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安新  杨玉钢 《唯实》2008,(10):67-7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公权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仅有公权力的保护是不够的,私权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公权力保护的种种弊端也已逐渐显露,为了能够长久、合理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及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私权体系。  相似文献   

2.
刘娟 《湘潮》2013,(1):146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基本内容、具体措施及保护工作采取的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倩  田伟 《世纪桥》2016,(7):86-8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黔江区重要的文化资源,本文梳理了黔江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和创新,以期对奉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也非常值得保护.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保护"实际上存在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以申报"名录"为主要保护措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素,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达到预期的保护成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带有理想主义的成分,而保存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吴媛媛 《唯实》2013,(6):63-64
@@一、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传承的有较大影响和突出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国已于2004年正式加入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展示江苏魅力、提升文化认同度、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新时期如何做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色、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辽宁非遗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困境或难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在于:促进传承人(群体)文化权利的实现;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应解决精神权利主体的确定、经济权利主体的确定、权利的适度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商标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创新,可考虑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公民实现文化权利和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哲学基础目前主要有保持文化特性、维护文化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特定文化权利实现等不同的认识。但是,只有从正义和人权的角度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实现人们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乌鲁木齐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多,内容丰富,加强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传统文化、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法规的健全、顶层设计、建设数字化体系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漆凌云  周超 《世纪桥》2013,(3):104-106
加强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于传承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武俊平  伊丽 《实践》2009,(3):52-53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偏差.其中最明显的偏差是重静态保护,轻活态保护.当然,将一些失去传承可能性的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录音录像等静态方式保存下来,通过展览、播放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与存在,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但我们应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对它的保护更重要更困难的是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2.
侯儒 《奋斗》2022,(11):67-6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两办”名义印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期望。因此,对标《意见》重新梳理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不仅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必要行动,也将为今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徐文燕 《世纪桥》2010,(23):127-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常常被看做是矛盾的,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文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出发,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表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机联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表明旅游开发可以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文化生态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活态、整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各民族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固有财富。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指导精神,本文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处理好几种关系中做好保护工作的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李云 《学习月刊》2012,(7):44-4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宜城作为楚国故都、宋玉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楚文化特色鲜明。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打造“宜居宜业创新之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及价值、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保护的原则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不过这些研究以遗产保护为主,涉及开发的大多是旅游领域。本课题以浙江宁波为例,从文化产业的视角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把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融合起来,并提出融合的路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实践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相关的文化空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独具特点,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现状,分析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服务于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8,(5)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大量宝贵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省是文化大省,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就有花鼓灯、徽剧、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19个项目入选。尔后,我省也公布了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个类别83个项目,如鞭打芦花、五河民歌、卫调花鼓、华佗五禽戏、新安医学等。至此,我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102项之多。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6月14日)即将到来之际,本刊再次编发几篇介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章(第一、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之际,本刊均己刊登过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文章),希望广大读者进一步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热爱,更加关心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