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民主化转型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对民主化转型经济成本的研究也初露端倪.民主化转型的经济成本是由威权体制均衡状态向民主体制均衡状态过渡产生的非均衡而造成的交易费用、机会成本和效率损失.然而,民主化转型的经济成本由谁来承担?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和方式进行分摊?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提问,由此衍生出二者的两个线性关联关系:一是民主化转型经济成本分摊的公正性与有效性是民主巩固的必要条件;二是民主化转型经济成本在社会各利益阶层中分摊不均,既会导致政治冷漠,也会产生政治抗争,如果进一步激化,则不利于民主巩固.韩国民主化转型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分摊策略体现了公正性、有效性与合理性,促成了民主化的成功转型和之后的民主巩固,是对这两个线性关联关系的实践印证.  相似文献   

2.
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制度障碍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发展成果包括改革发展进程中,国民能够享受得到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发展成果。从制度层面考察,影响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原因可归结为现行立法、执法、司法制度存在着一定问题,阻碍了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实现。因此,克服改革发展成果分享不公的制度性措施是有效实施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因改革成果分享不公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党和国家已经将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纳入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决策范围。如果以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应有理念为参照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其与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为了契合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应由理念,我国的税法体系应该强化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并应该规范税收征管机关的权力,进而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正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中国正处于从高消耗、高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更得依靠"人才红利"。由人口数量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暂时的,且主要被资本所有者获取;而由人口素质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是一种人力资本红利,可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实施创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对经贸规则制定进行强力主导、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领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新型经贸规则更为关注边境后措施的完善、更为追求广义收益的获取、更为重视推动自贸区谈判。新型经贸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影响其产业比较优势重塑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中国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理性地参与国际分工,塑造基于相对生产成本差异的产业比较优势;通过推动多层面的制度创新,塑造基于相对交易成本差异的产业比较优势;通过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塑造基于相对环境成本差异的产业比较优势;通过切实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塑造基于相对代际成本差异的产业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国经济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推动下,我国城乡发生巨大变化,但是社会的转型也使我国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明显的分化。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时期,城市边缘群体问题日趋凸显,是当前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社会要积极关注并认真解决城市边缘群体的困难,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过程中积极调整社会政策,消除城市边缘群体在落户、入学、购房、就业等许多问题上受到的人为的限制,改变其在城市中被忽略和被歧视的现状,使之尽快融入到城镇化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的私人成本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权的实现以及人们诉讼观念的形成与转变.而随着审判改革的深入以及诉讼案件的扩张,当事人所负担的经济成本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其加以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成本的减低与成本的分担.私人成本的分担机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民事诉讼被认为与公益关系不大,诉讼成本的分担仅在当事人内部发生.19世纪后期国家加强了对民事诉讼的干预,诉讼成本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也就相应地转嫁给国家逐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成本障碍,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私人分担转移成本能力较弱,构成了成本分担的"短板"。土地资产,具体而言就是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应该依靠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化,变"权"为"利",让农民带"资"入城、带"股"入城,从而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私人成本障碍。  相似文献   

9.
黄献松 《理论导刊》2005,(11):11-14
总结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形成路径,依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当前普通高等教育经费分担的现状和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补偿制度是应该的,但个人负担增速过快、数额过高,政府财政负担退出过快、数额偏小。要解决现存问题,最根本的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整体制度的均衡安排,实现“五个统筹”,改变社会财富的悬殊分配。  相似文献   

10.
工会与雇主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可以帮助工人获得较为"合理"的劳动报酬,但在工资算作企业成本的情况下,协商工资也难逃成本"上限"的约束。因此,跨越成本围堵,承认劳动产权,让劳动者分享企业利润,对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劳动收入、抑制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政策正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高校所选择,这项政策在我国自1989年实施到现在,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规范与明确。根据成本分担的理论,我国现行成本分担政策在收费标准、高校所扮演的角色、专业差别收费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科学厘定学费标准、明确高校补偿角色定位、落实专业差别收费。  相似文献   

12.
<正>"三农"问题是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相对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历史现象。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只要农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充分协调,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转型就业、收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农业"失血"症结在于经营体制滞后农业持续"失血"的原因在于农业效益低下。传统经营体制下,一方面农产品优质优价难以规模实现,产业效益低下,挫伤了社会资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生态旅游资源义务分担与利益分享机制,应当坚持依法治理、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合理平衡等原则;明确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监管者各方主体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合理地分配和保障原住民、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资源所有权人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中随着研究视角从"文化多样性"深入到"遗传多样性"领域,遗传资源荻取及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得到彰显.其根本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传统知识与原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协调;遗传资源提供方与利用方的利益协调;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矛盾冲突的协调.就主体要件而言,群体主义权利主体模式具有可行性;就程序要件而言,事先知情同意规则、许可规则、来源地规则具有必要性;就知识产权体系下的惠益分享方式而言,积极参与具体研发过程具有战略性.在调整遗传资源与知识产权的诸多利益关系过程中,需要警惕四大风险:知识产权过度扩张而导致"反公有物悲剧";知识产权成为利益集团谋求私利工具并危害公共福利:利益分配新失衡致使"弱势主体"再次错失发展机遇;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农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对人文社会环境的促进作用。农业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要贯彻经济法实质公平和社会效益价值目标并遵循利益公平分享原则、国家合理补偿原则、工业反哺农业原则。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制定专门农业投入法、农村财政转移支付法、农村公共投资法以及农业补贴法以解决农业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协调、整合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共享剩余劳动成果,而剩余劳动博弈分享制应是体现二者有机结合的最佳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也被称为点对点经济或协同消费,最早在1978由美国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出于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分享经济模式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由于分享经济是一个新鲜事物,学术界和商界对分享经济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分享经济是以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应用、移动终端、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平台,以共同兴趣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的实现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化解我国人口城镇化的成本制约主要应当通过目标分解且逐步推进,构建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创新城镇化融资模式,推进农地改革以增加农民、政府收入等对策来推进人口城镇化目标渐进实现。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21,(9)
正共同富裕及其实践议程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更要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低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和收入水平,实现区域、城乡、群体之间收敛。还需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调整落后地区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落后地区发展能力等来提高经济发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20.
正"互联网正在让我和陌生人建立从来没有的关系。"杭州某公司白领牛星这样告诉记者。如今,每天早上上班,她已经习惯于乘坐顺风车,"打车要40多元,而顺风车只要20多元"。去年4月,她去成都参加婚礼,新娘子在短租网站上为朋友们租了一套跃层小别墅,"4室一厅住我们7个人,一天才300多元"。牛星的生活方式变化,正是"分享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写照。今年"分享经济"这个概念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