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社会自治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它是人民在将必要的权力交给国家后,由自己保留行使的权利。社会自治权之所以正当,其伦理基础在于自己具有决定自治事务的权利,是真正体现民主制度的要求和反映。现代法治国家,社会自治权的功能在于对抗国家公权对社会的挤压与侵蚀,与国家公权构成分离与制衡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国历史是一个国家公权强大、社会自治缺失的历史。重构中国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的法治系统,必须在政府自律的基础上,根据法治理念的指导,在宪法的框架内,改造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的关系,并以完善的司法运作保障社会自治权的行使,以抗衡国家公权力对社会自治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和互动发展 ,奠定了法治运行的基础 ,即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导致了法律至上 ;多元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分享与制衡提供了权利保障 ;市民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互动与整合衍生了理性规则秩序 ;具有自由理性精神的公民意识构成了法治的非制度化要素。中国要真正走向法治 ,就必须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确立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和良法之治 ,并实现依法治国与市民社会理性规则秩序的回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3.
社团罚则的设定与边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社会团体的自治,社团罚则具有了社会法的属性。它是“责任社会”的一种要求,体现出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考虑到在我国努力建构社团自治能力的倾向,社团罚则在边界上需顾及三个因素自治规则与国家法的关系,可让渡的权利,以及处罚规则的有效性。设定上需要注意对授权型、自发型罚则的深入理解,自治处罚的设定依照“章程”,“不抵触”宪法与法律。在具体罚则的种类上可以拓展为并列于而非依循于国家法系统的财产罚、行为罚、申诫罚。  相似文献   

4.
王明亮 《政法学刊》2006,23(2):69-73
西方社会法律自治理念包括规则、机构、思维和职业自治四个层次的内容。为实现排他性的法治目标,西方社会通过全面预设一套尽可能包容一切的法律规则,并辅之以“扩展机制”和“隔离-沟通机制,”保障法律的独立与自治。西方社会确立法律自治局面的历史进程及社会背景表明,西方法律自治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不具有当然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自治规则探讨——兼论社会自治规则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自治规则是社会自治组织行使社会公权力,规定自治事项,规范成员行为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并直接决定了社会自治秩序的建构。其可分为授权性规则和自主性规则,其中前者是法律的延伸,具有法的属性;而后者更接近公法契约,不属于法的范畴。其调整范围主要是专业类、行业类和利益类事项,不能涉及法律保留事项。就效力而言,自主性规则具有契约性和自律性,但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只有在法院确认其合法有效后,才能强制执行。社会自治规则与国家法律之间既有互动的一面,也有监督保障的一面,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建构理性的国家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6.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其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和互动发展,即在国家重建和市民社会自由化运动过程中,权力和权利的界分与冲突导致了法律秩序的生成,而市民社会精神的张扬则推动了法律形式化运动.在走向现代法治的进程中,由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潜在差异,出现了"社会优位型"和"国家优位型"两种法治模式,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的新变化,西方法治也由分殊走向了趋同,并出现了法律传统的危机和超越倾向.中国要走向法治,就必须重构国家和社会关系,确立多元社会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和良法之治,并实现依法治国与市民社会理性规则秩序的回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7.
一、法治和德治的内涵法治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模式,是指人们通过或主要通过法律对国家的治理而求理想社会的实现。法治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治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现在意义上的法治并不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而是来源于近代西方法律文化,但其精神和传统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城邦民主和法治达到古典世界的辉煌,其在公民范围内实现了较为彻底的民主和法治,但人的等级性划分和奴隶制度的存在,又使它与现代世界的民主和法治有了分野。然而,即…  相似文献   

8.
建设法治社会,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法治国家同法治社会是两个对应范畴,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互补互动关系.国家法律主要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而法治社会则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 法治社会并非简单地指以法管理社会或守法的社会,这只是法治社会的一部分内涵.法治社会是指全部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包括各社会组织的自主自治,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法治轨道上运转,社会力量在法治范围内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以及公民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都符合法治精神.建成法治社会,就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以法律和社会规范、社会公德约束自己和他人,并监督国家权力在宪法和法律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9.
《北方法学》2018,(2):150-160
法律自治作为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和现代法治国家建构的基础,近现代以来,虽然各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侧重点有所差异,但确立法律作为社会行为最高的世俗评判标准和法治社会建构的终极目标,俨然已经成为现代法治文明的基本共识。俄罗斯的现代法治转型历时二十余年,已经形成其独特且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规则,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俄罗斯在加速推进法治的现代转型中,一方面对重构的法律体系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使之更加合理和高效化;另一方面,进一步革新法律制度和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俄罗斯司法改革的顺利推进及法治国家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 享有法律、法规、规章确认的学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术委员会行使的学术权力具有非国家性、自治性与支配性等多重特征, 在性质上应纳入社会公权力范畴。公权力需要规制, 学术权力亦如是;在权力与权利的博弈中, 正当程序凸显其理性规控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权力运行之独特价值。程序规制与学术自由并行不悖, 程序规制与大学法治相辅相成;学术权力的程序规制应“张弛有度”, 在法治与自治之间保持必要平衡。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权力行使须厉行有限信息公开、重要事项听证、利益回避、案卷笔录等规则, 并为师生员工权利保护提供有效程序救济机制;惟其如此, 方能为学术繁荣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性法律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改革有关性的法律的途径.在沃芬顿报告的影响下,许多性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社会中实现了非罪化.这一法律改革的最高境界就是福柯所反复论述过的:任何形式的性行为都不应当受到任何法律的惩罚.性立法不应依据道德的要求,而应依据当事人行为的社会后果及法律处罚对当事人所造成的后果.强奸和对儿童的性侵犯可以视同于伤害罪加以惩处.性或者属于道德的范畴,或者属于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范畴.而法律不应当干涉道德范畴之内的事,更无权干涉人们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艳照门"事件中,内地国家机关对公民私下浏览和朋友间赠阅相关照片的行为进行干预。这样既没有实质上的法律依据,又缺乏必要理由,权力涉入行为实际上是对公民私领域的过度干预。这种干预会侵害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挤压社会自主空间,同时也是国家权力资源的浪费。从理论上分析,公民权利是首位的,只有在公民个人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的程度,权力才能介入公民的私领域。我们必须在制度上作出一系列的合理安排以实现公民私领域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公民散居于各地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保护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制度建设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同等重要的法律制度。文章从论述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针对这些缺陷,从观念上、立法上提出了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晓东 《政法论丛》2013,(6):108-114
我国法律对性交易的打击虽非常严厉,但性交易却屡禁不止,并愈演愈烈.可见,我国现行的严禁主义存在问题.纵观我国历史大多数时期,性交易是合法的,并且性交易合法时期往往是社会环境比较宽松的时期,也往往是历史上的“盛世”之时.而性交易非法时期也往往是法律环境比较苛刻、社会控制比较严厉的时期.这样的时期里对性交易的管制往往就是严刑峻法,通过这样的管制也往往造成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并且最终都会放开对性交易的管制.  相似文献   

15.
《Justice Quarterly》2012,29(2):421-444
Securing stable housing may be difficult for returning offenders in general, and these concerns may be exacerbated for sex offenders. In addition to the barriers faced by other returning offenders, sex offenders face intense stigma and once released to the community, they are also subject to additional legal restrictions.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statewide residency restriction policies on housing mobility using a unique sample of male sex offenders released in a Midwestern state.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a quasi-experimental cohort control group design and it describes the frequency and correlation of movement for pre- and post-statewide residency restriction legislation samples. Sex offenders releas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idency restrictions moved more often and had relatively high degrees of housing mobility compared to offenders released prior to the legislation.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entry programming and post-release services for sex offenders.  相似文献   

16.
In Australia, prostitution regulation has taken a very different path from many other countries. Law reform has led to the opening of some significant new spaces for legal sex work, including the (very different) regulatory regimes established in two Australian states – Queensland (brothels legal if their owners are licensed) and New South Wales (most commercial sex businesses and some street prostitution decriminalized; no licensing regime).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is: how has regulation impacted on the positive rights of sex workers? I argue that law reform has engaged a mix of neo-liberal and other approaches – not to increase personal or corporate freedom but as part of a practical strategy designed to control a range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olice corruption and organized crime. Neo-liberal regulation of prostitution in Australia has always been deployed in tandem with other modes of regulation – including new criminal law and policing strategies, planning law, health regulations, and (of course) moral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内地与港澳的区际司法协助与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进保 《河北法学》2008,26(3):132-137
我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区际司法协助是由《基本法》设定,并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一种法律合作形式。它以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和独立司法权为基础,通过各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来具体实施。因三地的法律制度差异较大,又缺乏上位法和上位司法权协调机制,在具体合作和制度建设中遇到不少难题,亟待更新观念,从理论与实务两个层面进行突破。各法域应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按照相互尊重、主动合作、注重程序、效率优先的原则构建合作机制和开展司法协助,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是中国本土政治法律实践的重要成果,但该领域大量的权利救济却很难进入国家正式的司法程序之中。“有权利无救济”的根源在于部门公法学知识生产的分散性,这导致对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性质的判断以及村民自治内外权利救济缺乏有效的理论和制度供给。“统一公法学”提供了一种整体化的知识生产模式,针对村民自治领域的权利救济需求发展出“社会公权力”理论和“统一公法诉讼”理论。这种整体化的知识生产明显优越于原来的分散化的知识生产,对于最大化提供公法领域权利救济机制,并表达中国自身公法文明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global sex panic around sex work and trafficking has fostered prostitution law reform worldwide. While the normative status of sex work remains deeply contested, abolitionists and sex work advocates alike display an unwavering faith in the power of criminal law; for abolitionists, strictly enforced criminal laws can eliminate sex markets, whereas for sex work advocates, decriminalization can empower sex workers. I problematize both narratives by delineat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legal ethnography of Sonagachi, one of India's largest red-light areas. I show how within Sonagachi there exist highly internally differentiated groups of stakeholders, including sex workers, who, variously endowed by a plural rule network—consisting of formal legal rules, informal social norms, and market structures—routinely enter into bargains in the shadow of the criminal law whose outcomes cannot be determined a priori. I highlight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law and sex markets 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al effects of criminalizing customers on Sonagachi's sex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最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充分回应了劳务派遣法律问题学术讨论达成的基本共识,但问题并未因此而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救济问题,不仅有利于解决劳务派遣被滥用的现实困境,也是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衔接的关键,学界对此研究甚少。现有关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规定,存在雇主责任制度失效、异地派遣滥用规制不足、社会保险费征缴主体责任缺失、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责任分配不公等问题。只有跳出单一视角,通过民事规则的完善、行政救济的补足和刑事制裁的法律创新的公私法双重路径,才能实质有效地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实现生存权保障和社会安全秩序的法益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