力量,对于全面了解越南的海洋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越南海上警察于1998年正式成立,它加强了越南海上执法,维护了海上安全,是越南海上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越南海警的基本情况、职能任务、权限、与其他部门的配合等方面作简要介绍,以期对其海洋战略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