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一贯认为,越南尽快从柬埔寨全部撤军是解决柬问题的关键,越南应该尽早提出一个时间更短的、能为各方接受的从柬全部撤军时间表。李鹏总理在曼谷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认为越南从柬埔寨全部撤军最好在明年6月以前。中国这一主张是有充分理由、合乎逻辑的。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只需9个月,越南从柬撤军不应超过这个期限。按越南自己的说法,到今年年底前将撤军5万,即现有侵柬越军总数的一半。那么,剩下一半,到明年6月底前完全可以全部撤完。人们记得,越南派遣20万大军入侵柬埔寨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2日出版的《文摘周刊》转载《环球人物》第5期题为《戈尔巴乔夫后悔了》的文章,说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披露了他对苏联改革往事的反思。戈尔巴乔夫说:“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使苏联社会大开放,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国内工业受到致命打击,极少数人一夜暴富,钱财数额之巨仅次于美国的大亨,而贫穷的人数却超过了苏联时期。”从这篇报道看,似乎苏联解体的责任要由戈尔巴乔夫承担,他现在后悔了。  相似文献   

3.
1999年,《苏维埃俄罗斯报》转载了所谓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美国大学"发表的一篇耸人听闻的讲话——"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尽管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和戈尔巴乔夫本人进行了澄清和辟谣,但至今相信该讲话"真实"者,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大有人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戈尔巴乔夫本人的态度有关。虽然戈尔巴乔夫曾否认他在土耳其的讲话,但在多数场合,他做了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表态,甚至默认这一讲话。戈尔巴乔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某些表演,实际上是做给西方看的,意在表明:他是铲除苏联"犯罪的极权制度"和结束"冷战"的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2000年5月主办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阳际学术研讨会上,保加利亚科学院副研究员米哈伊尔·基列夫作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的发言。他认为,苏联解体的“第一个主要的和基本的原因”是1956年以后形成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正是这一路线成了后来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前提。在分析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背叛时,基列夫引用了戈尔巴乔夫1”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演讲的自白,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纽约州的西点军校发表讲话。宣布阿富汗战略的调整方案。其中包括2010年夏季之前向阿富汗增兵3万人以及美国从2011年7月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撤军。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2日《文摘周刊》转载《环球人物》第五期的文章,题为《戈尔巴乔夫后悔了》。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披露了他对苏联改革往事的反思,谈到苏共垮台,他说:“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接着他又说:“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使苏联社会大开放。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国内工业受到致命打击,极少数人一夜暴富,钱财数额之巨仅次于美国的大亨,而贫…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右倾盲动路线的成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 ,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因此 ,确实存在着能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从 1 987年秋苏联的形势来看 ,由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已经偏转 ,苏联这艘巨大的航船是否会触礁沉没 ,这是身处北美的我们当时关心的一个问题。早在 1 985年 6月 ,利加乔夫这位新的意识形态领导人在向科学院发表讲话时就说过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范围内进行 ,不会走偏方向 ,发展市场经济或私营企业”。1 987年 3月 ,苏联广播电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有…  相似文献   

8.
戈尔巴乔夫要建立强大的苏联,使之与美国抗衡,首先必须改革经济,这是至今他的前任们尚末实现的。戈尔巴乔夫企图搞什么样的改革呢,又是什么阻碍着改革呢?(一) 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使苏联人民放下心来。这是因为他年富力强,与前任者年老休弱形成极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考虑到平均死亡年龄,他要实施自己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继续干十年或十年以上。能够这样连续任职,较之以前可以说是重大的变化。此外,他在处理面临的诸问题时所表现的迅速和果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以后,苏联党和人民的叛徒戈尔巴乔夫最终亮出了他所导演的一场骗局的底牌:“应该改变制度,我当时(按:指他刚上台时)就得出这个结论。但是一开始,社会还没有作好准备,就这样提出问题,那将一事无成”,“就我的工作而言,我一生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我感到安宁”。不过,倒也应验了中国民间一句谚语,叫作“作贼不打,三年自招”,戈尔巴乔夫把时间拉长了一点,6年之后,也就是他搞垮苏联社会主义之后才不打自招的。苏联解体之后,许许多多正直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感到受骗上当了。本文介绍的叶·利加乔夫就是这…  相似文献   

10.
《真理的追求》编辑部 2 0 0 1年 2月收到徐葵研究员 1月间的来信 ,信中说 :“贵刊 2 0 0 0年第 10期刊登了捷克《对话》杂志1999年第 146期发表的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美国大学的讲话。我读后对这篇讲话的真实性感到有些怀疑。去年年底我在同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的顾问阿纳托利·切尔巴亚耶夫的一次通信中向他询问此事 ,并向他提出如果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美国大学作过讲演的话 ,请他把讲演稿全部寄来。本月 12日我收到了他的回信 ,他在信中指出《对话》杂志 (捷克一家传媒———本刊注 )发表的这个材料是伪造的 ,戈尔巴乔夫根本没有到土耳…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南亚地区而言,自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带有美苏冷战鲜明烙印的阿富汗战争宣告结束,美巴与苏印抗衡的基本格局也不复存在.然而,冷战之后的南亚地区并不平静: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趋于激……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初,尼克松针对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出了《1999:不战而胜》一书。与戈尔巴乔夫声称的“政治立场应当摆脱意识形态的狭隘偏见”,“争取国家间关系非意识形态化”等主张截然相反,在尼克松看来,“我们与苏联的竞争是军事、经济和政治性的,但美苏之争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苏联想要传播共产主义和毁灭自由,而美国则想要阻止共产主义和传播自由。”他断言:“如果我们学会将遏制、竞争和谈判三者相结合,我们将在1999年之后有能力取得真正的和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一)关于《新思维》的思维西方的宣传把苏联演变说成是“共产主义的大崩溃”,是“马克思主义的死亡”。而我们认为苏联演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现代修正主义的总破产。其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戈尔巴乔夫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个修正主义者。他所推行的是一条右倾盲动的机会主义路线。最先预见到“新思维”可能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造成巨大震荡的一位名人,是美国政治家布热津斯基。他看出“克里姆林宫出现一位修正主义的总书记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新思维”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失…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对苏联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深入,但现在仍有些人不看事实,还停留在中苏大论战时期对苏联的认识水平上,把苏联剧变说成是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否定斯大林造成的。本文不是全面评述他们的观点,只是就被某些先生歪曲的史实做些澄清,告诉读者关于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期一些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杨晋川苏联演变和解体是“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苏联共产党内占主导地位的结果。“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指导“改革”的思想理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改革”的目标模式和追求的社会理想。“新...  相似文献   

16.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政治与道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酝酿和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特别强调道德原则,强调人道主义.这首先源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一斯大林模式、特别是对斯大林的农民政策和斯大林对无辜者进行镇压的否定,他想重新塑造社会主义的形象,让社会主义为人服务.在改革过程中.苏联各种矛盾暴露出来,地方分离势力迅速发展.道德优先的政治理念阻止了戈尔巴乔夫用武力去维护国家的统一.苏联解体了,但没发生流血冲突.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俄国政治中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传统.他不仅注重目的的合理性,而且注重手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轨迹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尔巴乔夫看到了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及其对经济改革的阻碍作用,他先是通过公开性动员社会舆论,寻求人们对改革的支持。随着公开性的发展,苏联历史与现实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揭示出来,要求根本改变斯大林政治体制的呼声占了上风。在这种社会情绪的推动下,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转向了多党制、总统制。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阿富汗曾经发生了两次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人民战争,一是1838—1842年的第一次阿富汗战争,二是1878—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关于这两次战争的起因,苏联史学家认为是“英国要占领这个国家”而导致的,同时他们说沙皇俄国没有任何侵略阿富汗的打算,没有和英国争夺阿富汗的意图,“俄国的危险是不存在的”。这一方面把侵略阿富汗的罪名全部推在英国身上,另一方面却极力美化老沙皇,为老沙皇的侵略扩张政策辩护。他们篡改和歪曲历史,企图掩饰沙皇俄国在阿富汗和整个中亚地区称霸的不光彩历史,以此为苏联今天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辩护。然而,历史是任何  相似文献   

19.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任以来,苏联的新领导者们除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外,还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在苏共纲领新修订本中,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自治作为苏联政治体制发展的战略方针。两年多来,苏联在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不少探讨与尝试。下面对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观点作一介评。  相似文献   

20.
智取遵义城     
那是1935年1月4日,我率领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在黎平整编后,向乌江进发。途中,师政委刘亚楼跑来命令我们。他说:“四团已控制了乌江,上缴决定,你们六团立即渡江,直取遵义城”!刘政委他还叮嘱我们:“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快速攻下遵义城,为后面的大部队打开通路,减少损失”,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