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信仰者集团崛起及其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者集团是20世纪末在以色列崛起的犹太右翼院外集团。其崛起是以色列建立以来社会全面转型、特别是“六五”战争后社会意识形态剧变的结果。以色列建国后,工党锡安主义逐渐衰落,为犹太意识的抬头提供了空间。“六五”战争导致以色列人弥塞亚情绪和“大以色列主义”抬头,还导致工党锡安主义破产。信仰者集团以“新锡安主义”为主要意识形态,以在被占领土上开展定居运动从而推动神圣拯救为主要使命。它阻碍着中东和平进程,使以色列进一步深陷孤立处境,也在改变以色列社会意识形态图景和政治力量结构,推动以色列政治向右倾化、宗教化倾斜,还对以色列民主政治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锡安主义和纳粹主义在民族、种族及如何处理德国犹太人问题等方面有相似的观点,二者都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优等民族,德国犹太人不属于德国人,主张种族分离。纳粹主义对犹太人的迫害客观上有助于犹太人“回归锡安”。在此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锡安主义和纳粹主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进行了相互利用性的秘密合作,对以色列国的建立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权威学者,米·爱普施坦认为后现代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式微,宣告了21世纪“创新”时代的开始。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创新并非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从有到异的转变。爱氏将后现代之后的文化发展趋势冠名为“普罗透斯主义”,他预言21世纪及以后的未来文明将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文明,后现代主义是这一文明的原始雏形,而当下我们正处于这一文明的初始阶段。爱普施坦对普罗透斯主义的辩证阐释,体现了其继承自俄罗斯哲学核心观念“万物统一”的综合性思想。  相似文献   

4.
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实践行动。它以美国社会日趋多样化为基础,以“宪法民主”、“政治承认”和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武器,要求主流社会给予亚文化群体平等地位并承认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使美国成为一个文化价值观多元、各社会群体相互平等的社会。本文以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教育界的情况为例,通过对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理论和主要论点的考察和分析,来揭示它争夺文化价值观话语权力、重新确立美国国民性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阿以民族冲突的实质是阿以两个民族之间的领土之争,利益之争。自昔至今,阿以冲突就夹杂了民族的、宗教的和大国背景等各种因素,加之阿以民族冲突在历史长河中的嬗变,使阿以问题更加错综复杂。综观阿以冲突的历史脉络,主要存在以下四大症结:一、民族主义近代产生的犹太复国主义,又称“锡安主义”,即“一个民族要建立一个国家”,强调2500多年前曾存在过希伯来王国,号召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1897年,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犹太复国运动代表大会)在瑞士巴塞尔举行,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总部设在维也纳,赫茨尔当选为主席,确定…  相似文献   

6.
徐本钦教授纵论东亚新地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平 《东南亚》2006,(3):35-39
近年来兴起的东亚新地区主义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中外的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在新地区主义的发展、内涵、特征等问题上形成了各自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了解外国学者、特别是来自东盟国家的一些学者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东亚新地区主义是十分重要的。2006年6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徐本钦先生(Shee Poon Kim)应邀来到云南,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作了题为“东亚的新地区主义:朝着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进”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他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一些…  相似文献   

7.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促使美国着手调整对欧政策,提出“新大西洋主义”。“新大西洋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其内容为:加强现有的西方各种体制,特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条约的形式加强美国同欧洲共同体的联系;扩大欧安会的作用;提出四项原则,牵制德国统一的进程。“新大西洋主义”绝非是根本消除美欧矛盾和分歧的灵丹妙药,今后美欧关系可能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法理主义一直是植根于美国外交实践的三大思想传统。早在几十年之前 ,美国著名的外交史学家、“遏制理论之父”乔治·凯南在其被称为“冷战圣经”的《美国外交 190 0— 195 0》一书中曾说 ,“根深蒂固、无所不在的道德主义与法治主义的观念曾一再阻碍了对国家利益的明确界定与有效追求” ,并倡导“从现实主义中寻找更理性、更沉思熟虑的国际政治观点”。①可见在美国外交史上早就存在着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与法理主义这三大思想传统的对立与协调。以此观察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不难发现 ,“以压促变”也好、“全面接触”也罢 ,美国的对华政策始终在这三大思想传统之间摇摆。然而 ,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现实的变化 ,美国对外政策的这几大思想传统及其在对华政策上的表现又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欧亚主义是俄国思想史上一个独特的流派,其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斯拉夫主义、达尼列夫斯基的文化类型学说、列昂季耶夫的拜占庭主义思想。可以说,它是“俄国几个世纪思想发展的规律性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党派的离合与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党派繁多,政党的合并(或联合)与分裂也十分频繁,是世界上党派变动较多的国家之一。以色列的大党都各有一部复杂的合并与分裂的历史。以色列议会的席位呈现分散化趋势,大党的优势在减弱,小党的作用在增强。大多数政党是犹太人的、世俗的、奉行锡安主义的,但是也有非犹太人的、宗教的、不奉行锡安主义的政党。在每一组政党内部,又存在许多的差别,甚至在一个党的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别。人们只能根据各党的主要倾向或基本倾向对政治分野做一大致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