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荒人曾有过令国人起敬的开发荒原的辉煌历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北大荒人又擂响了农、林、牧、工、商、副业全面开发的战鼓。如今的北大荒,已不是昔日的粮食“一花独放”,而呈现出多种经营、百业竞发的旺盛景象。 北大荒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金秋时节,踏上“北大荒”这片流金的黑土地,可以感到,40年来,北大荒人不仅把这里变成了为国家生产上千亿公斤粮食的“北大仓”,而且还以超常的见识建起醒目的“人才大厦”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50年代,10万复转官兵到北大荒垦殖之时,就曾因地制宜建起一批“帐篷小学”。20多年后,这类学校已遍及全垦区的每个角落,2500多个生产队也有了  相似文献   

3.
滕宗仁 《学理论》2008,(18):66-69
要想树一方文化,必须有一方文化的历史底蕴,否则,便是无源之水。鸡西地处北大荒的门户和腹地,有些人说“不仅是地理上的北大荒,也是文化上的北大荒”。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新开流文化从历史上看内涵博大精深,气势宏伟,其文化覆盖面地域广,是跨地域、跨国度,具有品位高、底蕴深的大文化。  相似文献   

4.
谭小萍 《团结》2005,(1):41-42
“歌王”阚培桐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紧临中苏边境的北大荒。每天,在北大荒建设兵团852农场,总有几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唧唧喳喳拽紧一位大学刚毕业的支边男青年的衣服,央求他唱那些好听的抗战歌曲给她们听。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小兴安岭的茂密丛林中,曾经活跃着许多骁勇善战的抗联战士的身影,抗战歌曲也曾在这片土地广为传唱。那位支边男青年就唱开了,他唱了一首又一首,他可以唱上一整天毫无重复。他由于拥有了一肚子抗战歌曲而得到众人的爱戴、敬佩而被冠以“歌王”的美称。待到那群酷爱听歌的小姑娘之中的一个长大成人,“歌王”娶了她。在农…  相似文献   

5.
宝泉岭很小,小到你在中国地图上无法找到它的位置;宝泉岭很大,寂寞无言的黑土地汲取着几代人的汗水和挥之不去的记忆:黑龙江农垦50多年的变迁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在亘古荒原上开发建设起来的“北大荒”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如今宝泉岭又为这个奇迹赋予了新的内容:宝泉岭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实现了“养  相似文献   

6.
五六十年代,在七十万平方公里的龙江黑土地上,形成了三大可贵精神,这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这“三大精神”是黑龙江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我省人民在开发和建设龙江四十多年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已成为龙江3600万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宝贵的精神食粮。 一、提高对“三大精神”的再认识 三大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基本可以概括为:立足本职、为国争光的爱国敬业精神;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开拓进取精神;尊重科学、讲求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不怕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创业精神;胸怀全局、兴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1.立足本职,为国争光的爱国敬业精神,集中体现在大庆人为甩掉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夺取石油会战的胜利,而后又创造了连续20年稳产5000万吨原油的奇迹;集中体现在北大荒人艰苦创业,把北大荒建成“北大仓”进而又在龙江这片黑土地上建成了商品粮基地、石油基地、木材基地、煤炭基地和机械工业基地,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开拓进取精神,不仅体现在大庆石油会战、北大荒和大小兴安岭开发创业阶段,更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我  相似文献   

7.
徐珣 《各界》2010,(5):11-13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这个知青队伍中的“小江苏”,在《北大荒》内刊打工时,居然结识了聂绀弩、吴祖光、丁聪和丁玲这些蜚声中外的文化大名家。  相似文献   

8.
王佐书1947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12月,在北京度过了20年青春岁月的他,背起行囊告别亲人,来到冰天雪地的北大荒,由一名高三学生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绥滨农场的木工。十年的北大荒艰苦生活,磨励了他的意志,也磨励了他的思想。1977年恢复高考,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矢志不移地做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从事教育工作15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心,从一名知青,到一名教师,又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的新闻报道工作是伴随着农垦事业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在四十多年的垦区开发建设史上,垦区新闻队伍的发展壮大也有光辉的一页。当时,成千上万名专业、业余新闻报道骨干,辛勤笔耕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伟大业绩。不仅为宣传北大荒宣传黑龙江垦区,扩大垦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又一批垦区的新闻报道骨干,并使北大荒精神成为众口皆碑永远难忘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北大荒精神的发展史是几代北大荒人用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铸就的,它既融入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内涵,又凝聚着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的精神风貌。北大荒精神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经久不衰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奋斗、拼搏进取的最有效的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6)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荒深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曾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上。"如今的北大荒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已经率先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老兵新传》讲述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老兵们脱下军装,拿起锄头,来到东北边陲开发北大荒的动人故事。它奏响屯垦戍边奋斗者的号角,燃起熠熠发光的北大荒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北大荒人背负使命筑梦前行。  相似文献   

12.
北大荒神话     
刘金祥 《学理论》2008,(11):91-93
我是北大荒虔诚的文化臣民,多少年来我的心是梦是眼是耳是思想是情感是经验是智慧是凝神关注屏息谛听着我的粗野旷远丰瞻源沉的北大荒。北大荒的厚土层层叠叠装订成一册厚重的历史,北大荒的太阳被朔风吹散成片片红霞落满原野生长出满山遍地的大豆高梁,北大荒的沃土、北大荒的山路曲曲弯弯缠绕成虬结如龙的魂魂心结,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0月1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从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新中国迈上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康庄大道,在绵延千年文明的这片大地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从这一天起,中国工人阶级摆脱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成为了国家的领导阶级,  相似文献   

14.
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与中国中小企业的合作交流,并将其作为政府间合作的重要内容。从“两部一省”到“四部一省”;从借力港澳到中法合办;从“搭车”广交会到独自办展;从花城会展扩至“亚洲第一展馆”……肩负着为全国广大中小企业搭建通往世界桥梁重任的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在举办首届活动仅仅一年后,即将隆重揭幕的第二届盛会就大步迈出了从“国字号”展会向“国际级”展会跨跃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5.
诚信无价     
张军才 《民主》2005,(11):45-45
“徙木立信”的战国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了,一根普普通通的木头,从北城搬到南城,可得五十金。秦始皇仰仗商鞅的变法,从“徙木立信”这件取信于民的小事开始,最终成就了一统中国的大业。“小”和“大”竟然有着如此的辩证,直白的说明了一个道理——“诚信”无价。  相似文献   

16.
李新生 《侨园》2013,(7):76-76
<正>"裸婚"这个名词的出现,充其量也不过10年。其实,"裸婚"从古到今都不乏有之,我只觉得"裸婚"这个名词被广泛传播来得晚了些。提起"裸婚",让我回忆起上世纪中叶北大荒的垦荒队员,他们的婚姻很多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发生的。上世纪我下乡到北大荒,那时老垦荒队员已经用自己的手盖起了一排排茅草房和红砖房,尽管有些人还住在帐篷里,但是垦区已经基本解决了住宿问题。我在农场和那些比我早些年到北大荒的老垦荒队员们交谈中,知道他们来北大荒时的很多故事。那些故事中好多跟婚恋、跟住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张健雄 《党政论坛》2008,(24):31-31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一是在地域上从美国延伸到欧洲,在内容上从“军事威胁”扩大到“经济威胁”和“模式威胁”。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理论导刊》2023,(5):4-11
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历经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化”对其形态的塑造力与“中国话”对其内涵的构造力,共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态变迁与内涵重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完整演绎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孕育成形到成熟定型的形态进化过程,推动现代化从“工业化”的雏形、“四个现代化”的外形、“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外型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重构逻辑,推动现代化的概念范畴从单一碎片化走向全域系统化、理论特质从共同特征走向聚焦本国特色、价值意旨从物的现代化走向人的现代化、内容指向从现代化国家走向现代化强国。但“中国化”与“中国话”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场域融合互动,“中国化”对“中国话”的融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话”与“中国化”的互动建构了新现代性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垦区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发展而成长,历经60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拥有170万人口、113个农(牧)场的高度现代化的国有农场群。发展繁荣北大荒文化,不仅是统一意志、凝聚人心的需要,更是锻造农垦队伍、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和实现“两个领跑”的需要。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国家重要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中国以瓷立名。早在数百年前,精美的中国陶瓷从丝绸之路流到西方后,倾倒了西方的皇亲贵族,以至“瓷器”一词,后来竟成为西文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