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执行难”的成因及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春 《法治研究》2008,(11):77-79
当前在我国出现的“执行难”正逐步演化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法院工作的难点问题。“执行难”表现在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处理、执行权力受拘束、执行结果不到位等等。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好“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
郑刚 《法学杂志》2000,(2):52-53
结合北京的情况,笔者就“执法难”的表现、原因和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执行难”的主要表现 中央11号文件将“执行难”概括为四句话,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是指法院系统制作的法律文书生效后,有相当大的比例得不到执行,从而无法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重损害法律权威的现象。实践中执行难主要指“四难”,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执行难是实践中长期困扰法院工作人  相似文献   

4.
闻承武 《江淮法治》2011,(19):23-23
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面对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铜陵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三次监督县法院执行工作,促使该县法院“执行难”得到了有效缓解。执结率大大提高,群众反映执行的信访件也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是中共中央1999年第11号文件转发的<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及的执行工作"四难".为破解执行难题,学界和司法实务界提出并采取了各种解决办法:如建立公安协助查扣被执行人制度、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加大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各类矛盾的日益突出,大量案件涌入法院,许多当事人打赢了官司,拿不到钱,容易引发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和谐."执行难"、"难执行"成了社会一大问题.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应执行财产难动、协助执行人难求的"四难"现象是执行难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人民法院力克执行难,从而推动了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但是,仍然存在着“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制的权威性。这一问题始终未见根本好转的原因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陈贵树 《山东审判》2005,21(6):39-40
近年来,由于案件判决后得不到及时执行或执行不了而造成的“执行难”,不仅成为困扰、制约人民法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资料,全国近几年平均每年的民事案件中具有财产内容的就有450万件左右,进入到执行阶段的案件大约在250万件左右。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案件在法院判决后或法律文书生效后,当事人没有自动履行,需要法院去强制执行。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推行执行体制改革,加强执行管理,提高执行艺术等措施,工作效能有了很大提高,但“执行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异地执行难…  相似文献   

9.
“执行难”是近年来严重困扰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不仅使权利人的权利得不到及时实现,而且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形象。一、“执行难”的表现1.被执行人难找。发展市场经济使人口流动空前活跃,异地办企业、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法院的执行工作,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执行难问题,然而在法院本身的执行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财产执行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执行的财产价值远远超过执行请求的数额。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实践中,对“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是指本身应给付执行请求人的财产还是指执行财产的价值与执行请求的数额相当,有不同理解。笔者认为,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和变卖的被执行人的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背负着执行难的沉重压力,而执行难的具体体现就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在我国目前执行立法相对滞后、执行理论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各级法院都在积极探索执行工作的新路子。自二00七年七月开始,河口区法院针对执行难的现状,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论证,在执行工作中尝试实行了在乡镇(街道)和村(居)建立执行联络员的制度,提高了执行效率,促进了执行和谐,使执行工作充满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对此试做简要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正的审判,而"执行难"问题则是实现最后公正的瓶颈。民事强制执行难主要表现为"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被执行财产难动"四种情况,它的产生既有社会文化原因,也不乏体制、立法和执法上的原因。目前,"执行难"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致力于研究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分析,探讨执行难的化解。  相似文献   

13.
《财产调查规定》: 被执行人隐匿审计资料法院可依法搜查 民事执行的核心是财产执行,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人民法院采取控制、变价等执行措施的基础,是强制执行程序的重要环节. 法律福音:第一条规定: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应当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被执行人应当如实报告财产;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行调查,根据案件需要应当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查的,同时采取其他调查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经常遇到被执行人是夫或妻一方的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有财产的夫或妻一方却不是被执行人。因为有的被执行人在诉讼前或执行前已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产权、银行存款、上市股票、企业股份、机动车辆、个体或私营企业的财产权属登记为夫妻一方;有的夫妻为了逃避债务已经离婚。要对此类案件执行兑现,若不把夫妻另一方追加为被执行人,实属一大难题。因而在执行实务中,多数法院  相似文献   

15.
蔡世军 《人民司法》2011,(11):104-107
民事强制执行的对象主要是财产,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是执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而在我国的执行实践中,被执行人财产难寻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执行难"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其他国家较完备的执行财产查明制度相比,我国被执行人财产查明制度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 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法律 手段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 来越重要,而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 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了,法院的判决 书、裁定书、调解书及其他法律文 书发生法律效力后,迟迟不能执 行,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难以实 现;这是法院多年来难解决的老大 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造成执行难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六个方 面: 一、被执行人法律意识淡薄, 不能自觉履行法律文书,抗拒、阻 碍、干预执行。有的被执行人肆意 撕毁人民法院的查封令、扣押令, 擅自处置被执行的财产…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这一规定对加强我国民事执行工作,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解决当前执行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执行程序中的担保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难近年来,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以至于许多赢了官司但因为败诉方没有履行能力而导致判决确认的权利无法兑现的当事人,由于不能明白这主要是市场经济风险所致,片面地迁怒于人民法院,埋怨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打了“法律白条”,是开的“空头支票”。在司法实践中,“执行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被执行人确实没有执行能力外,客观上也存在着严重干扰和阻碍执行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形,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规定,凡是外地法院要到本地执行案件的,须报经…  相似文献   

19.
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是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是执行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克服执行难的关键.为了探讨完善执行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笔者对此谈一些粗浅认识.一、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现实意义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指的是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由当事人申请,或移送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程序结束前,被执行人所拥有的房屋、土地使用权、其他生产、生活资料、存款及应收债权等的总和,是被执行人经济实力的物质体现.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指的是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的执行申请或有关部门移送审查立案后、通过当事人举证、被执行人申报以及通过主动调查获得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司法行为.由于种种原因.人民法院所掌握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确定哪些财产或权益属于被执行人所有,二是确定这些财产在哪里.掌握这两方面内容是准确执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于瑶 《法制与社会》2011,(1):132-133
当今社会中,“法律白条”、“法院审判空判”现象逐渐增多,这些标志着我国司法工作“执行难”的问题普遍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当事人双方确有困难、执行人员素质低等因素困扰着执行程序的进行。当然,针对这些干扰执行的因素,也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例如建立执行救助制度,可以在双方都有困难时,国家提供给申请人一部分费用,维护申请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