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丘 《理论月刊》2012,(8):153-156
现代性作为一种席卷全球的文化冲击,有其一定的普世价值,但因受到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性在中国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味地遵循世界现代性的普遍规律,而是保持了自身的发展逻辑,西方现代性的基石是个人与权利的确认,而中国的现代性是在民族生存与民众富强的宏大叙事中开启的,它的构建呈现出与西方现代性不同的起点、路径和进程。中国现代性的构建表现出"中国现代性自觉",它是以民生为始基并烙有中国文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的印记的现代文明秩序。  相似文献   

2.
问题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应如何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世界使命"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积极作为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对于中国如何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则需要理性研判、辩证施策。  相似文献   

3.
扶小兰 《求索》2013,(11):51-54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人民开展根除社会遗留问题的"废旧"运动,净化了社会环境,重建了社会秩序;实施发展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新生活的"立新"举措,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成功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提供了有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而推动新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4.
彭中礼 《湖湘论坛》2011,(4):119-124
在当代中国,公平和效率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一直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争论不断。在民生语境下,公平是民生的基本价值追求,但是民生也不能放弃效率。通过促进民生发展,也可以促使效率提高。民生所体现的就是"公平———效率"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代化过程中现代性严重不足,政府过于追求工具理性,将"效率"作为终极目标,忽视社会公平与正义等,以致公民往往通过非制度化甚至极端的方式进行权利诉求。建议按照现代性的理性要求,构建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平台,实现以公民为本的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6.
"解放生产力"与"解放生产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性使命的双重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历史过程,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反思现代性基础上求索现代性的发展道路,它不仅将成功的实践凝练为现代性的理论,而且指向现实的批判与改造,并通过制度构建与文化改造推进中国人的自由与解放,进一步实践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综观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一般路径和特殊过程并存,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交错,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伴生.这种现代化进程中的时空交错,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可能路径,也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缩短或超越某些阶段的可能性.当代中国的政治转型,既要矫正以工具理性为支撑的现代性思潮的缺陷,又要防止以对价值理性的尊崇为特征的后现代性思潮的过度张扬,要在现代性一后现代性时空交错中构建“新型政治现代性”,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8.
戴涛 《理论月刊》2010,(6):32-34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核心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基本着力点和落实途径。考察执政为民理念与关注民生在宪政理念上的关系,是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叶琛 《前沿》2012,(4):45-46
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民生状况、民生问题及改善民生所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反映。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和民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的科学内涵,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的理论来源,并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陈伟 《传承》2012,(17):55-55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沿着国家层面的"民族独立"和个体层面的"人的解放"两维发展,其目的在于建设具有现代民族意志的独立国家和培养具有现代国民意识的社会大众。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正是在后一维度上沿着"五四"指引的方向推进,这是它所体现的进步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陈学红 《求索》2016,(4):57-61
民生问题包括物质、精神文化和政治生活等生存的一切问题,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所在。伴随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发生的利益结构重组、社会阶层分化,亦由于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高度敏感性与复杂性,中国呈现出复合型、多线性的社会分化过程,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深刻的矛盾。应基于民生价值观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价值观的发展逻辑,寻找推动中国民生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并以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生性诉求为出发点,为中国民生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演进寻找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与孙中山民生观之间是既相互贯通,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合理继承了孙中山民生观的思想精华,体现着孙中山民生观的基本要义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与孙中山民生观在本质属性、理论基础、制度设置、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的选择与定位等基本问题上又有着本质差别,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多地体现着对孙中山民生观的创新发展和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在加快科学跨越、富民强国进程中,民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道,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蒋淑晴 《传承》2011,(28):4-5
重视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和发展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重视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经验和启示。通过从坚持体制大变革和坚持民生建设价值标准来改善和发展民生两个视角加以考察,为解决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民生问题提供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5.
蒋炜 《长白学刊》2005,(5):22-23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展开的.因此,现代性控制范式的选择要对"现代性"确立准确的认识,同时要清醒地把握现代性控制模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生的深刻转换.在此前提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确立新的社会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16.
贺方彬 《前沿》2011,(2):7-11
毛泽东虽然没有专题论述民生问题,但是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毕生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解放和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而不懈奋斗,他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中国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和发展的思想理论根基,对于当前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92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实现"中国梦"、走向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法制化(简称"新四化"),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为推动当代世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内在运行,实现"中国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阐述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积极推行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法制化的进程,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它的基本内容以及推行"新四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90年来,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路,一头连着局势动荡、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旧中国,一头连着在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新中国。在这段90年的时光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贫穷落后、温饱不足,也欣享着社会发展、小康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三期开辟"党旗飘扬"专栏,刊载有关社会经济生活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努力拼搏、高歌猛进的历史场景和生动画面。同时,根据本刊的专业特长,将特别选取有关民生建设的文章,用于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相似文献   

19.
郭继文 《前沿》2009,(10):30-32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话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 件。随着世界格局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从自己国家利益出发,话语推陈出新,试图主导话语权的发展。"和谐世界"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吸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人类求和平、求发展的普遍愿望。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使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进一步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龙玉芝 《传承》2008,(12):102-103
伴随着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实践进程,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给这些国家、民族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危及人类主体生存的危机,从而引发了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激烈争论。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国情和经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和反思现代性,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