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求什么样的富裕?似乎是每个人都能说出点道理的问题,但从时下的某些求富之道来看,着实有一些人陷入了误区。一日追求金钱为富。一大教”、“大亨”这类旧时的俚语黑话,已经成为他们眼中“富裕”者的专用语。似乎一旦拥有了大量的金钱,就被纳入富裕者的行列。南方流传的“一万两万贫困户,十万八万刚起步”之类的民谣,就明白无误地传递着以代为艺的富裕观。由于把钱看成是富裕的全部,不少人把对富裕的渴望换算成对金钱的力狂追求。为了钱可以出卖灵魂肉体,不顾起码的礼义廉耻;为了钱可以造假贩议,不惜残害消费者的性命;为了钱可…  相似文献   

2.
试论理想与金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现在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没有理想,没有纪律的表现,比如说,一切向钱看”。邓小平的告诫,切中时弊。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往往与“一切向钱看”有关。因而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金钱的关系,就成了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理想与金钱,实际上讲的就是理想与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伶仃洋畔,深圳蛇口工业区微波山下,一块上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标语牌巍然矗立。风雨十六载,这句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口号,今天恐怕谁也不会有任何疑义,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事实早已证明。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冲...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躯体总是以惹人厌烦告终。除思想以外,没有什么优美和有意思的东西留下来,因为思想就是生命。”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说过:“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古往今来,真正有力量,有作为的人,都是有思想的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只能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他活着,除了金钱之外,不会知道  相似文献   

5.
“假日旅游”在神州火爆,尤其在今年“五一”的7天假日中,全国有超千万的人出门去外地旅游、观光,陶冶情操,活跃心身,又拉动内需,繁荣市场,真是好处多多,可贺可嘉。 但依我之见,“假日充电”确也很必要。如今是“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信息就是财富,各行各业、各界人士都离不开、少不了对知识的充实提高,对信息的开发与应用。“假日旅游”诚然是好,“假日充电”也很必要,不必一股劲儿地往“出门旅游”道上跑,也不妨提倡“假日充电”,促进自我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趁“假日良机”,在家里或去图书馆、阅报…  相似文献   

6.
关注移民热     
曲哲涵 《党政论坛》2011,(14):16-16
由招商银行等机构新近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投资资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裕人群中,近60%的人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有钱人移民海外,是否会带走大量财富?有多少“知识精英”在流失?面对新一轮的移民热,社会各界有许多担忧、质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和知识将取代金钱和权力,成为社会的基本财富和资源,但这并不能改变人是社会宝贵资源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论断。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最终是要靠人控制和影响的,知识经济的竞争,归根结蒂是掌握知识的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21世纪的高科技竞争中稳操胜券。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引导人怎样做人。通过启发、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提高人的单一素质转向提高人的全…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应该把人脑仅仅作为“贮存器”,而更重要的是打开人脑的各种贮存通道,使之无限制地进行各种“软件工程”,而对大量的信息采取外存的形式。这样,人们的脑子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大量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就是现代社会的财富和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脑子里从来不去记忆人类已有的知识,而留出空间去思考人类未知的知识。在大量信息采取外存的形式下,如何有自的、有选择地使这些信息输入大脑贮存通道,靠的就是人们的情报意识。  相似文献   

9.
财富不愿外露与美国富人们不一样,法国富人们不太愿意谈论自己的财富,尤其是不想公开自己的财富数字。富人们不愿让传媒采访,对自己的财富组成也毫不展示透明度。这种习惯与法国人重视自己私生活的秘密有关,但更与法国文化的重价值、轻金钱,重精神、轻物质的传统有关。长期来法国人在社会生活中看重个人发展、个人自由,衡量工作与事业的成功也将价值放在金钱之前。因此,唯利是图、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受人鄙视。近10年来,这一风气逐渐有所变化,这也是经济危机促使人们的心态发生的变化。但即使是今天,人们也还未把金钱放在第一位。最近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占多数的法国人(59%)认为人的价值重于金钱。而认为金钱价值优于一切者只占6%左右。因此,具体了解、揭示法国富人们的状况是颇不容易的事。当然,达里还有一个税务的问题:法国是一个福利国家,因此税务很重,而拉丁民族始终讨厌政府的税务。因此就产生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金钱”,实质上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形象与党的事业。在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周围世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对钱即货币的依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面对金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金钱作为利益的象征物,自然有它进步的一面。但人的利益是多元的,绝非仅仅是物质利益。认为金钱万能,认为只要攫取了金钱,就等于得到一切,连资产阶级有识之士也认为失之偏颇。我们承认,钱是生活的必需,但要钱就得付出劳动,而不…  相似文献   

11.
金钱,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和财富的代表,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类社会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赚钱与花钱,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金钱本身是中性的,既无姓社姓资之分,又无是非好坏之别。但是,围绕如何赚钱和花钱,就有了是非、好坏、美丑、善恶、崇高与卑劣等等的区别,就有了义与利的千古之辩和对拜金主义的褒与贬。尽管金钱本身并不理会这种种争论与褒贬,仍以其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推动着社会经  相似文献   

12.
义利观剖析     
“利”者,势利、利益、利己也,“义”者,道义、道德、规范也。“义”与“利”两者关系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利益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契合与融通。对“义”与“利”的争辩古已有之。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其一,主张“义”与“利”对立。一味把金钱与财富看成毒蛇猛兽,是盛开罂粟花的罪恶根源。孔夫子曾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袁柯加以发挥道:何必言利,唯有能义而已矣。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影响悠远绵长。及至宋明理学来嘉之辈,孔孟义利观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境界     
我们曾批过“学而优则仕”,批得过了头,就有了读书无用论,于是,又批“读书无用论”。现在倒无人倡言读书无用,相反,有的是文凭热,但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金钱比什么都重要的当口,读书无用也是很有市场的。所幸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总有人在读书,还有些人在认真...  相似文献   

14.
一家机构随机调查,在“什么是最重要的”一栏里,整理出五种主要答案:A.知识比金钱更重要:B.能力比知识更重要。C.权力与关系比能力更重要;D.金钱比权力与关系更重要;E.活着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相子国 《民主》2005,(11):16-17
什么是财富?有人讲物质资源是财富,存款、股票、汽车、住房、收藏品等等都是财富;更有人补充讲,精神资源是更宝贵的财富,知识、阅历、地位、荣誉等等更是金钱买不来的财富。那么到底什么是财富?财富是什么?笔者借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剖析一下经济学中的财富与国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3,(18):50-51
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精神。教育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但变化气质非常难得。《礼记》上有两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老师有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什么叫“经师”?古代教各种各样知识学问的人。你看现在的幼稚园、小学老师,上至大学教授,不过是传播知识的经师而已。我也做过大学教授很多年,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博士也很多,我自己就笑,我跟他们说,  相似文献   

17.
马德 《党政论坛》2013,(24):31-31
生活中有一种慌乱就是,你不是一个喜欢金钱和权力的人,可偏偏有一笔钱和一个位置摆在了你面前。  相似文献   

18.
蒋元明  韩一民 《民主》2006,(11):45-45
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校长们给自己的一些名教授起了个绰号,叫“跳蚤教授”,因为他们见高薪而跳槽,哪儿能给钱多就往哪儿跳:你给年薪一百万,他跳来了,别人给一百五十万,他立马又跳走,跳得校长们心烦,说他们追逐功利比追求学术更来精神。现在不少名教授出门有车,进门有别墅,还有女助手,气派得很。其实,教授们算是活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更是财富,干嘛要守着知识、财富穷哈哈的呢,干嘛有钱不要,非“君子固穷”,当孔乙己不可?现在的学校已今非昔比了,许多地方的教育都变成一大产业,可以赚大钱,高收费加上乱收费,财源滚滚。扩校扩…  相似文献   

19.
“钱”,本来是一种货币的符号。货币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金钱这个东西,有人斥之为万恶之源,但也有人说它“能使鬼推磨”。这两种评价,似乎都不够公道。因为人类社会出现商品交换以来,金钱便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  相似文献   

20.
张乃良 《学理论》2010,(23):188-189
杜十娘故事的套路实际上是中国文学史上习见的“士妓之恋”,宋元杂剧中就已经开始在舞台上盛演这一类故事了,这类故事的结局常常走向悲剧。对悲剧成因的探讨在以往的解读中,更多是挖掘封建礼教的罪恶,忽视了明代中晚期后崛起的金钱势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实际上,杜十娘的悲剧成因除过礼教的巨大潜因之外,就是金钱对杜十娘爱情的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