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0年前,为了配合北伐战争,中共重庆地委及其领导人杨闇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泸顺起义。泸顺起义有力地支援了北伐,震惊了四川军阀,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及四川地区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先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配合北伐,策动国民革命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1926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兴师北伐,全国大革命进入高  相似文献   

2.
1926年底,刘伯承受党组织的委托,以国民革命军川军总指挥的名义,和朱德、陈毅等同志一起,拉起了12000多名起义军,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四川沪州顺庆武装起义.沪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首获独立领导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易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南昌起义的一次光辉“预演”,也是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赤心为吾党 受命危难际在波诡云谲、兔起鹘落般混沌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各地军阀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内战连绵不断,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中.刘伯承从小立志作一名“拯民于水火”的军人,却在军阀的混战中感到迷茫和痛苦.目睹悲惨的社会现状,“川中名将”刘伯承没有感到成功的荣耀,却在痛苦地反复思索着:自己多年来东征西战,究竟是为了什么?拯国救民的关键、中华民族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他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苦苦探索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在吴玉章等人的启  相似文献   

3.
张磊 《党史博览》2023,(6):32-35
<正>刘伯承与吴玉章同为四川人。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们曾有过一段朝夕相处、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仍然相互支持、相互勉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刘伯承,1892年生于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吴玉章,1878年生于四川荣县。二人虽然年龄上相差14岁,但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都经历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4.
张磊 《世纪风采》2023,(3):16-20
<正>刘伯承元帅与党内著名教育家吴玉章同为四川人。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们曾有过一段朝夕相处、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仍然相互支持、相互勉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成为最亲密的同志和战友。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刘伯承1892年生于四川开县,吴玉章1878年生于四川荣县。二人虽然年龄上相差14岁,  相似文献   

5.
1927年7月27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全部从江西九江开赴到南昌,军长贺龙在军部驻地紧急会见了领导和参加南昌起义的共产党人李立三、谭平山、朱德、恽代英、刘伯承、吴玉章、徐特立、高语罕、方维夏、郭亮、朱蕴山等。当有人提议要设法争取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参加南昌起义时  相似文献   

6.
泸顺起义是1926年12月在泸州、顺庆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地区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一次尝试,泸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从起义计划改变、没有独立武装以及反革命势力镇压三个方面分析泸顺起义失败的原因,同时对起义的影响及意义做一探究,从而较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泸顺起义。  相似文献   

7.
“沪州起义”总指挥刘伯承离泸去富顺的史实补遗刘海声1926年12月1日,四川省泸州爆发了由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发动的武装起义,即著名的"顺(庆)泸起义"的一翼。1927年1月24日,"顺泸起义"总指挥刘伯承(以下简称刘总)到达泸州,建立起义部队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8.
久经沙场,战功卓著的杰出军事家刘伯承元帅,一生中指挥过无数大仗、恶仗,被党中央誉为天才军事家,其部队被称为“常胜军”。这在国人心中有口皆碑,津津乐道。这里记述他一生中的三次历险,足见他临危不惧,处险不惊,多谋善断,大智大勇的将帅风貌。起义军中有入暗地商定:扣留刘伯承和政工人员,作为投降诚意的表现1926年7月,党为排除北伐军西侧障碍,以国民党中央党部联席会议名义,向川军备师、旅长发出鼓励他们响应北伐的函件。随后,又策动倾向革命的驻军起义,配合北伐军会师武汉。经过中共四川军委杨团公、朱德、刘伯承的共同…  相似文献   

9.
顺泸起义.是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于1926年12月至1927年5月,为配合北伐战争,在重庆有计划、有组织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军阀武装斗争。顺泸起义,是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第一次独立领导发动的一次军事运动.在反动军阀强大的压制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民主革命时期重庆地方党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7):92-92
罗南辉,又名罗曼、罗敏。1908年生于四川成都,1926年人川军江防军第7混成旅当兵。192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所在部队从事兵运工作。他团结教育下层士兵,组织成立了“士兵联合会”,同反动军官作斗争。1929年6月,他参加了遂宁县射洪嘴起义,任起义军营长,后被党组织派往川军江防军第2混成旅继续做兵运工作。1930年10月,他参与领导该旅一部在汉州(今广汉)举行武装起义,任警卫大队长,后调至中共四川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赖元良(1892-1926),原名吾辛,重庆早期共产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在杨闇公、吴玉章等领导下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以致惨遭殴打。他投身我党领导下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在政治建设中做出开创性工作。在北伐征程上,他率部奋勇战斗,一路凯歌,后不幸喋血武昌城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随着起义胜利而建立的上海市民政府,是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首、联合各阶级各阶层的统一战线的政权机关。然而,从1926年7月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要求各地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中共上海区委提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争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四川国民党(左派)临时省党部和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派出大批党团员和农运骨干深入四川农村各地,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国民党各项政纲,发动、组织农民运动,四川农民协会迅猛发展。农民抗粮抗捐、要求减租减息,反帝反封建斗争日益高涨,向传统的封建乡村秩序发起了猛烈冲击。农民协会掌握了革命武装,农民自卫军与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人领导的泸(州)顺(庆)武装起义相呼应,汇成了大革命时期四川革命运动的洪流,推动了四川国民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秋兵 《湘潮》2008,(8):49-49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打响是历史的必然,而第一枪打响的时间却 “一波三折”,经历了三次变动。  相似文献   

15.
《军队党的生活》2011,(7):80-83
192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共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相似文献   

16.
1 我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 ,是1924年11月底在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下 ,于广州组建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编制136人。1925年 ,这支武装发展为叶挺独立团。2 我党的第一个军事工作部门是1925年10月广东区委设立的 ,周恩来任部长。3 中央军委第一次设立是1926年2月21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决定的。4 我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义 ,是1927年8月1日发动的南昌起义 ,起义领导人是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后来 ,这一天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相似文献   

17.
李衍增 《世纪桥》2010,(22):22-24
粟裕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团)长、师长、师政治委员,红四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  相似文献   

18.
<正>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他在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创造了我军历史上多个之最。中共领导武装斗争的一次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6,(8):87-88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施帜。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固军起义的几个史实的考证王平元固军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四川农民武装起义,"固军起义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其坚持了一年之久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军阀、团阀及土豪劣绅的反革命武装,而且还在于开创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乡村政权,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