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抗体王秀荣王笑梅李建伟杨琳1)陆月华陈卫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鸡传染性贫血(CIA)早期称为贫血因子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引起的。CIA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Yuasa等首...  相似文献   

2.
进口雏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马双民寇改霞陆红飞郭虎(西安动植物检疫局710068)1995年陕西某鸡场从美国进口种用雏鸡5900只,隔离检疫期间发现该批雏鸡中有以贫血为主要症状的病鸡,经临床及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贫血(CIA)。...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扩散试验研究范根成,杜元钊,朱万光,刘佩兰(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26603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诊断方法很多,免疫琼脂扩散试验(AGP)是其中之一。Woernle等用感染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制备出AGP抗原,但由于CAM...  相似文献   

4.
鸡贫血病病毒辛九庆袁吉1)陈奖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鸡贫血病病毒(Chickenanemiavirus,CAV)是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病原体。CAV感染可引起雏鸡严重贫血和胸腺萎缩,甚至造成死亡;亚临床感染则引起食欲下降,并导致...  相似文献   

5.
用农业部南京药械厂和三家外国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4种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实验室制备的CVI988细胞结合苗和HVT细胞结合苗等6种鸡马立克氏病(MD)单价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白来航鸡,8日龄时用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GA株攻击,同时以Z4+FC126双价活疫苗作对照,进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MD单价活疫苗均能使免疫鸡群获得对vMDV攻击的免疫保护力,免疫效力强弱顺序依次是CVI988,HVT细胞结合苗和HVT冻干苗;国产HVT冻干苗的免疫效力不低于三家外国公司生产的HVT冻干苗;Z4+FC126双价苗的免疫效力显著高于各种MD单价苗  相似文献   

6.
将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J-1株经一系列培养和蚀斑克隆,筛选出一株蚀斑大小为2.7~3.1mm的克隆株(JN-1株)。该株分别以10 ̄(5·725)TCID_(50)足掌皮下注射和10 ̄(4·72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1日龄肉鸡,以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肉用种鸡,均不产生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在敏感雏鸡体内传代5次和鸡胚细胞内传代10次,无毒力返强现象。雏鸡的最低免疫剂量为10 ̄(3·725)TCID_(50),抗体持续时间达9个月以上。用JN-1株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后7、14、21和28天分别用强毒于足掌皮下攻击,临床保护率分别为2/10、9/10、10/10、10/10,病理保护率分别0/10、7/10、9/10、10/10。抗体应答反应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证明,JN-1株的免疫作用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体外中和病毒试验显示,JN-1株抗血清能中和J-1、S_(1133)、FDO和H_(9307)株。在5个有疫情的肉用种鸡场共免疫28000余只仔鸡和种鸡,免疫后再无AVA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7.
以BALB/c小鼠、京白蛋用鸡为对象,以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和自然杀伤细胞(NKC)为指标,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瘟王对机体IL-2,IFN,NKC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禽瘟王既能显著增强小鼠IL-2的活力,又能强化小鼠NKC的杀伤活性,同时还可提高鸡体IFN的效价水平。提示充分发挥IL-2,IFN,NKC网络的正向调节效应,可能是中药复方禽瘟王的药效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1日龄SPF鸡分别腹腔接种3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REV-T,DIA和C48株,测得试验鸡红细胞补体(C3b)受体花环率自接种后11d起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从接种后25d起(32d除外),又显著高于对照组。接种不同REV毒株的鸡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的变化程度不一致,表明不同毒株引起的免疫抑制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杨增岐赵余放李东成(审校)(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是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  相似文献   

10.
选用黄芪等10种天然药物,将264只8日龄蛋用雏鸡分为11组,每组24只。10个试验组,每组饲料中添加1种天然药物。在鸡3,5,7和10周龄时检测T淋巴细胞E花环(ERFC)形成率、B淋巴细胞花环(EAC)形成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结果证明所选用的药物程度不同地增强了鸡的免疫功能。从中筛选出黄芪等7种免疫增效作用较强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鸡上呼吸道传染病,有A、B、C3种血清型,检测鸡血清中Hpg抗体的方法有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琼脂扩散试验(AGP)、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间接ELISA(IELISA)和阻断ELISA(B?..  相似文献   

12.
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患鸡的法氏囊病料经氟利昂作用去除杂蛋白,并经甘油一酒石酸钾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细胞适应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出现明显细胞病变后冻融、PEG沉淀纯化。电镜观察、吸光庆测定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的结果表明,得到了完整形态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相似文献   

13.
用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ReoV)免疫8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_2/O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用ELISA法检测和筛选,以有限稀译法克隆3次,获得4株分泌抗Reo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在传代期间能稳定地分泌McAb。用杂交瘤细胞注射EALB/C小鼠诱生腹水,其ELISA抗体效阶达4000~8000,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其抗体效价不变。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该McAb只特异地与ReoV发生反应,而不与NDV、IBV、IBDV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部分鸡场发生一种以病鸡极度消瘦、拉稀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鉴定确诊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GIB) ,并分离出IBV JB9702 株,HA 效价为212,EID50 为10 -6.81/0 .2 m L。病毒干扰试验中,IBVJB9702 + NDV LaSota接种鸡胚HA 效价为24~6 ,LaSota 接种鸡胚HA 效价为210~11 ;用IBV JB9702 病毒液1∶10 稀释后感染经IBV H120 弱毒疫苗免疫雏鸡,发病8/10 ,死亡3/10 。  相似文献   

15.
应用禽脑脊髓炎病毒(AEV)VanRoekel株和内蒙古禽脑脊髓炎(AE)自然病鸡分离毒株(AEV-NH937株)分别接种鸡胚,制出AE琼扩沉淀抗原。经实验室和部分鸿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原效价为1:32,可检出不同日龄、品种和不同发病期的人工感染鸡和自然发病鸡血清中的AE抗体,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省从死亡率达72%、混合感染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海兰白蛋鸡和艾维茵肉鸡群中分离到3株鸡贫血病毒(CAV),这些毒株耐体积分数50%氯仿和70℃水浴15min,能在MDCC-MSB1细胞内增殖。用分离的细胞毒接种1日龄SPF鸡呈现典型的鸡传染性贫血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感染的MDCC-MSB1细胞涂片和鸡组织触片,可见特异的核内荧光。分离毒株能被CAV-TK5803株抗血清所中和;5周龄SPF鸡接种分离细胞毒可产生CAV抗体;电子显微镜观察,分离毒株MSB1细胞培养物中有大量20nm左右的病毒粒子。应用特异性PCR引物可扩增到预计长度的病毒核酸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株为CAV。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偶氮方法和碳化二亚胺(EDC)方法将β2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CL)和塞曼特罗(CIM)连接到载体蛋白上,并以连接物免疫家兔,分别制备兔抗CL和CIM抗血清,经间接ELISA和间接抑制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和特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L和CIM快速免疫检测方法。2种抗血清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00和1∶5000。CL和CIM免疫检测范围分别为1.9ng~15.6μg和0.477ng~1.85μg。2种β2受体激动剂快速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监督畜牧生产上滥用CL和CIM,检测肉品CL和CIM残留提供了一种简便、灵敏、特异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FM_14)及其荧光标记物(FM_14-FITC),对接种IBD疫苗、强毒感染和自然病例鸡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AGP)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鸡接种疫苗后10天内DFA和Dot-ELISA均呈阳性反应,而AGP只在接种后6~8天的样品中检出抗原。22例人工感染鸡和40例自然发病鸡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DFA和Dot-ELISA的敏感性基本一致,且高于AGP,它们的整鸡阳性率分别为96.8%、95.2%和38.7%;所有的AGP阳性标本Dot-ELI-SA和DFA均为阳性,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7%。96批次(被检鸡群达38700头份)野外送检病例之脾、肺、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DFA阳性率分别为40%,11%、10%和88%,而总阳性率则为95%。  相似文献   

19.
用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I)te菌培养液和磷酸酯酶C分别处理的4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浓缩液,经用微量血凝(HA)试验测定,IBVM,.株血义价较高,H(120)和H_(120)株血凝价较低,D_(41)无血凝性,而以细菌培养液处理的M_(41)株,其血凝价最高。通过传染性支气管炎(IB)血凝抑制试验(HI)的研究以及对血清样品和卵黄样品的测定,表明所建立的微量HI可用于鸡m血清和卵黄抗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几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能疫苗的效力试验张生民,李桂芝,裴青生,刘振伟,张西云,马利青,冯金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我们用自然及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死鸡的法氏囊、脾脏,肾脏、肝脏以及IBDV强毒接种鸡胚而死亡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