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嘎查的骄傲     
在我们嘎查,提起廷·巴特尔书记,每个牧民都会向您讲述关于他的故事、传说……廷·巴特尔是我们嘎查的骄傲、牧民的主心骨。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我们嘎查党支部书记,已连任四届嘎查长的他面临着严峻的现状:自从草畜承包后,虽然部分牧民走上了富裕路,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牧户,由于粗放经营,不会精打细算,没几年就坐吃山空了,草场超载放牧,沙化严重,有的地方草短得连老鼠肚皮都遮不住。廷·巴特尔和班子成员商量,必须下大力整顿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五期以《草原的儿子》为题,刊发了一组关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的报道,介绍了廷·巴特尔——一个将军的儿子,扎根牧区28年,带领牧民改变传统落后观念,脱贫致富的事迹,并采访了他的父亲,内蒙古自治区原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原政委廷懋老人,请他就儿子成长的经历谈了自己的看法。 5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向廷·巴特尔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和干部要以廷·巴特尔为榜样,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的要求。 本期我们又组织了一组与廷·巴特尔相识、相知的牧民、上级领导的文章,从各自角度介绍了他们眼中的廷·巴特尔,以便使读者对廷·巴特尔进行多方位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世界著名的大牧场。那里,有一个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名字叫廷·巴特尔。1974年,廷·巴特尔高中毕业了。这一年,父亲廷懋也结束了文革初期的“囚禁”生涯,即将出任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趴在父亲用过的军用地图上,他选择了地处浑善达克沙地的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去吧!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父亲的话更加坚定了廷·巴特尔的决心。告别生活了19年的呼和浩特,他和当地40多名知青,怀着年轻的激情和梦想来到了洪格尔高勒苏木(乡)。生活的贫困、交通的不便,远远超出了他的想…  相似文献   

4.
我们蒙古族有一句谚语,译成汉语就是男子汉的心胸能够装进一匹备上鞍子的马,也就是说,这个人胸怀宽广。廷·巴特尔就是这样的人,他以宽广的胸怀默默地为草原和草原上的人民奉献了青春、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广大牧民的赞誉。 廷·巴特尔对嘎查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自从他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快10年了,嘎查报销的正常接待费和油料费一直是零的记录。记得1998年嘎查账目公开时,全嘎查报销一年的发票,只有一笔仅58元的面包、饼干和茶叶的钱,那是嘎查牧民开大会开得晚了,牧民们共同吃饭的全部费用。10多年没有报销正常的接待费和油料费,不是因为嘎查没有来过领导、没有事情出过车,而是廷·巴特尔自己把这些费用全都包下了。对很多交通便利的地方来说,出车是件容易的事儿,可对于我们居住在浑善达克沙地的牧民来说,出车就相当难,特别是风天、雨天。可廷·巴特尔无论何  相似文献   

5.
廷·巴特尔是原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廷懋将军的儿子。19岁时作为一名知青自愿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至今已在草原上渡过了二十八个春秋。多年来,他没有利用父亲的将星去光彩自己,而廷·巴特尔是扎根草原,甘心为改变牧区落后的面貌奋斗,情愿为改善牧民贫穷的生活努力。他现在的“官职”虽然只是个嘎查书记,生活上也不算富裕,但他却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他的言行中闪烁着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正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五期以《草原的儿子》为题,刊发了一组关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的报道,介绍了廷·巴特尔——一个将军的儿子,扎根牧区28年,带领牧民改变传统落后观念,脱贫致富的事迹,并采访了他的父亲,内蒙古自治区原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原政委廷懋老人,请他就儿子成长的经历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6月1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呼和浩特举办廷·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廷·巴特尔同志是老将军、老领导的后代。他主动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和多次返城机会,扎根草原28年,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为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汗水。他作为一名新时期农村牧区的基层党员干部,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生动地展示了当代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干部的崇高精神风范,为全区广大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树立起一面旗帜。他的…  相似文献   

8.
这就是我们要采访的廷·巴特尔吗? 关于他,从四面八方不同渠道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让我们无法像以往的采访一样,事先就对人物或事件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有人说,他与众不同——不恋城市,酷爱草原;也有人说,他忠于爱情——为情所系,扎根草原;更多的人说他是“三个代表”的忠实践行者,不为名,不为利,一心想着老百姓…… 带着种种猜测,我们来到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的阿巴嘎旗(旗相当于县)洪格尔高勒苏木(苏木相当于乡)萨如拉图亚嘎查(嘎查相当于村),走进廷·巴特尔的家,走进他的生活。 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脸膛红润、体魄健壮、完全牧民化的中年汉子。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廷·巴特尔给我们作出了现实回答。一个省级领导的儿子,他没有得用父亲的将星去光彩自己,而是一脚踩到草源深处,几十年如一日,甘心为改变牧区落后的面貌奋斗,情愿为改善牧民贫穷的生活努力,如果不是一个胸怀远大理想、肩负历史重任的真正的共产党员,常人实难做到。廷·巴特尔“官职”虽然只是个嘎查书记,生活也不算福裕,但他却是“精神上的富者”,在他的言行中不时闪烁着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切实体现着江泽民总书记倡导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坚信,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推出他的行进事迹,一定能引起社会广泛的反响。  相似文献   

10.
出身于高干家庭,作为将军的儿子,只要自己愿意,他生活和事业的机遇很多很多,可是廷·巴特尔(意:英雄)却选择了只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无怨无悔,一直走过去。1974年,和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下乡知青一样,廷·巴特尔带着青春的热望和稚嫩的理想,告别呼和浩特,踏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来到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雅嘎查(汉名月光大队)插队落户。光阴荏苒,岁月如诗。28年后的今天,当时嘎查的知青全部返城,只有廷·巴特尔不改初衷,在广袤的草原上圈定了自己的人生坐标,牢牢扎根于这块土地,把满腔的挚爱和赤诚奉献给牧民…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的后代,廷·巴特尔自觉自愿地当了牧民,这本身就不同凡响;在28年里,他带领当地牧民改变那里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步步走上文明、富裕的生活,这更是不同凡响。尽管组织上给了他很多荣誉,但那28年,毕竞是廷·巴特尔多梦的、同时也是充满多种机遇的年华啊!他为什么选择了牧区,选择了难苦的生活?为了寻访廷·巴特尔成长的足迹,我们拜访了他的父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原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原人大主任、原中顾委委员、1955年内蒙古第一批被授衔的四位少将之一的廷懋老人。 精神矍烁的老将军在家门口迎着我们。这是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的后代,廷·巴特尔自觉自愿地当了牧民,这本身就不同凡响;在28年里,他带领当地牧民改变那里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步步走上文明、富裕的生活,这更是不同凡响。尽管组织上给了他很多荣誉,但那28年,毕竟是廷·巴特尔多梦的、同时也是充满多种机遇的年华啊!他为什么选择了牧区,选择了难苦的生活?为了寻访廷·巴特尔成长的足迹,我们拜访了他的父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原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原人大主任、原中顾委委员、1955年内蒙古第一批被授衔的四位少将之一的廷懋老人。  相似文献   

13.
廷·巴特尔由将军之子到牧民的儿子,他用一个普普通通共产党员的生活和奋斗历程,诠释了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什么叫新时期农村牧区优秀基层干部,什么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6月23日开始以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及全国地方报纸对廷·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同时,中央宣传部决定,组织廷·巴特尔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及部分省(区、市)巡回报告。一时间,廷·巴特尔的先进事迹不仅在他所生活的草原上广为传颂,而且渐渐地不径而走,从地方到中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注意,一个新时代草原英雄形象在越  相似文献   

14.
廷·巴特尔同志作为一名新时期农村牧区的基层党员干部,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生动地展示了当代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干部的崇高精神风范,为基层广大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树立起一面旗帜。学习廷·巴特尔同志的先进事迹,必须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争做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一要树立群众观念。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始终不渝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薄了,对新时期农…  相似文献   

15.
牧民的贴心人──记乌拉特中旗努和日勒嘎查党支部书记阿拉腾其其格阿荣阿拉腾其其格是乌中旗乌兰苏木努和日勒嘎查党支部书记。她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为党为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妇女干部,全国民族团结先进...  相似文献   

16.
对于幸福的理解或者叫做解读,就像植物世界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类没有相同的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尽管有许多答案可能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总会有所不同,哪怕这种差异是很微小的。从本期向读者重点介绍的廷·巴特尔身上,我们应该有这种感觉。 作为将军的儿子,廷·巴特尔的许多行为让人不解:有多么根深叶茂的一棵大树,你为什么不去那儿乘凉呢?西装革履是一种生活方式,毡帽马靴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后者就一定比前者更能体现英雄气概吗?做一个将军,做一名牧民,或者做一位科学家,哪一个能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呢?结论似乎很清楚,但又不是很确切。巴特尔就是巴特尔,廷·巴特尔的思想方式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他成了“一个有益于人民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登     
一、嘎查(村)党支部应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经济发展上发挥作用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应努力成为思想上的先行者、开拓者、创新者,要在思想上征服群众,自己必须做到之后才能引导群众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支部成员自己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事。要善于引导群众走致富路,善于“引”导人民群众向典型学习。二、嘎查(村)党支部成员应在以身作则、带头致富方面发挥作用嘎查(村)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和村  相似文献   

18.
廷·巴特尔是新一代党的基层工作者。他情系草原、扎根牧区,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在20多年的艰苦奋斗过程中,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实践了一个模范共产党员的人生观,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计个人得失,造福于人民群众的时代楷模。廷·巴特尔与农牧民群众结下深厚的情谊。早在插队时,当地群众像阿爸阿妈那样地照顾插队知青,学习和吸收乡亲们勤劳质朴的品格,成为伴随他一生的精神财富。身为知青和干部子弟,他放弃回城工作的机会,也没有像其他同龄人那样去寻求做官发财之道。他安心基层,扎根牧区,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和群众…  相似文献   

19.
《洗涤灵魂诚实做人》一文,是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党委书记王印在学习廷·巴特尔活动中的体会文章。文章写得很朴实,很实在。读后,让人感到是真真切切的有感而发,是心灵被深深触动后的感情流露,是经过深入的思考与剖析之后的心灵自白。现在把这篇文章推荐给读者,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目的是让大家共同感受一下这位党委书记的心理感受,都来认真地想一想,怎样找准自己的位置,怎样做人,怎样为“官”。廷·巴特尔的事迹家喻户晓,他的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的精神,他的以劳动为荣,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千万读者,也为领导干部怎…  相似文献   

20.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托里嘎查地处克旗西部的贡格尔草原上。近年来,托里嘎查党支部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坚持以达小康总揽全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牧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畜牧业和脱贫致富做文章,因地制宜,走科学养畜、建设养畜的路子,使当地的畜牧业生产不断向“优质、高效”迈进。一、实施“五个一工程”,发展现代畜牧业。1995年哈斯特木尔当选为嘎查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团结党支部一班人决定从加强基础建设入手,加大实施“五个一工程”力度,改变祖辈流传下来的粗放型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