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亚观察》2000,(4):1-9
泛斯拉夫主义是起源于19世纪中东欧地区斯拉夫民族中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追求的是文化和种族上的认同感,它是现代斯拉夫各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产物。本文主要研究泛斯拉夫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及其对俄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谈到日本近代民族主义时指出:相对于19世纪20年代以后蔓延于欧洲的"群众性民族主义"而言,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属于在那之后出现的"官方民族主义"一类。按照安德森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术界对民族主义问题的持久研究兴趣缘于民族主义对近现代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也因为民族主义具有既对人类的安全、公正等最深层的迫切要求作出积极回应,又引起世界性的动荡和人类之间的大规模兵戎相见的两面性.在对民族主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方面,西方学术界显然走在了前面,但国内学术界对之的了解和研究似乎并不很透彻.西方学术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分为19世纪、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和自20世纪60年代延续至今天的三个阶段.当西方的民族主义研究进入第三阶段之后,各种不同的民族、民族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这对依然在当今的国际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运动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现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向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缓慢转型是20世纪上半叶巴勒斯坦地区民族主义发展的典型特征。这一转型分为3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体现为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叙利亚民族主义的复合体;20世纪20年代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萌芽的时期,它逐步放弃了与叙利亚统一的目标,并召开了4次巴勒斯坦大会;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最终形成,其突出标志是1936~1939年的反英民族大起义。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形成对于巴勒斯坦确立民族认同、进行社会动员、追求民族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内部矛盾、民众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独立性等历史局限性也对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越南史学界对越南19世纪改革思想的研究 19世纪越南的改革思想一向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学术界对19世纪越南改革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下半叶.因此,本文所说的19世纪越南改革思想,主要是指19世纪中后期所产生的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6.
泰国外语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初立国之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显示出多元化的特征。19世纪中叶泰国民族主义兴起以后,开始关注国家、民族、语言等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及语言教育政策,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泰国的外语教育从古到今始终在一个比较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18世纪末中国帆船对吧城、马尼拉的贸易逐渐衰退之后,到19世纪初期依然没有摆脱持续衰落的困境。与此同时,暹罗及安南的王朝兴替,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帆船对两国贸易衰退的势头,并促使彼此间贸易往来在19世纪初期再度兴旺起来。19世纪初期英国在据有新加坡之后所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得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而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可谓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对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主义理论以及民族主义运动在过去的两百年中无疑是对世界进程和世界面貌影响最为巨大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力量之一。先后出现于一战、二战结束后的两次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 ,不仅从根本上结束了自 18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与殖民统治 ,而且也开始推动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之后 ,昔日被掩盖的民族问题 ,更具体地说 ,民族分离问题日益凸现 ,并由于其对国际安全形势的重大影响 ,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冷战后 ,民族分离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呈升温趋势。在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以及原属埃塞俄…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我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了人们关切的大问题。广大华侨在海外遭受剥削和欺凌,他们关心祖国的命运,希望祖国富强。在亚洲觉醒的历史潮流中,由于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宣传,促使缅甸华侨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和民族觉醒。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在亚洲东方崛起。明治年间日本就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19世纪末对华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霸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从此走上了以武力侵略征服中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