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甚至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要职,目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既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让家乡搞了特殊化,坏了党的名声。  相似文献   

2.
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甚至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要职,目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既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让家乡搞了特殊化,坏了党的名声。  相似文献   

3.
十大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或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数职,曰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身为元帅,即使想轻车筒从,也少不了前呼后拥,声势浩大,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乡亲一旦提出过分要求——答应了,怕给家乡搞了特殊化,坏了党的名声;不答应,又怕乡亲背后说“忘恩负义”。然而,作为元帅,在乡情这一点上,他们有着常人一样的情感,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坎坷,对家乡总是充满了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4.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越是仕途顺利踌躇满志,越要管好自己,注重名节;越是权高位重条件优越,越要警钟长鸣,抵制诱惑。因为大凡一个“畏”字,原因无非是欲有所得,恐有所失。在这个意义上,“官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怕失去位子,捞不到票子,得不到享受;一种是怕辜负党的重托,怕有负人民群众的期望。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不言而喻。其实,“官有所畏”古已有之。据史记载,唐太宗喜爱鹞鹰,一日正在宫外把玩,却遇到谏议大夫魏征,惊慌之余,忙将鹞鹰藏于袖中,结果此鸟因窒息而死。面对谏官…  相似文献   

5.
清代大学问家纪晓岚有一句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字:‘怕’。”怕人知,怕抓住,怕报应;怕的东西越多就越平安。反之,人在世上若胆大妄为,什么都不怕,那就叫做“无法无天”、“肆无忌惮”、“无廉耻之心”,一个人如果到了无所顾忌、寡廉鲜耻的地步,那么便与禽兽无甚差异了。前几年,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33亿元的主犯邓斌的四大花旦之一金惠珍受审时,这个主儿,面对法庭竟微笑着向群众招手致意;“严打”时,在电视屏幕上也看到一些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的囚犯昂首微笑。古人云:“虚糜素餐,恬不知耻,殊为可厌。”此话是说那些不…  相似文献   

6.
老海 《党建文汇》2006,(3):24-24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不久拍摄的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中,有这样一个颇有趣味的细节:一个戴红袖章的红卫兵姑娘在水果摊上东挑西拣地选大苹果,售货员大嫂不耐烦地对她喊:“要斗私批修”红袖章姑娘则回敬她一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相似文献   

7.
张长伟甘当“替罪羊”席新殿从张盖父子的私人骨科诊所治伤回到湖村家乡后,张兴国怕他告状,打了自己的“饭碗”,便对他欺骗说:“我给你一家人都转成城市户口,再给你的孩子招两个工,把你也安排到派出所上班。”就这样,老实巴交的席新殿以为张兴国的良心发现了,便拖...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每逢上朝时,都乘一辆破车,拉车的也是劣马。齐景公见后说:“我给你的俸禄少了吗?怎么乘这么不好的车马?”晏子回答说:“依靠君王的恩赐,我能穿暖衣,吃饱饭,有破车劣马以供我用,已经满足了。”之后,景公派人给他送去一辆大车和四匹好马,往返数次他都不收。景公很不高兴,忙召见晏子说:“你不接受,我也不乘坐。”晏子回答说:“君王命我监察百官,我节制他们的衣食用项,来养国家的百姓,即使这样,也还是怕官吏们奢侈靡费而不顾及自己的行为。如今赏我大车良马,君王乘驾这种车马,我也乘坐这种车马,如…  相似文献   

9.
不妨慢一点     
胡丽莉  贺振宇 《实践》2014,(2):41-41
慢是一种祝福,华语文化的语境最是如此。请人吃饭是慢慢吃,送人别离是慢慢走,听人倾诉是慢慢说,凡此种种,皆以“慢”字当头。 成都人有句顺口溜: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对成都人而言,有慢且闲,并非是不思进取伤及颜面的事,反倒有几分自在豪气拌在其中。于是,成都人工作之余便散到江畔公园数不胜数的茶馆,享受着“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悠闲时光,将快乐的平民“慢生活”演绎得真切到位。  相似文献   

10.
何蜀 《廉政瞭望》2012,(3):72-73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不久拍摄的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中有这样一个颇有趣味的细节:一个戴红袖童的红卫兵姑娘在水果摊上东挑西拣地选大苹果,售货员大嫂不耐烦地对她喊:“要斗私批修!”红袖章姑娘则回敬她一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相似文献   

11.
赵民望 《党建文汇》2007,(10):28-28
“黄书记,儿子给我寄了2000元钱。可我不认识字,怕弄错,麻烦您帮忙到邮局取一下。”这是湖北省洪湖市万全镇石当村农民王红亮在找村支书共先军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基层纪委书记干工作常有“四怕”:一怕单位主官不支持,自己越主动,工作越被动,干脆等主官交任务,等党委给定论;二怕纪检工作不“出彩”,认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太多,很难找准抓手;三怕其他部门不配合,不愿主动去协调,单靠纪检机关“唱独角戏”;四怕被群众误解和疏远,  相似文献   

13.
怎不杀猴?     
“杀鸡骇猴”作为一种迂回的方法,收效不可否定———“以儆效尤”,让意欲同路者看到“此路不通”,而幡然醒悟,回头是岸。杀鸡骇猴,单是给猴打预防针,是“生命诚可贵”使其慎行、珍重,这本是无可厚非。但,若是这猴本就已染罪孽,仍然仅仅是杀只鸡给他看,吓唬一下,怕是有失公道了。不但鸡会于心不服,大凡知情者都会问:为什么只“治鸡”,而不“治猴”呢?猴之不杀,自有其不杀的原故:一是有人不愿杀猴。怕杀了猴,影响集体形象,丢了先进,为“面子”,且不杀;怕杀了猴,迁及上司,失了靠山,或丢了乌纱,或影响升迁,为了“位…  相似文献   

14.
李伟 《前线》2012,(5):57-57
“怕”字,从心,白声,畏惧之意。“不怕”意即不畏惧。  相似文献   

15.
第一句话,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强健的体魄是成就事业的根基,不少人整日沉浸在游戏中,或因工作忙无暇读书,空空如也的大脑会让事业遭遇瓶颈、周末去图书馆,给自己“充充电”  相似文献   

16.
袁建达 《学习导报》2011,(14):46-46
说“认真”,名人名言无数,搜肠刮肚,竟找不到更好的解读。还是那句话最经典: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谁说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一个官员最风光的时候,也往往是留下“墨宝”最多的时候。这个官员一旦落马,那些光鲜的“题字”便立马被弃如敝屣。于是,从贪官在位时的“题字忙”,到贪官栽倒之后一些地方的“铲字忙”,就成为一种怪诞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陈正万 《学习月刊》2010,(10):32-32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抬头看“薄命司”三字匾两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愿,花容月貌为谁好。”这上联盖在“无故寻愁觅恨”的宝玉头上倒是再恰当不过,倘披在“薄命女”香菱身上怕有些冤枉,特将原诗改一字以为本文标题。香菱平生遭际是一个个“不淑”之人带来的,水涸泥干的池沼是险恶的社会构陷的,这一弱女子无可选择也无法逃避。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春天,谭政大将外出经过湖南,住在长沙的蓉园宾馆三号楼。谭政是湖南湘乡人,由于一些原因,他有几十年没回家乡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决定回去一趟。临行前,他专门嘱咐道:“告诉县政府的同志,这次来湖南,我只是回去看看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千万不要通知我的亲属,免得他们打我的旗号找政府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圆梦(2)     
泪流满面的荷看到杰的态度如此坚决.反倒对其增添了几分敬意和爱慕,更加觉得这份真情难能可贵。荷暗暗打定主意:不回去。但她表面上来了一个缓兵之计:“杰.我明白你的心思,我会回去的,但不是现在。我既然千里迢迢来了,你至少让我住上一段时间,一来让我看看西部气势雄宏的山川.体味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二来给我一个侍奉孝顺二老的机会,也让我略表一下感恩的心情。到那时,你就是不撵,我也会走的。”说完这番话.荷的脸上已是笑容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